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说道中国的文化,那中国汉字就是中国文化中最宝贵,最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中国文字从象形文字走来,经过不同时期的演变,形成了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主要的书体。在中国某个时期,曾经也出现过男人无法识别,2006年,并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电影《雪花秘扇》中的女书秘扇

根据考古界掌握的资料,女书的起源年代目前都是一个迷。根据人文历史地理、族群迁徙来源、女书文字体系、作品内容、口碑传说以及其所反映的江永方言特点等因素综合考察,推断女书的形成应是汉字楷书之后。古代妇女使用女书这一特殊的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以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习俗。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女书秘扇

女书的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1990年代末,清华大学教授、女书专家赵丽明在当地做方言调查时曾统计,在城关半径10里的范围内,盆就有6种叫法。而潇水在当地也有几种叫法,分别是消江、淹水、永明河。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江永女书主题设计——《秘扇》

2011年上映的《雪花秘扇》被不少观众认为“搞笑”、“看不懂”,这部刚上映就被遗忘的电影,据以改编的同名小说影响力就广泛得多,它曾在全球有100万册的发行量,书中反复出现的“女书”由此闻名于世。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女书作品一般为七言诗体唱本,内容多以诉苦为主,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苦情文学。这些作品被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同时妇女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这种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神奇的文字:女人专用,男人无法识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

女书在历代传承中都靠的是口传心授,男人们基本一字不识。女书的世界,也不会有一个男人去接近,不是遗忘,是各守其道。关于女书传本的资料,最早可见明末清初者。女书作品文本历史很短。女书的主人去世后,还要带些女书到阴间去陪伴,免得寂寞,女书常作为殉葬品埋掉或烧掉,少数作为纪念品留给女儿、姊妹女友。人死书亡,加上历次政治运动中女书被认为是“妖书”、“妖字”屡遭批判,整筐地烧毁。

在世界文字史上,以性别区分文字并非只有女书。一个是日本,历史上汉文曾被称“男文字”,为男性专用,女性则用平假名系统的和文,《源氏物语》即用“女性文字”写就:韩国世宗大王创造的拼音字符,最初使用多为女性,当时韩国使用汉字的男性会觉得用拼音文字有失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