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有什么功效?

情有独钟1778352


艾草,也叫艾蒿,且不论都叫什么,总之都是同一种植物。它除了分内用、外用,还分生、陈、熟三种,功效各不相同。

内服:煎汤,一般是1-3钱;入丸、散或捣汁;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生艾:即鲜艾叶经过日晒后的干品。生艾是中药材原料,也是制作陈艾、艾绒的原料。

陈艾:是指长期收存的生艾慢慢老化,散去艾叶中过多的挥发油,已达煅去燥气之功,一般陈放时间应大于一年,三年为佳,更长久则不宜。

熟艾:熟艾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与熟,而是指用陈艾叶制作成艾绒。

艾草虽是常见药草,功效却不少,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名医别录》记载,“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陶弘景也说艾草“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很多药方记载,用艾草治疗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临床上,用艾草治疗慢性肝炎效果最好,其次,也用来治疗肺结核喘息症、慢性气管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疟疾、钩蚴皮炎、寻常疣和妇女白带异常。

根据医书典籍的记载,民间自用艾草,是有几个不错的方子的:

治盗汗不止,《本草纲目》: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

治鼻血不止。《太平圣惠方》: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治粪后下血。《千金方》: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

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圣济总录》(香艾丸):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治脾胃冷痛。《卫生易简方》:白艾末煎汤服二钱。

治湿疹。《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根据医书记载,阴虚火旺、血燥生热以及有内出血病史者禁止使用艾草。

另外,艾草不宜常用。有人会用艾草来驱蚊,但艾草中的挥发油其实对人也是有刺激性的,常用的话,会对人的神经产生抑制作用。


纯钧LHGR


说到艾草我脑海中总有几部宫斗剧,什么熏艾啊,艾灸啊,各种保胎止血的秘方一股脑全来了。

现在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艾草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艾草又可以称之为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早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主要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当然也有人工栽培的艾叶,很多省份都可以种植,遍及全国的出产地。



端午快要来临之际,以前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所以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喜欢在家里插艾,更有人喜欢做艾灸,熏艾。


那么艾草究竟有什么功效呢,先来说说插艾吧,有时候我们进小区门洞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家喜欢把艾条和艾草插在门上,其实这是在防蚊虫,亦有“避邪驱鬼”之效。



再来说说入药吧。

艾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把艾草晒干捣碎,可以制做艾条以供艾灸用,这个艾灸就有很多要说的了。


中医用艾灸,就是用干艾治成的艾柱点燃后对准穴位,用艾火熏烤,它的主要原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经络的特性。


不过这个要涉及到中医学了,不敢妄自菲薄,如果有专业的人来说说那就更好了。


除了入药,在清明的时候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做的,不过也有的人用其他蔬菜汁,这一点不用拘束。在这里要说一下,艾草不可食用过多,以防其中的有毒成分过量。

古人也喜欢把艾草佩戴在自己身上,做成香囊,所以,会制作各种艾草的用品,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驱蚊虫和辟邪了。

艾草的功效很多,能药用,也可食用,外用也有不错的效果,比如说泡脚驱寒,佩戴呢又可以驱蚊,端午快到来,艾草了解一下?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本回答来源于东家Su,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家APP


端午节又快到了,街上,卖艾草的摊位又多了起来。艾草,是我们常用来驱蚊辟邪的有力武器,端午节前后,我都会买上几束艾草,或插于门框,或倚于花瓶中......艾草干了,还可以收集起来,做成艾叶枕或者香囊。

第一,艾草,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作用应该是它的驱蚊效果,艾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能有效驱蚊。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艾草直接选放于卧室内,艾叶散发的香气对蚊虫有驱散作用。

2,将艾草点燃,散发的烟雾有驱蚊作用。
3,将艾叶煮水,涂抹在身上,避免蚊虫叮咬。

4,艾叶用水浸泡后,用来拖地,散发的香气,也有微弱的驱蚊作用。

第二,除上述功效外,艾草还有调经止血、祛湿散寒的作用,一些妇科疾病,中医师会使用一种艾条或艾柱,用灸的方法来治疗,主要就是利用的这个功效。这种艾条、艾柱,就是由艾草加工而成的。

第三,增强免疫力,艾草除非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供给机体营养,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民间常用艾草装入香囊的方法来预防疾病,深受百姓喜爱,流传甚广。

第四,除此之外,艾草还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大多数病毒细菌有抑制、杀灭功效。

第五,还有抗过敏作用,艾草煮水,用艾草水泡澡,对祛湿止痒有良效。

殷殷期盼话健康


专业医学团队解答,请点右上角关注!

