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怀庆这个名称有何由来?

云台山闲人


怀庆,是一个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元设怀庆路,明清为怀庆府,府治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明辖六县,清辖八县。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

中文名称

怀庆

别名

怀庆路、怀庆府

行政区类别

古地名

所属地区

华中

下辖地区

河内、济源、修武

历史沿革

【夏】称“覃怀”,后称“怀州”。

【元】称“怀庆路”。

【明初】洪武元年(1368)十月为怀庆府。府治河内,辖: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共六县。

【清末】府治河内,辖: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原武(今河南原阳原武镇)、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共八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废掉了“怀庆”这个已沿用了几百年的老名字,河内县名改为沁阳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从此怀庆府做为地名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它的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

“怀庆”的由来

为何叫怀庆,这里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元朝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元成宗派他的大侄子海山镇守漠北,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海山被封为怀宁王,改镇青海。大德九年七月,元成宗又命他的二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到怀州奉养母亲,这个二侄子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每天早晚问安,亲自侍奉他母亲的膳食,有时他母亲病了,他整夜不睡,侍奉在他母亲的旁边,每天端汤送药,一点也不敢怠慢。在怀州居住这段时间,他不断到乡间访查,了解当地的民间疾苦,协助地方官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因此人民群众都很拥戴他。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驾崩,宫廷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朝野一片混乱。左丞相阿呼岱阴谋奉元成宗皇后伯岳吾临朝称制。右丞相哈刺哈斯看到这种情况,就连忙派人分别到青海迎接怀宁王海山,到怀州迎接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因为怀州离京城很近,这个爱育黎拔力八达没几天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京城,他在右丞相哈刺哈斯的帮助下,杀掉了左丞相阿呼岱,自己当了监国,暂时代理皇帝处理朝政。

同年五月,怀宁王海山到了京城,当上皇帝,史称元武宗,他改年号为至大,立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武宗在位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初七驾崩,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皇帝位,史称元仁宗,改年号为皇庆。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太后降懿旨,将仁宗奉母居住的怀王宫,改名为兴隆寺(即现在俗称的高台寺)。为了纪念仁宗的功德,在城内大关帝庙两边修建怀王殿,并取年号“皇庆”中的“庆”字,把怀孟路改为怀庆路。

又过了几十年,明朝取代了元朝,又把怀庆路改为怀庆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废掉了“怀庆”这个已沿用了几百年的老名字,县名也改为沁阳县。

从此怀庆府做为地名退出了历史舞台。

怀庆,元有怀庆路,治河内(今河南沁阳)。明清为怀庆府。怀庆,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就是现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区域。

怀庆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总人口355.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4.57万,农业人口250.56万。

焦作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境内现有焦作电厂、丹河电厂、爱依斯电厂、金冠能源等大型电厂,电力装机总容量302万千瓦。正在规划建设的紫陵、九里山、丹河三个电厂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建成后焦作将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市景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在绵延 130公里的旅游风景线上,景区景点达1000余处。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6处,其中AAAA级以上景区3处。拥有星级酒店19家、旅行社92家。以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等五大景区,以陈家沟、嘉应观、焦作影视城、龙源湖公园、森林公园、朱载堉纪念馆、韩愈陵园、丹河峡谷、顺涧湖(古周城)等十大景点组成的“焦作山水”,自然风光秀丽,山水景观独具特色,2003年3月,被评为全国知名旅游品牌。2004年1月,焦作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月,云台山被联合国国际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2006年2月,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旅游服务“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市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同时云台山景区荣获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先进单位;7月,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9月,焦作市成为国家园林城市;10月,被授予“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江湖诗客


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要知道焦作古称怀庆之名的由来,有必要先来简要了解一下焦作市的历史沿革和历史文化。

一、概述

焦作市,别称怀庆府、山阳城。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1];界于北纬35º10′- 35º21′,东径113º4′-113º26′之间,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辖4个市辖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个县级市、4个县;总人口373.03万,常住人口354.6万(2016年末)[2]。 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1945年,建立焦作市。1948年,改为焦作县。1956年,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82年,划为省辖市。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中国 太极拳发源地;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著名景点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练何墓、圆融无碍禅寺、陈家沟、嘉应观等。

二、历史沿革与历史文化

1、历史沿革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清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 月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 月改为焦作县。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焦作矿区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 月9 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 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建置,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置并入沁阳县。1961年10月5 日,恢复修武、博爱、温县建置,归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74年1 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3 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 月1 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6年1 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7年,孟县改为孟州市,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2002,焦作市辖沁阳市、孟州市两市,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四县和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城区,计116 个乡(镇)办事处。2006,焦作市辖沁阳市、孟州市两市,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四县和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城区,辖103 个乡(镇)办事处,计1826个村民委员会。

2、历史文化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类数不清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

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焦作古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称。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

