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祕密 乳房腫物自我辨析

乳房主要由腺體和支持性的組織搭建而成,每一側乳房內有15~20個乳管系統,每個乳管系統在主乳管下方都有分支乳管,像大樹樹根一樣不斷分支,末梢形成乳腺腺泡。腺泡分泌乳汁經過各級輸乳管到達主乳管,最終由開口於乳頭的乳孔外溢而出。每個乳管系統分佈上相對獨立,類似於橘子中的每個橘子瓣,每個系統自稱一體。撐起雙峰的則是充滿在不同腺體之間的脂肪組織和纖維結締組織。如上覆雜的結構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會產生生理的變化和病變,產生乳房腫塊。

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秘密 乳房腫物自我辨析

乳房腫塊產生的原因是如上諸多乳腺結構中某一部分的結構出現異常而出現不同於正常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規則或不規則、或圓形或長條形,形態各異、質地不同。乳房腫塊只是一個臨床症狀,並非臨床診斷名稱,一般發現乳腺腫塊後,患者總是急於知道這個腫塊是什麼病。就像通過觸摸橘子表面能初步判斷橘子是否變質、擠壓橘子能感受質量的好壞、觀察橘皮黴點能得知橘子已經腐壞一樣,通過對乳房表面色澤、形態的觀察、觸診腫物的大小、質地、活動度等對乳腺腫物性質、具體疾病也能有一定的判斷。經驗豐富的乳腺科醫師通過視診和觸診對腫塊性質的判定度可達到90%以上。

當你摸到腫塊時,怎麼判斷未來會不會變癌症?女性先要學會乳房腫塊的健康自測,儘早發現潛在問題。

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秘密 乳房腫物自我辨析

1、週期性月經前期乳房脹痛,乳房摸到多個結節狀或腫塊,界限不明,可推動,月經後明顯緩解,腫物消失,可能為生理性乳腺增生。

2、乳腺無痛性腫塊,包塊呈卵圓或橢圓形,形態規則,腫塊表面光滑,活動度好,,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質韌,多為單發,也可多發,乳腺纖維腺瘤可能性大。

3、多見於肥大的乳房,表面光滑,質軟,邊界清楚,觸之不疼痛的,屬乳房脂肪瘤,脂肪瘤多發者較常見,除乳房外,在肢體其他脂肪豐富的部位如上臂、大腿等地也常見此類腫物。

4、在哺乳期發生的腫物,邊界尚清,無觸痛的腫塊,邊界較清楚,多屬乳房積乳囊腫。

5、產後哺乳的產婦,特別是初產婦,侷限腫塊,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動性差,觸之疼痛者,腫物表面紅腫,全身有高熱、寒戰、脈搏快,急性乳房炎可能性大。

6、早期無痛的單發性小腫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不易被推動者,乳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尤其是40歲以上女性更要引起高度重視。

7、乳頭有單孔溢液,鮮紅血性溢液或淡清漿液性溢液,乳暈下方或周圍摸到腫塊,輕壓腫塊乳頭即有溢液者,必須進行乳管鏡檢查,排查乳管內乳頭狀瘤。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那些"不疼"的乳房腫塊,更要當心!

醫生沒有告訴你的秘密 乳房腫物自我辨析

因為無痛性的乳房腫塊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徵之一。一般來講,炎症性的乳房腫塊,常常伴有比較劇烈的乳房疼痛,腫塊局部還伴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等炎症性反應,腫塊可化膿破潰;增生性的乳房腫塊,常常伴有經前期的乳房脹痛,而乳腺癌的乳房腫塊,較早期時通常無明顯疼痛不適感,只有到晚期局部皮膚出現潰爛、浸潤,才會出現疼痛,腫塊常呈進行性增大,具有單發、質硬、活動度差等惡性腫塊的特徵。因此無痛性的腫塊更需要高度警惕!

當然,乳腺纖維腺瘤的腫塊也沒有疼痛感,也常常於無意間發現,但纖維腺瘤通常好發於青年女性,腫塊多為規則的圓形,質地韌實,邊界清楚,活動度大,這些都是與惡性腫塊的重要不同之處。

雖然醫生已經告訴你了乳房腫物自我辨析的秘密,但鑑於影像學檢查的不斷髮展,許多臨床上醫生也不能觸及的乳腺結節、腫物已不斷被影像學手段如彩超、乳腺核磁等發現,故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做到隱匿性病變早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