2806萬英鎊一把火,Burberry的「焚燒經濟學」!

和一些品牌不惜打折取悅消費者不同,巴寶莉(Burberry)寧願燒燬存貨也不自降身價。在過去1年內,英國高端時尚品牌Burberry總共燒燬了超過2806萬英鎊賣不出去的奢侈品,以阻擊渠道商將商品在“灰色市場”中以低價賣給“錯誤的人”。Burberry的這次曝光,扯出了奢侈品行業慣用手段的冰山一角。

2806萬英鎊一把火,Burberry的“焚燒經濟學”!

01

重新 “奢侈”起來

一把火燒掉2860萬英鎊是怎樣一種感受?巴寶莉(Burberry)試了一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19日報道,為了維持高級品牌形象,英國奢侈品牌巴寶莉(Burberry)去年一年中將未售出的價值2806萬英鎊的衣物、飾品、香水等付之一炬,引發環保人士憤慨。

據《泰晤士報》報道,“福布斯”估值約96億英鎊的奢侈品巨頭巴寶莉承認,他們燒燬了未售出的庫存,但表示他們是用專業的焚燒爐進行焚燒作業的,其能源是可以循環使用的,並不會影響環境。

據稱,為了保護自家的知識產權和品牌價值,設計師品牌不希望其產品在其他地方以折扣價出售,也不希望在“新興灰色市場”中向“錯誤的人”出售,從而使品牌貶值。灰色市場是指非正式交易貨物的地方,比如未經制造商授權的折扣買賣市場。

為了防止囤積產品被盜、流入黑市或降價出售,巴寶莉銷燬了價值超過9000萬英鎊的囤積貨物。“這是為了防止市面上的巴寶莉折扣商品氾濫,導致品牌價值降低。”瑪麗亞·馬龍說。

“這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奢侈品牌寧願將剩下的風衣和手袋燒成灰,也不願打折出售。”《赫芬頓郵報》稱。“如果奢侈品牌的潛在客戶看到經濟水平不如自己的人也能穿得起2000英鎊的雨衣,那麼這件衣服就賣不出去了。”

有分析指出,“售價1400英鎊的大衣實際生產成本很低,但顧客要為它的排他性付錢,奢侈品的價值在於品牌本身,而不是衣服本身。消費者之所以穿著它,是因為明白它顯示出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如果流浪漢免費得到了衣服,還有誰會為Burberry的大衣花這1400英鎊。”

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時裝業首席講師瑪麗亞·馬龍表示,在過去幾年裡,巴寶莉經歷了艱難的競爭階段,一直在努力想讓自己重回“高級品牌”路線。曾經有一段時間裡,仿冒者門喜歡“將巴寶莉的牌子粘在任何東西身上”。

現任CEO Marco Gobbetti自去年7月正式上任後,就一直實施積極的轉型計劃,試圖說服股東改變Burberry目前的中等價位奢侈品牌定位,迴歸高端路線,奪回價格主導權從而提升盈利能力,讓這個英國國民品牌重新變得“奢侈”起來。他也深知,如今消費者逐漸向奢侈品和大眾時尚品牌兩個極端分化,“中檔”奢侈市場的主導地位已經不再。

可惜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他們在品牌漫長的轉型過程中似乎已經被消磨了太多耐心。與此同時,Burberry以前的對手Louis Vuitton、Gucci等品牌卻正在加速前進,令Burberry在這場越發激烈的競爭中似乎開始被邊緣化。

02

“賣不掉就燒掉”

品牌焚燬服裝和美容用品,是業內並不陌生的處理方式。擁有卡地亞(Cartier)和萬寶龍(Montblanc)品牌的瑞士奢侈品公司厲峰集團(Richemont),在世界各地回購庫存近9噸、價值超4.8億英鎊的手錶。回購回來,拆解完表上的鑽石和配件而後就直接銷燬。而路易斯威登(LV)這些年來,也因為“不願把皮革產品庫存下放至折扣店而燒燬”的行為被媒體多次曝光。