  据史志记载,全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现在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4处,县级492处,城区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21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6处,市级81处。道清铁路、泽煤盛矿井、福公司办公房和钱庄等体现着近代煤城的历史;焦作工学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焦作仍熠熠闪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三、怀庆府的由来

1、怀庆府的演变

从焦作市的历史沿革和历史文化来看,焦作之所以怀庆称:源于夏朝覃怀地;初于后魏怀州河内郡;始于元代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名于明清怀庆府;废于民国沁阳县。

2、怀庆府的历史

怀庆府,府治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是明清一个行政区域。明辖六县,清辖八县。民国二年废府存县。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

怀庆府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如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及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明清民间有“怀府八县”之称:包括河内县(现在分为沁阳市和博爱县)、济源县(现济源市)、孟县(现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原武县、阳武县(原武县、阳武县现合并为原阳县)。

3、怀庆地名来源


为何叫怀庆府,这里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元朝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元成宗派他的大侄子海山镇守漠北,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海山被封为怀宁王,改镇青海。大德九年七月,元成宗又命他的二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到怀州奉养母亲,这个二侄子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每天早晚问安,亲自侍奉他母亲的膳食,有时他母亲病了,他整夜不睡,侍奉在他母亲的旁边,每天端汤送药,一点也不敢怠慢。在怀州居住这段时间,他不断到乡间访查,了解当地的民间疾苦,协助地方官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因此人民群众都很拥戴他。

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驾崩,宫廷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朝野一片混乱。左丞相阿呼岱阴谋奉元成宗皇后伯岳吾临朝称制。右丞相哈刺哈斯看到这种情况,就连忙派人分别到青海迎接怀宁王海山,到怀州迎接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因为怀州离京城很近,这个爱育黎拔力八达没几天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京城,他在右丞相哈刺哈斯的帮助下,杀掉了左丞相阿呼岱,自己当了监国,暂时代理皇帝处理朝政。

同年五月,怀宁王海山到了京城,当上了皇帝,史称元武宗,他改年号为至大,立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武宗在位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初七驾崩,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皇帝位,史称元仁宗,改年号为皇庆。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太后降懿旨,将仁宗奉母居住的怀王宫,改名为兴隆寺(即现在俗称的高台寺)。为了纪念仁宗的功德,在城内大关帝庙两边修建怀王殿,并取年号“皇庆”中的“庆”字,把怀孟路改为怀庆路。又过了几十年,明朝取代了元朝,又把怀庆路改为怀庆府。到了中华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废掉了“怀庆”这个用了几百年的老名字,县名也改为沁阳县。从此怀庆府做为地名退出了历史舞台。

4、历史故事

元末天下大乱,各地战乱不息,民不聊生,河南地区尤甚。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与元精锐部队在怀庆府地区展开了。有一次农民军攻了过来,有一块牌子从门上掉下来,恰巧落在大将常遇春马前,这一下被常遇春识破了机关,一连看了几家的牌子,反正都是两种字样,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独生闷气,一闻此事更是火上浇油,立即下令常遇春率军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常遇春领命后,即率军向怀庆地区杀去,见人就杀,鸡犬不留,他们还把元宝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捡去,如若发现元宝少了,就证明还有活人,接着又杀,怀庆地区百姓都被杀光了,常遇春才罢休,这就是三次血洗怀庆府的故事,朱元璋即位以后便下令从人口集密的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

5、杰出人物

怀庆府自古便是人杰地灵。这里先后出现过建立东西二晋的司马家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睿,温县人)、竹林七贤中的二贤(山涛、向秀,武陟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博爱县人)、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温县人)、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温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孟州市人)、李闯王军师李岩(博爱县人)、奥运会跆拳道首位金牌获得者陈中(博爱县人)等。

6、地方特产

怀庆府还以出产远近闻名的“四大怀药”、“武陟油茶”闻名于世。

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味中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薯蓣)、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之后历代医药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进一步发现了四大怀药的优秀原始本性。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生一方草药。地域特产“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即以药材道地、疗效神奇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瑰宝,独领风骚数千年。


清音悠韵1


怀庆府,为古代府,府治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明辖六县,清辖八县。范围为今河南省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民国二年废存县,属豫北道。

根据《元史》和《怀庆府志》记载,怀庆府是忽必烈的汤沐邑(国君等收取赋税的私邑)。元仁宗即位前,曾陪生母在怀庆府长期居。仁宗御国后,为了表示吉庆,还将怀孟路改为怀庆路。这也是怀庆名称的由来。仁宗的继任者们都系仁宗的后代,对怀庆仍有特殊感情,对怀庆的百姓仍不乏照顾。可见在元代,怀庆府和皇室有很深的渊源。


云台山闲人


谢邀!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由来传是元将铁木耳驻兵怀庆街与朱元璋的明军隔黄河对峙,数次交战 数次屠杀当地百姓,边民杀光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批移民,元,明交战移民不批被屠。战争中最可怜的还是百姓。最后明定怀庆为府,辖六县。就知这些!是否应实就不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