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日本人对于天皇的情感是怎样的?

魏思江


1945年12月,日本舆论调查研究所对天皇制的存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天皇制的为91.3%,其中认为原封不动保持战前天皇制的占15.9%;主张成为政治之外的道义中心的占45.3%;主张仿效英国建立新的天皇制的占28.4%。反对天皇制的占8.7%,其中希望建立共和制的占5.7%;主张建立苏维埃制的占2.9%。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日本人主张保留而非废除天皇制。确实,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的:“纵然日本战败,所有的日本人仍会继续尊崇天皇。”

据《朝日新闻》1989年1月进行的舆论调查,认为“应该强化天皇的权威”为4%;认为“天皇当如同现在这样是一种象征”为83%;认为“应该废除天皇制”为10%。作其他回答和不回答为3%。

1989年1月7日(周六)上午7时55分,日本政府正式发布了“天皇崩御”的公告。9时半,皇居前前往弔问人头攒动。据统计,当天人数为12万9千人。红白两色的道路标示,套上了蓝白两色的塑料口袋。银座周边的办公大楼瞬时悬挂起了弔旗,其他旗帜全部降半旗。在伊势丹百货店食品商场,店堂里平日流淌的音乐声全部“消声”,能够听到的只有顾客的脚步声;红色食品鲷鱼、血米饭等全部“匿迹”;女店员全部穿着清一色的绿色制服。新宿歌舞伎町的霓虹灯全部关闭,显得异常昏暗。电影院等根据同业工会的安排,全部关闭霓虹灯,其他商店和饮食店也自觉地将霓虹灯关闭。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没有了谈笑,表情肃穆。按电视和电台的报道“国民为悲痛所笼罩”。

但是,当日在到处悬挂着弔旗、降下半旗的涩谷,约有150名20至30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的游行队伍一边行走,一边高呼口号:“反对强行制造肃穆气氛!”“不准逃脱战争责任、美化昭和!”据警视厅统计,当天在日本1都(东京都)、2府(大阪府、京都府)8县24个地方举行了反对天皇制的集会或游行。

据97年4月的调查,认为“应该强化天皇的权威”为6%;认为“天皇当如同现在这样是一种象征”为82%;认为“应该废除天皇制”为8%。作其他回答和不回答为4%。此前,从1978年到1989年,就天皇制共进行了五次同样的问卷调查,提出同样的问题,所占比率分别是4-6%、82-84%、7-10%。也就是说,在20年时间里,国民对象征天皇制的支持率基本维持在82%-84%。

总之,曾经由明治宪法制度化的权威,在新宪法体制下已徒具形式。尽管新宪法切断了天皇和政治权力的联系,但天皇制依然坚挺。


冯玮


日本人二战后对天皇的态度和感情,是个复杂的问题,本身没有泾渭分明的事件来区分,也没有准确的数字可以立断彼此,任何统而概之的说法都是不客观的。

总的来说,反对的和维护的两种观点俱存,在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中,两种观点的呈现迥然不同。

(1945年向皇宫遥拜的日本人)

战后天皇被麦克阿瑟拉下神坛,成为人间天皇、战败天皇,按说,失去了权柄的君主人们可以声讨、问责和挞伐了,但在美国占领统治日本的7年内,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相反,人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天皇,与他对话,感觉很惊讶。这是日本历史上没有的事,天皇能像普通人一样走到他们身边,这个穿西装的小个子男人、声音尖细,不善言谈的人,就是天皇。

(战后巡幸)

天皇巡幸到身边,民众长期以来视之为神的人,虽然把日本带入战败了,但长期的观念仍左右着普通日本人,见了天皇,他们仍然跪拜、欢呼,对待天皇和战时没什么不同。所变的是民众敢睁眼看他了。

这是第一种情况。

(战后裕仁)

第二种情况是美军撤离日本后的五六十年代。

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变幻,美苏争霸,日本被派上了用场,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战犯释放重登权力舞台,右翼左右政局,战争阴影加重,日本民众出现了反对天皇的浪潮。

典型的是1951年11月,天皇去京都大学访问时,2000游行学生与警察冲突,反对日美安保条约,迎接天皇不唱国歌而唱和平之歌,要求天皇退位、参观原子弹空袭后的画展等。

(反对安保条约)

民众本身是反对安保条约、反对战争的,但日本右翼让天皇去安抚平息,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连天皇也一起问责了。

此后的天皇就处于尴尬的境地,随着战后一代成长起来,他们父辈死于战场,他们越来越感觉到天皇对战败负有责任,1965年5月他到山阴地方旅行时,县市工作人员混在人群中高呼“万岁”,但普通市民却没有响应。

(裕仁)

1975年9月天皇访问美国后,日本记者直问“战争责任”和原子弹问题,裕仁支支吾吾,回答不上。这说明日本国内对天皇已经由不敢问不敢谈转为平视了。

最后,在1988年日本民众得知他患癌后,对这个八十多岁的干瘪老头放下了责难,把他视作日本国体的象征,排队为他健康祈祷。

不同时期,不同人,对天皇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把天皇视作神明权威,比如有的神风特攻队队员,战后一直认为天皇是无罪的,是不得已的,这完全是军国主义长期洗脑的结果。

本来嘛,天皇就是个宗教传说。


飞春读传


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史上最大浩劫,他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挑起的法西斯战争。结束于1945年日本天皇宣告投降。日本发起侵略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强大的野心,想统治世界,直到现在他们的野心一直都存在。而在这里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日本人眼中的神,也就是日本天皇。

日本投降后,美国派了麦克阿瑟去日本与天皇谈判,这个人的来头可不小,他是驻在日本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权利大到可以掌握日本士兵和天皇的生死。

日本作为战败国,他们只能听从战胜国的条件,受战胜国的摆布。所以麦克阿瑟觉得日本人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引起怨恨,也觉得日本人会采取一些手段对付他。但他去到日本后,发现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日本人对他的到来很是欢迎。经过打听才知道,日本想和美国套近关系。只要和美国打好关系,那么日本所受到的损失就可能就会大大减少。

麦克阿瑟在裕仁天皇的谈判中,就向天皇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日本人不是都挺有骨气的吗?当你们战败时,很多士兵都选择切腹自尽,天皇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裕仁天皇说:“我也不希望战争的爆发,可是我一个人实在是无能为力啊。”面对裕仁天皇的回答,麦克阿瑟觉得天皇这是个多么无耻的人,把自己的罪责远远地撒开。愤怒的麦克阿瑟让裕仁天皇写了一篇文章,名叫《人间宣言》,让裕仁天皇承认了自己的地位,他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神。

在日本士兵眼里天皇是至高无上的,觉得为天皇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日本战败以后,很多人为了保护天皇的荣耀,选择切腹自杀。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天皇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不知有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