英國時裝學院院長蒂姆·傑克遜說,這些奢侈品時裝公司面臨一個矛盾的局面。為了讓股東滿意,他們必須不斷擴張,但這會削弱其品牌價值,並造成生產過剩。“他們永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傑克遜表示。

但從奢侈品的運營角度來說,巴寶莉等奢侈品所面臨的問題是,該品牌擁有者一般無法自己完全掌控分銷事宜,遠在他國的工廠可能會盜取和篡改設計,通過其他渠道銷售產品。為了阻止這類產品流向市場,品牌方通常會回購或銷燬庫存。

《泰晤士報》還給出了更多的此類案例。該報道詢問了多家時裝公司,比如Vivienne Westwood、Paul Smith以及Victoria Beckham,對於怎樣對待不想要的庫存,這些品牌給出的答案非常一致:現在、馬上、立刻快速地處理掉,至於打折和捐贈,他們完全不會考慮這樣的選項。

去年全年,英國人共拋棄了價值超過1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113億元)、總重量超過30萬噸的廢棄衣物。如果不採用焚燒的銷燬方式,時裝廠商還有別的辦法,比如,耐克把自家鞋子都剪了再扔去垃圾站,美國品牌Urban Outfitters命令員工往自家庫存的Tom鞋上潑綠漆,有顧客將維秘內衣退貨、店員轉身就將衣物剪了。

03

財報裡的焦慮

最近交出財報的 Burberry 保持業績穩定,卻沒能在中國最近回暖的奢侈品市場裡令投資者滿意。貝恩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內地奢侈品銷售額預計將增長 20% 至 22%。作者預測,中國內地業務擴張最多將使全球奢侈品市場增長 8%。

而截止 6 月 30 日的過去 13 周裡,Burberry 銷售額增長 3%,略低於去年同期的 4% 增幅 ;零售營收總額為 4.79 億英鎊,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財報發佈當天,Burberry 的股價一度下跌 5%,主要是因為亞洲市場表現沒有達到投資者的預期。MainFirst 的分析師 John Guy 甚至下了“相當慘淡”的論斷,形容公司在中國的表現。

在中國這個被奢侈品品牌寄予厚望的市場,LVMH 等大公司公佈了令人矚目的收益報告,而且推動市場增長的因素在於整體銷量,而非價格上漲。加拿大皇家投資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Chanel 和 Gucci 成為 2018 年度最受奢侈品消費者歡迎的名牌包,Armani、Burberry 及 Bottega Veneta 等品牌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則較上年下降。

這也許和Burberry在亞洲市場的定價過高有關。數據顯示,在亞洲地區,Burberry最便宜的報價都幾乎達到了1000英鎊。以該品牌最便宜的帆布揹包為例,這款商品在英國官網上的售價為890英鎊,約合人民幣7800元;但該款商品在其中國官網上的售價則為9600元,比英國官網貴了1800元,價格增幅超過24%。

儘管Burberry一直是奢侈品牌明星策略和數字化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卻沒有擊中要害,遲遲未能在品牌經典和年輕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增長動力相較於競家對手卻遠遠落後。今年第一季度,LVMH時尚皮具部門銷售額增幅為25%,開雲集團核心品牌Gucci銷售額的增幅更高達37.9%,愛馬仕銷售則同比增長11%,顯然,作為英國奢侈品牌代表的Burberry已經掉出第一梯隊。

財報顯示,中國對於 Burberry 風衣、手袋等產品的持續需求只帶來了中個位數增長。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則錄得高個位數增長。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市場銷售額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英國和歐洲的旅遊業疲軟帶來的。

此前,巴寶莉遭遇業績危機,此前任職賽琳(Celine)的新CEO於去年夏天上任後,正努力為巴巴里縮減成本、提高營收和利潤。Burberry 的品牌內部轉型仍在繼續,其新品發佈策略效仿潮牌,將分為限量系列多批發布。

今年三月新上任的創意總監 Riccardo Tisci 將於 9 月的倫敦時裝週上展示他在 Burberry 的首個系列—— 2019 年春夏系列。該系列的發佈不會按照傳統日程,而是效仿 Supreme 等潮牌的做法,分成一年中的多批發布。這也是高級時裝品牌首次採取這樣的銷售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