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心理暗示有什么区别?

表吵理我


区别还是很大的,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说说『为什么有时候它们会被搞混?』


简单来说共情和心理暗示的区别在于:

共情是我们感受别人的感受,也就是感同身受。共情不是控制别人或自己。

心理暗示是要引导人的心情、行为、想法,取到你希望他去的方向。心理暗示是控制别人或自己。


共情(empathy)

如果要选出一个专业词汇,是所有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师都知道的,同时又是经常被外界所误解的,那应该就是「共情」了。

共情这个词,是翻译来的,它的英语原文是empathy。它有很多不同的翻译。比如,神入、同理心、投情、同感。


共情最简单的一个理解是——感同身受。


卡尔·罗杰斯是第一个在助人职业中大规模引入共情这一概念的,他认为公顷是心理咨询核心条件中的关键因素(共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真诚)。

罗杰斯把共情描述为:

「治疗师准确得理解来访者正在体验的感受和个人意义,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来访者。」

「理解来访者的私人世界,似乎它就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并不丢去『似乎』注这一身份。」


共情也是有多种不同的——

格恩尼(Guernry,2002)把心理咨询中能够做到的理想的共情称之为「深度共情」(deep empathy),意思是:这种共享同样感受的体验如此强烈,以至于你的共情反应有时候会包含「说话者接下来所说的情绪……下一个愿望或渴望,或这个人已经告诉了你,但未用言语表达的潜在冲突。」

简单说,「深度共情」是说出别人心里想的、感受到的,但是还没说出口的话,别人还没说出口的需求(愿望或渴望),别人还没表达的潜在的内心冲突。


还有「完全共情」(full empathy)是指与某个人完全联结在一起,你对于这个人的理解已经超过了他所告诉你的有关信息,你能够通过他向你传达的信息体验到他的世界。有时候你的共情可能包含了思维模式和行为。例如,来访者告诉你,他的父母经常不敲门就突然入他的房间,每次他都会对父母大吼。「完全共情」的情况下,咨询师可能会用愤怒和激动的语气说:「你很确定父母跨越了界限!你对此简直怒不可歇!所以你必须大声告诉他们,吼出来!」


「共情」经常和「同情」混淆。

同情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可怜别人。但共情不是可怜别人,共情是要和别人站在一起。

比如说,有个人掉进一个深坑里。你地面,从上往下对着深坑了里的人说:「你掉下去啦,好可怜哦。不要怕我这就叫人来救你。」——这是同情。

有一个人掉进深坑里。你也跟着爬下深坑,然后站在他身边说:「哇,这里好黑,好吓人。真想快点出去。我们一起想办法吧。」——这是共情。

同情容易把对方看成弱者、受害者,双方是不同的。

共情是和对方「共鸣」、「同在」,是设身处地的。


心理暗示——不是一个专业名词

心理暗示并不是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里面的专业名词。

催眠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是对他人,也可以是自己对自己(自我暗示)。

只要是要让人产生某种他本来没有的状态、情绪、行为、想法,但不通过直接命令、不直接表达,而通过环境、潜台词、音乐、画面等方法去影响人,那都可以说是心理暗示。


比较常见的是通过潜台词暗示


比如说,你到朋友家做客,聊得很晚了。这时候你朋友说:「哎,我老婆总是说我们家太小,留客人过夜都不方便。还有她总是嫌弃我晚上睡觉晚。」这潜台词就是:时间晚了,你该走了,继续聊下去他不方便。


还有一些更为隐蔽的暗示,它悄悄地限制你的选择范围,引导你选择

你和朋友要一起出去吃晚饭,正在决定吃什么。你朋友不喜欢吃辣,他说:「我们是吃日本料理好呢,还是吃西餐好呢,或者吃点广东菜呢?这三个你喜欢哪一种?」他这么说的时候,就已经排除了「川菜、火锅、辣的」这些选项。但是听起来,却给你3种选择。但是其实是在他的框架下,你是无法选择「吃辣」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把「共情」和「心理暗示」弄混呢?

