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開戰前爲何臨時換裝56式步槍,原因說出來很慚愧!

中國的兵器工業第一次真正獨立研究、設計步槍。研製人員大多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研製人員一邊組建研究組織(研究所),一邊籌劃研製、試製、試驗、測試手段(試驗室,靶場等)。由於起點低,基礎差,正逢1958年“

大躍進”,全國掀起“鼓幹勁”“爭上游”,放衛星,創奇蹟的熱潮,再加上隨之而來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邊研製、邊試驗、邊測試手段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63式自動步槍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研製的。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1963年完成了設計定型。命名為1963年式7.62mm自動步槍。

中越戰爭,開戰前為何臨時換裝56式步槍,原因說出來很慚愧!

生產、裝備的63式發到部隊時,由於前述的種種原因導致性能和質量下降,部隊意見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射擊精度差,比剛換下來的56式半自動差得多,據說全國12個軍區中就有9個軍區打報告要求換槍。報告說:“剛射校好的槍,就打不上靶了”,說明槍在變化,放著在變,行軍在變,坐車也在變。其他方面的質量問題也反映出來,例如木託斷裂,氧化層脫落等。由於63式自動步槍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部隊不歡迎,“還我半自動”的呼聲日漸高漲。這是導致撤裝的直接原因。

中越戰爭,開戰前為何臨時換裝56式步槍,原因說出來很慚愧!

中越戰爭,開戰前部隊臨時換裝56式步槍,原因說出來很慚愧!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部隊對63式可靠性非常的不放心,只好換回已經退役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但是面對越軍的AK47自動步槍,解放軍的火力相當脆弱,可以這樣說,越軍的一個步兵班能夠頂我軍一個排的火力。在戰鬥中有多吃虧,可想而知。有的戰士繳獲了敵軍的武器後,馬上將自己的56式半自動拋棄了,說什麼也不再使用。曾經有人誇張地說:因為56式半自動步槍,我軍多犧牲了上萬人。雖然說得誇張,但也部分反映了現實情況。

中越戰爭,開戰前為何臨時換裝56式步槍,原因說出來很慚愧!

雖然56槍族系出名門,但在多年的使用中還是暴露了諸多問題。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56式半自動步槍在山嶽叢林作戰中無法發揮其射擊精確度高,利於近戰肉搏的特點,面對越軍普遍裝備的56衝/AK47步槍在火力密度上使我軍非常吃虧。根據前線指戰員的強烈反映,在隨後的兩山輪戰過程中我軍參戰部隊用56系列衝鋒槍取代56半自動進行作戰的同時也急需一種更先進的槍族裝備部隊。56式衝鋒槍重量比較大而且射擊精度不夠高,與56式輕機槍不能互換零件,在戰場上無法及時有效的修理影響了整體戰鬥力,因此81槍族應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