艾草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在头条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不过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们就来认认真真回答一发。

艾草,作为草本植物,可做菜可做药,有着“医草”的美称。俗语有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草的外形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啰嗦一大堆,不如几张高清大图来的实在。

远看↑

近看↑

背面↑

艾草的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这个又粗又直还冒烟的棒棒(艾灸条),主要成分就是艾草。

当然,这种小小的绿色椎体,也是用艾草做的。

艾草食用

嫩艾当作食物,不但能避邪,也可以治痢疾以及泻血。

《本草纲目》有曰:“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又以嫩艾做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因为艾叶有暖子宫与止血作用。

1、艾粄

艾粄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

食材:艾叶、 糯米粉、芝麻 、花生、红豆

步骤:

1)把芝麻、红豆、花生分别炒熟,研磨成粉。

2)艾叶过一遍开水后用刀剁碎,再放入锅里加一点点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

3)铲到大量糯米粉上,揉成面团;分成小剂子,压成一个小圆形。

4)把研磨好的馅料包入其中,不漏即可。

5)全部包好后,给每一个艾粄垫上一片叶子,水开后入锅蒸15-20分钟。

6)刚出炉的艾粄,趁热吃最好。摊凉后,放入保鲜盒保存好,第二天还可以吃。

2、艾草茶

艾草茶,采摘的嫩艾草经过脱水干燥处理而成,与泡茶叶一样,用沸水冲开即可。喜欢甜一点的话,可以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对慢性咽炎的人来说,简直是年度最佳饮品。

它不仅能祛除体内寒凉之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预防空调病等现代病。

都被做成饭了,外形有点变化,可以理解。

专业医学团队解答,请点右上角关注!


医寿延年


艾草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也是很重要的一味药材。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

艾草在农村很常见,每年端午节是采摘艾草的最佳时期。

艾草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 

药用

 艾草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可以祛痰、平喘、抗菌、抗病毒、镇静、抗过敏、止血、安胎、调经和护肝利胆等。

艾草是妇科要药之一,有“女性保护草”之称。艾草可以理气血、温经脉,用艾草来泡脚或者沐浴,可以很好的驱寒暖宫,温经止痛。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效果更是显著。

此外还可以预防感冒,增强体质。

艾草能够活血化瘀、温养气血,能够显著改善女性长斑、脸色发黄等。

陈年艾草经过提纯还可以作灸,且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经被人们用在灸疗当中了。

食用

艾草食用起来很方便,可以入汤,常见的还有艾叶煮蛋、艾糍,还可以包米饭直接蒸着吃。

食用艾草做成的食物,可以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一周两次即可,不可多吃。

直接用干艾草泡水喝,可以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

如果觉得苦,可以调配蜂蜜。

家用

艾草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蚊,且效果良好,将艾草直接点燃还能净化空气,除湿脱臭,提升人体免疫力。

用艾草作枕头,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点燃艾草之后剩余的灰,用小袋子装起来,放在卧室、卫生间或是冰箱,可以起到去除异味的效果。





艾益康


艾草(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又名艾蒿、艾灸草、艾绒等,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草药之一。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鲜嫩可爱。艾草全草都可以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可制艾条供艾灸用。

清明节的艾糍

我第一次知道艾草是因为香香的艾糍,里面放有捣碎捣溶的艾草浆,与糯米一起做成米膏。艾糍里面包裹着芝麻糖浆或花生碎糖浆,咬一口清香甜糯,妙不可言。艾糍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每近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开始摘洗艾叶做糍粑,拜祖宗,对于儿时的我,清明节=香甜的艾糍,是一个踏青野餐的好节日。

艾草还可以做成“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增强人体抵抗力。

神奇的艾灸

再次认识艾草的神奇是母上大人去民间中医处治疗经期腹痛,艾条点着后沿着肚脐正中往下针灸,据说能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所以能缓解因寒症导致的痛经、反胃等不适。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就这么点点几下居然可以治病,真是太方便了。

避邪

民间常用艾草辟邪。我上中学时,有一回风疹大流行,但奇怪的是学校里只有我所在的班级每个人都得了一遍,请假的人一波接一波,别的班级居然都没有波及。老师觉得邪门,就在教室门背后以及宿舍门背后都挂了一大把干艾草意图赶走温神。但这波风疹一直持续到毕业才结束,毕业合影时还有个把同学脸上的红疹没有褪尽,留下“关公脸”的毕业纪念照。我惊奇的是,平时无神论的党员老师,居然也信艾草能辟邪,还落到实处了。

驱蚊

艾草能不能辟邪暂且不论,但真的很能驱蚊。在房屋周围种上艾草,香气特殊,蚊子都少了很多。蚊帐里挂把艾草干再没有蚊子嗡嗡嗡的在耳边骚扰,一觉睡到天亮。

艾草的现代研究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诸多保健作用(基于动物实验)

1、抗菌及抗病毒:体外实验发现,艾草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艾叶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患处可明显减少菌落群数,完全抑制化脓菌的生长,对腺病毒、鼻病毒、疮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护肝利胆:动物实验表明,艾叶油可使胆汁流量增加,具有明显的利胆护肝作用。