虽然概念上,「心理暗示」和「共情」,这两个概念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人弄混它们。来访者有时候会觉得心理咨询师在暗示自己,但其实心理咨询师可能是在尝试共情而已。

关键就在于——有些「共情」是针对「潜在的情绪、想法」。

既然是「潜在的」那么就是别人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的。


当心理咨询师走得太快,远离了来访者当下的状态,太着急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假设的时候,就容易给他的来访者一种「你在暗示我」的感觉。


下面举例说明

来访者说:「我妈妈总是会突然不敲门就进我的房间,我要是锁门她就特别大声敲门而且抱怨我孤僻。我跟她讲道理也讲不通。在家里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样和她相处,感觉下这么下去我要被烦死了。」

咨询师说:「哦~听起来你希望可以独立、可以被尊重,或许你想要搬出去住?」

来访者说:「你的意思是说,我应该搬出去住?」


在这个例子里,来访者就开始会觉得自己被「心理暗示」了。 因为来访者自己还没有明确的说想自己一个人住,但是咨询师猜测他可能有这个想法。

如果来访者的思维还没有走到「我决心要独立出去住」的那一步,这时候咨询师提前说出那句话,就会被觉得是「心理暗示」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来访者心里有某种情绪,但是他还不想承认这个情绪存在。但是咨询师太快地把这个情绪引出来了,来访者就会怪咨询师:「都是你暗示我,我才有这个情绪的。」


举个例子:

来访者说:「我妈妈总是会突然不敲门就进我的房间,我要是锁门她就特别大声敲门而且抱怨我孤僻。我跟她讲道理也讲不通。在家里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样和她相处,感觉下这么下去我要被烦死了。」

咨询师说:「这听起来很伤心,你反反复复努力地想让母亲理解你,但是却得不到理解,反而被伤害了。这会很让人觉得委屈。」

来访者哭了,然后说:「你干嘛把我说哭啊?我本来没那么难过的……」


总而言之,要避免「共情」和「心理暗示」被弄混,心理咨询师(或者其他日常交流的情景下)不能太着急。不能太快地把自己的假设说出来,应该节制一点、一点。


恰当的节奏是,平行的跟着对方。不要抢先、也不要落后太多。


抢先了,就算你方向是对的,别人也会觉得你在「暗示」。

落后了,别人则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你迟钝、你和他不是一路人……。



照见


共情和心理暗示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比较很大

从最直接的概念上来说:

共情又称神入、同理心、同感心、等,顾名思义就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借助知识和经验通过他人的言行,去深入对方世界去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维。对于咨询师来说,与来访者共情是必不可少,而且要因人而异的表达共情。

而心理暗示是指在非对抗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进而使被暗示者按照暗示信息去行为和思考。既然是暗示,在表达上一定会比较含蓄。如:一些女生面对自己喜欢的男性时,碍于面子不敢表白,于是就会给男性各种暗示,示意自己喜欢对方,对方应该有所行动。

从涉及的角度来说:

共情是体验他人内心情绪、情感和思维的能力,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感受,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体验的也不是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

心理暗示是有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之分,他人暗示是:另一个人把一些暗示信息传递给自己。像:在回答选择题的时候,同学悄悄地给你做个手势,暗示你选择哪一个。自我暗示是:暗示信息来自于自己,像:我很棒、我很帅气、我很漂亮、我能行等等。不管是他人暗示还是自我暗示,都是从暗示着的角度出发通过暗示信息去影响被暗示者。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

心理暗示是每个人都会的,都能运用的,但共情却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共情相对于心理暗示更难,而且很难把握,需要不断的去验证是否真的与对方共情,在表达共情程度上需要因人而异,在表达共情的时候可以运用心理暗示,让对方知道自己对其理解。

共情和同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拥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人们都会同情弱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弱者的情感和思维。


心理学充电时间


其实这是区别比较明显的两个心理概念。共情或者说同理心,是别人的事,你也能感同身受。尤其是自己没经历过的,通过别人的描述,肢体语言,情绪感受,你也能懂。传统认为,女性共情能力比较强,是因为你和女性说一件事,得到理解的可能性比男性高。其实女性表现出来的很多是情绪感染力,被你的情绪感染,但是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你的感受,你的情绪。共情是你对别人情绪的感受,而心理暗示,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指导。比如去面试,你自己很紧张,不断心理说别紧张没事,这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对自己提示。


