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櫻桃大產業

小櫻桃大產業

20多年前房縣城關鎮八里村曾發展櫻桃近千畝,通過“三元嫁接”小範圍種出“杜氏大櫻桃”,個大,色豔,純甜。“杜氏櫻桃價格一度是普通櫻桃的兩倍,但種植範圍小,技術不成熟,不能適應本地氣候。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及縣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城關鎮依託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形條件優勢,以八里片區著力打造產業支撐、基礎配套、生態旅遊、文化彰顯的美麗鄉村為抓手,不斷創新推行“黨建+”模式,做實“黨建+產業發展”,先後成立了廬陵王、八里望櫻桃種植銷售等5個專業合作社,形成“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商”的產業發展模式,專業合作社組織果農統一標準採摘、市場保護價收購 。同時,引進栽培、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種植技術,把過去分散無序的家庭種植模式轉變為種植有計劃、技術有保障、資金有來源、產品有市場的規模化經營,有效提高了農戶栽植櫻桃的積極性。5000畝已進入盛果期的櫻桃樹達3000多畝,輻射500多農戶,年為農戶增收300多萬元,由此帶動“農家樂”餐飲及農產品銷售上千萬元。去冬今春又在八里、曉陽片區栽植櫻桃1200多畝,計劃今冬再栽植櫻桃1300畝,逐步實現10000畝的目標。

小櫻桃大產業

特別是2017年城關鎮在八里成功舉辦了“賞八里櫻桃花、觀房陵美景”和“遊美麗鄉村、品八里櫻桃、觀才藝大賽”活動,同時被《湖北日報》5月3日8版經濟頭條報道了“改良紅櫻桃,也改變了村莊的命運;秦巴深山,崛起億元櫻桃村”。《湖北教育臺》“今日視點”報道了“打造櫻桃產業,助力精準扶貧”房縣第三屆櫻桃採摘節在房縣城關鎮隆重舉行。《十堰日報》2版時政要聞頭條報道了“一位農民的成功嘗試”等媒體網絡報道後,陸陸續續吸了外地遊客達5萬人次,最多遊客一天上5000餘人次,年收收入5000萬多元以上。2017年“八里櫻桃”被農業部登記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

小櫻桃大產業

未來三至五年,城關鎮在八里片區將以櫻桃產業為中心的“點”,發展串聯農耕體驗、生態垂釣、戶外運動、農家休閒等節點的“線”,帶動全片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面”,形成“點、線、面”全面發展,打造特色櫻桃小鎮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在環城南路種植十里櫻桃產業長廊,著力打造“萬畝櫻桃觀光園”;探索發展櫻桃深加工,開發櫻桃酒、櫻桃果醬、櫻桃罐頭等,提升產品附加值;利用櫻桃園地理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業,串聯農耕體驗、生態垂釣、戶外運動、農家休閒,逐步打造春賞花 (櫻花、杜鵑花)、夏摘果(櫻桃)、秋觀景(登高旅遊)、冬看雪的四季觀光休憩帶;重手招商引資,建設3A級以上旅遊區。(柯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