3、平喘、镇咳及祛痰:艾草挥发油中的萜品烯醇可直接作用与气管,可平喘祛痰镇咳,调节中枢,对药物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止血及抗凝血:艾叶超炭或烘制后对出血和凝血时间有显著影响,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艾叶醇提物则对AT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5、抗过敏作用:艾油中的成分可抑制皮肤过敏反应和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强,缓解过敏反应。

6、镇静神经:艾叶油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大剂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艾草的副作用

如果使用得当,艾草的副作用很少。有一例报道艾草可引起个别人过敏;外用时建议只对非过敏皮肤使用,因为艾叶油有轻度刺激作用;长期食用艾草可能会因过度的挥发油而抑制神经、损害肝脏、中枢系统及血管。高剂量的艾草精油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


康品君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


生活中艾草是比较常见的,艾糍粑粑就是用艾草做的,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


【功效】

1、 艾灸理疗,对特定的穴位进行熏灼,有养生、祛病的功效;

2、 艾洗澡,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改善湿疹症状,对大多数皮肤病很有好处;

3、 艾草泡脚,疏通脚步的气血和经络,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缓解身体的疲劳;

4、 治疗妇科疾病,以及急慢性炎症;

5、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寒性以及、膀胱炎等炎症;

6、 其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能抑制或者杀灭多种细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上的说法,艾草性温、苦、辛、微甘,适用于寒性疾病者,如手脚易冰冷、体寒体虚者,不适合体质易上火的人使用,以免加剧病情。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高血压管家


艾叶是我们临床非常常用的中药。针灸门诊时更是随时都用艾灸。艾叶又是随处可见的植物,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值得学习一下它的功效!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艾叶的用法分内服和外用。

一、内服:

1.具有温经止血功效,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2.具散寒止痛功效,用治脘腹冷痛,可与陈皮、干姜同用。

3.具有调经安胎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二、外用:艾叶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进行艾灸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功效。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瘀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艾灸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针灸专家杨敏


艾草性温,味苦,纯阳之性,通十二经,主要功效“袪寒湿、治虚寒"

每年清明节前至端午节这段时间我都会采摘艾草,嫩嫩的新鲜艾苗用烧开的水烫一下,减少苦味,切碎,可拌入肉末做饺子吃,也可炒鸡蛋吃等等多种吃法。


我喜欢把整株艾草采摘后晒干备用,如果受寒了或者感冒咳嗽了,立马取几株来煮水泡澡,也可泡脚,见效很快!


也可把艾草搓成艾绒,制成艾炷、艾条,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达到保健治疗效果。


荆棘姐


趁端午节了解一下对艾草的认识误区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此句一读便有端午的气息。古代的端午结合时令,用艾草独有的味道将大量的蚊子、传播疾病的害虫熏灭,以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已很少有人像古人一样用艾草驱蚊、驱虫、保健康,转而更注重艾草的药用价值。其中,艾叶用的最多,还有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很多人对它们有一定的误解,为大家一一解答。

1.长期用艾叶泡脚更好

不是。人的脚上有与脏腑器官对应的反射区,用艾叶泡脚,不仅可刺激这些反射区,对于一些体内有寒湿的人还能借助艾叶温经通络的功效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温补阳气。但是,不能长期用艾叶泡脚,因为,艾叶可将虚火、寒火往下引,泡的太勤可致头面部气血亏虚。二哥建议,每次艾叶泡脚以20~30分钟为宜,每周三次即可,老年人身体较弱,用艾叶泡脚,时间应再缩短一些,以10~15分钟为宜。

2.艾柱、艾条越陈越好

不是。艾柱、艾条是用艾叶碾成的绒(即艾绒)制成,然后再进行切割,短的为艾柱、长的为艾条,用做艾灸。网店、市场上,您可能会见到一年艾、三年艾、五年艾、七年艾……,商家也会宣传说越陈的艾疗效越好,其实不然,艾绒起作用的是其里面所含的挥发油,新艾挥发油过多,艾灸时火力大,容易灼伤皮肤,放置一年、三年、五年,挥发油慢慢挥发,火力温和,药性也容易透过皮肤到达病位,此时治疗效果较佳。若时间太长,挥发油挥散过多,有效成分所剩无几,已无治疗作用。所以,自己使用,三年艾就足够了。

3.艾绒纯度越高越好

不是。市面上常见到的艾绒有5:1、8:1、10:1、15:1……35:1,艾绒纯度指用多少公斤艾叶制成1公斤的艾绒,以5:1为例,就是指用5公斤的艾叶制成1公斤的艾绒,以此类推,比例越高,说明艾绒越细腻,但并不代表纯度越高越好。艾绒纯度越高,相对来说艾灸时它的火力也更柔和,但过于柔和便达不到治疗效果。其实,纯度在3:1到15:1之间的艾柱或艾条艾灸效果都比较好,而最常用的艾条比较多为8:1到10:1之间。


二哥网,专业购物消费指导网站。为您提供各种专业购物消费知识和资讯,帮您解决购物消费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让您有依有据、快速买到优质的商品或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