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也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和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的办公所在地。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3℃。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 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

2016年2月23日,兰州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五。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历史沿革

秦属陇西郡。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金城,取“金城汤池”之意;一说,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永初四年(110年),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陇西县),十二年后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前凉永安元年(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759年)改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848年)兰州又归唐属。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1927年改为兰山区),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兰州

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及近郊划出设立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7.2万余人。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千米。

1949年8月26日解放。辖皋兰县。1950至1970年辖区范围多次调整。1985年又将白银区及皋兰县之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1]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甘肃省划分为5区3县的2线城市,自古有“石龟城”之称

2012年0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