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過門公婆就不在了,該不該去給燒紙?

簡單de幸福21


說下我自己的經歷,這事是發生我在結婚後的第二年,因為我們這有個習俗,春節前一定要給去世的親人燒紙的,我的爸媽不在了,就在頭臘月二十三把紙燒完了,公婆健在,老公爺爺奶奶在老公沒出生的時候就不在了,所以沒考慮他們。結果過了幾天晚上做夢,夢見了個老頭穿著給黑棉襖坐在牆外,和我說你婆婆都不管我了,我說她不管你我管你,我就把他帶家裡來了,後來醒了和婆婆說了這個老頭的長像,穿著,婆婆一口咬定就是老公的爺爺……那天晚上特意給燒的紙,從那以後每逢年節都會給老人家送錢的。所以呢,去不去燒紙看你自己怎麼想的啦!


31165865


據洪喜慶的 《杜詩辯證》 上說 : “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 , 剪紙為紙 , 以代束帛 , 至唐盛行其事” 。從唐人王建《寒食行》 詩中“三日無火燒紙錢 , 紙錢那得到黃泉” 之句可見一斑 。宋人陶彀的《清異錄》 上說 : 周世宗柴榮葬日, 用象徵形狀的金銀焚化 , 紙錢的形狀大似碗口, 上有印文, 黃色印的叫“泉臺上寶” , 白紙的稱“冥遊亞寶” , 說明五代時紙錢已經用雕板印刷大量生產了 。從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燒紙錢送葬,“積錢為山,盛加雕飾,舁以引柩,……紙錢魏晉以來始有其事”[3]。有詩云:“紙錢紙錢誰所作,人不能用鬼行樂。一絲穿絡掛荒墳,梨花風起悲寒雲”[1]。從埋錢轉變為燒錢,可能和佛教有關。有學者認為,佛教的傳入,燒錢也隨之盛行。故可知燒紙錢由來,應該是受到印度或中亞習俗的影響。印度或中亞人認為,可以用火將祭品傳遞給鬼神,如婆羅門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

還有一種說法。

喪儀以及祭奠先人要燒紙的習俗是怎樣來的?傳說,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天下轟動,名利雙收。蔡倫的嫂子見了眼紅,逼使蔡倫的哥哥蔡莫學造紙,蔡莫未得要領就揹著弟弟自己造起紙來,造出的紙又黑又粗,無人來買,堆積滿屋。蔡倫的嫂子深感內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氣之下,就在妻子靈前燒起紙來,燒著燒著聽見妻子在棺材裡喊:“開門,開開門!’人們打開棺蓋,蔡莫妻子坐了起來,嘴裡還叨咕說:“陽間有錢通四海,陰間用紙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還肯放我回來。”後來逢人便說,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閻王殿,閻王讓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燒了紙,送了錢,小鬼們就爭搶起來,他們拿到了錢,就把我從地獄中放回來了。這樣,蔡莫造的紙能在陰間當錢使的消息很快傳開,原來堆積如山的紙就被搶購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為了賣紙,特意裝死,也沒深怪於她。由此,喪家燒紙的習俗就流傳下來,至今民間喪祭燒的還是較黑的粗糙紙,俗稱“鬥底紙”、“升底紙”。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每當除夕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家規、遺像、神牌靈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列祖列宗、諸神拜年。

可見,燒紙錢是對先人的祭祀。如果從晚輩的角度來講,燒點紙錢也在情理之中。

請指教!

謝謝!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大家都知道燒紙是過去社會遺留下來的陋習,所謂的燒紙就是給死去的親人送錢,誰又知道他們能否收到?這是自欺欺人,但是有些老人卻不這麼認為,所以,為了"孝順"老人家不惹他們生氣只好服從,完全是給活人看的,真的好虛偽,明知這樣,為了家庭和睦,顧及家人的面子,也只好迎合他們的心情,一起去燒紙,也沒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七月xyx


作認為是準兒媳,遇上這種悲傷事,也應陪男友去燒紙。沒結婚,僅稱為叔叔叔阿姨,男友父母死亡,極度悲傷,你也應陪他去繞紙。就算是社會好朋友,遇上這種情況,陪對方去悼念也是可以的。去吧!當你戀人處在悲痛傷心的時刻,你的陪伴,他會對你感激!為愛付出一切!


糧食飽中之保


我們這邊兒女們都會燒紙。至於還未過門,那就看自己了。既使真有燒紙送錢,你不想燒,你跟他們沒什麼感情,你就不必了,或許他們也沒指望。如果你想燒,那你就去燒點。一隨了自己的心,二如了他們的願。或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