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唐杰,男,汉族,现年53岁,大专文化,二级警督警衔,现任玉屏侗族自治县拘留所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部、省、市公安机关评为先进个人。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2013年唐杰担任玉屏侗族自治县拘留所所长以来,拘留所从未发生脱逃死亡事故,民警从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唐杰凭着对公安监管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守忠诚, 规范执法, 无私奉献,在拘留所这种特殊的环境里,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谱写着人生绚丽的篇章,用朴实和无华演绎着监管民警的品格与风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监管民警的职责,诠释了“爱岗敬业、严格执法”的崇高涵义。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给被拘留人员上法制课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带领民警进行安全检查

2016年拘留所由曾经的全省黄牌警告所跃升为“全国一级拘留所”、“全省社会志愿监督员示范所”,2017年9月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监管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4月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协助破案先进集体,2015年3月铜仁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2017年10月贵州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对被拘人家属进行法制教育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回访矛盾纠纷 调解当事人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唐杰同志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因事利导,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工作中既是指挥员,更多是战斗员、管教员,他坚持每天深入到拘区,巡査拘室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与被拘人员谈话,亲自了解和掌握室内动态。也有人不理解,说所里已经安排专人巡视,作为一名所长没必要天天都去亲自巡视,操这么细的心,也不嫌麻烦,真傻。可他却说:拘情每日都会有变化,监所安全无小事,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我每天坚持势必也会引起全所民警的重视。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严格执法 狠抓管理

只有带出一只过硬的队伍,才能保证任务的出色完成。首先他从教育入手,狠抓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了20余项100多条规章制度。他这样教导民警:“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作为一名监管民警,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观念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制度面前无特殊,法律面前无私情”。其次在日常对被拘人员管理中他注重保障人权,尊重人格,积极探索了一条人性化管理新举措,一是宽严相济,分级管理。按照违法性质及其表现,将被拘人员分级管理,暨宽管、普管、严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来制定不同的一日生活制度,确定会见、通讯、室外活动的次数,实现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二是人性化执法,亲情沟通。为了提高被拘人员的身体素质,减少其患病的机率和隐患,将每周工作日下午定为室外活动时间,由当班领导、管教民警共同负责,主要是开展队列、健身和娱乐活动,每周二、周五上午定为读书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三是心理疏导,教育谈话。管教员对被拘人员开展不少于两次的谈话教育,重点是心理疏导,情绪减压教育,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有侧重的谈话。

新时代警察故事|唐杰:用忠诚书写监管情怀

回访被拘留人

倾情关爱 真情转化 一心为民

为了燃起重铸灵魂的火焰,唐杰始终把规范管理、文明教育,潜心矫治在拘人员心理行为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管教方面规定民警要以细心、耐心、爱心、诚心的教育模式确立严格、公正、安全、文明的管理意识,唯有用真情融化一块块冰冻的心灵,才能让在拘人员化解内心苦闷,反思违法行为,不给社会安定和谐带来隐患。唐杰所长的监管思路,得到民警们的一致支持,他常说,干事业就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对待被拘人员要像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甚至父母对待孩子般无私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