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思維,兩個工具,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一種思維,兩個工具,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一、首先,對工作做一個預測(假說)

工作中,我們常常會感覺自己總是日復一日地做著同樣的事,抱怨自己在日常瑣碎的工作中耗費了青春,在埋怨中得過且過。

可是當機會來臨時,你是否能把握住?

比如老闆突然甩給你一個策劃案,要求你製作做一個“培訓新員工的方案”。

“這是個機會”,你意識到要把這件事做好。

於是你坐在電腦面前苦思冥想,又查閱了大量的材料,但吭哧了半天,愣是沒整出個所以然。

最後,你只能無奈地硬著頭皮去請教老闆。結果老闆只是簡單地告訴了你幾個步驟,你便豁然開朗,問題迎刃而解。

這個秘訣是什麼呢?

秘訣就是“假設思考”——工作開始前,首先要提出一個“假設”(也就是對此項工作任務的預期),然後根據假設對任務進行處理。

有了這種思維後,接下來,你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出“假設”?

二、S便籤

這裡推薦使用“S便籤”輔助你提出“假設”。

所謂“S便籤”,就是把一張便籤紙分為5個要素欄,然後再每一欄裡填入對應的要素:

①誰的?明確你工作的對象

②什麼?你所明確的工作對象的現狀

③怎麼做?滿足對象需求的解決方案

④怎麼樣?實施方案後,會後怎麼的效果

⑤總之?明確最後的結論是什麼

“S便籤”的模板

一種思維,兩個工具,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通過上面的方法使用“S便籤”,便可以輕鬆建立起你的假設。

還記得開頭老闆讓你做的新人培訓方案吧,老闆就是運用了“S便籤”輕鬆搞定的。

首先是把五個要素填入“S便籤”模板之中:

①誰的?新入職員工

②什麼?最想強化的東西

③怎麼做?怎樣的培訓

④怎麼樣?培訓後的結果

⑤總之?培訓的主題

如圖所示

一種思維,兩個工具,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通過“S便籤”,可以製作出一個新員工培訓方案。

到這裡,基本上講清楚了“S便籤”的操作步驟,也到了揭秘"S便籤"中“S”的由來了。

這裡的“S”分別是:Solution(問題解決)、Story(故事)、Simple(簡潔)。

在工作之前,經過填寫“S便籤”中的五個要素欄,你就將如何解決客戶所面臨的困難(Solution),解決困難之後會有怎樣的理想效果等內容整合成了一個連貫的故事(Story),工作的預期效果便清晰可見,事情開始變得簡單明瞭(Simple)。

三、16分割筆記法

工作之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假設,而建立假設的方法是運用“S便籤”來完成的;建立完假設之後,就需要能夠支持和充實這個假設的信息。在收集和整理信息時,主要的方法是“16分割筆記法”。

所謂“16分割筆記法”,就是將普通記事本的左右兩頁作為一張紙,在上面等格劃分出16個方格來使用。

具體使用規則是:

首先在第一個方格中填入主題(標題)和日期,然後在剩下的15個方格中填入想法,同時可以把這15個點子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

用不同的顏色標註不同的內容叫“顏色編碼”,就是“讓顏色來代表某些意義”。具體如何進行顏色編碼,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這裡給出的參考如下:

紅色——最重要的內容

黃色——感興趣的信息

藍色——自己正在著手做的題目

綠色——發現後想記錄下來的信息

金色——特別的主題

16分割筆記的模板

一種思維,兩個工具,快速提升工作效率

提升工作效率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通過使用各種思維和工具來實現的。

本文所講述的工作之前要先建立一個“假設”,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核心思維方式。有了這種“假設”的思維後,我們運用“S便籤”建立“假設”,使用“16分割筆記法”充實“假設”,如此工作效率的提升便實實在在的落實在了行動上。


2018年第2周 1月12日 讀《聰明人的一張紙工作整理術:完美圖解》(【日】高橋政史/著 易哲/譯)

我是責善,生活就是掙錢,讀書,寫作和周遊世界,歡迎關注,期待與您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