从对象来看,共情是对别人,心理暗示是对自己。从内容来看,共情是理解别人的感受,主动的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心理暗示是对自己的暗示,或者周围环境最自己的暗示与影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较好区分。作为普通人,其实没有必要详细了解共情,移情,心理暗示等概念的区别联系,因为具体能做到,能认清自己,帮助别人就好了。共情能力,其实很像我们一直说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多了,这种能力就内化了,我们就是个善于理解别人的人。这种能力是社交、沟通等方面的重要能力。心理暗示,也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使自己更积极。重要在于用,而不是区别。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活出本真,爱人悦己


青音约


题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共情是心理咨询各大流派中常说的一个概念,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

比如说,有一个人说,他认识了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漂亮不贤惠,另一个贤惠不漂亮,但是这两个女孩子呢,都愿意和我交往,可是就是这样反而让我非常困扰,我不知道到底应该选哪个。

如果说,某人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说,你这算什么呀,既然各有各的好,就看你自己更加看重哪一方面咯,如果实在选不出来,那就点兵点将,点到哪个算哪个,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那么那个人可能就会说,你这说的那么容易,如果真这么简单,我就不用来找你的,真的是,你一点都不理解我···

当然,这绝对是不会发生在真正的咨询过程中的,因为专业成熟的咨询师,都会知道,共情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也是和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点,也就是说,需要设身处地的、准确理解求助者的内心。

而心理暗示,是指我们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比如说广告,说起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等都是属于心理暗示。

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共情,是以来访者为主体,去感受他的感受,去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把握他的内心,更好的建立信任关系。

而心理暗示,如果说是在催眠治疗当中,则是通过跟来访者的事前沟通,了解问题,设计引导语和合适的暗示,让来访者接受,从而达到咨询的效果。

所以说,从主体和目的来讲,心理暗示和共情是不一样的概念,并不难区分。

祝好


文:高晶

主编:刘滢

【瀚思心理】:瀚思十三年,专注心理学


瀚思心理


共情是能够放下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站在别人的情感和认知角度来思考。共情,就是你虽然和别人穿了不同的鞋子,但你们走路很有融合的节奏感,好像你也穿着他的鞋子。

心理暗示,是你诱导性地向对方施加你的影响,让他接受你的观点和想法。心理暗示,就是你穿着鞋,对方却赤脚,但你仍然忽悠着对方看着自己的鞋子,让他好像也有了鞋子一样,能够和你一起迈开腿向前走。

共情和心理暗示,虽然都涉及你对别人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和方向都一样。共情暂时是放下自己,好似成为了对方。暗示则是让对方成为你所期望的样子。共情,又被翻译成为“神入”,这种说法更容易理解。以同样的情绪感受,你仿佛暂时地进入了对方的躯体和视角,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神入并非真入,你也不是真的认同对方,你也需要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如果完全认同,那么你可能就完全地被对方带跑了。暗示则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力,会信以为真。暗示又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比如望梅止渴就是一种他人暗示。暗示的主体可能在情绪并不和对方有关联,只是一种技巧性的。而“杯弓蛇影”,说的则是另一种自我暗示,是自己给自己传达了某种观念,并化作行动。共情并不会诱发自我的行动。比如,你去共情他人的焦虑,但你不会变得像他那样开始搓手,开始踱步。

当然,共情和心理暗示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作用,甚至会欺骗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当你共情另一个人遭受的苦难时,你的大脑也会同时在体验悲痛感。当一个瘫软的患者受到暗示,他是一个有力量和能力的人时,他的身体机能可能会真的振奋起来。或许,这些心理功能就告诉我们,人与生俱来就受到彼此的影响,做到孑然一身是不可能的。


鹈鹕心理夯小七


共情,也称为同理心、同感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提出的概念,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之间搭起了一所桥梁。原本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共情技巧是心理咨询分析过程中最有效的。比如:心理咨询师会用来访者的语言来接近对方,体察他的情绪与思维;心理咨询师把握来访者的行为与意识的联系,探索心理问题的实质;心理咨询师共情来访者,影响和指引对方。总之,共情以感性为先导,实则指导运用理性的思维,共情不是滥用同情之心,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恢复和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暗示是指人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别人直接或间接表述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影响,而与对方的观念、情绪或行为趋于接近或相同。是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现象最为常见,可以说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的心理暗示,有些人较敏感和敏悦,有些则较迟钝和迟缓。受暗示性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或障碍,而是一种生存发展的能力。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挫折降临时,人们会安慰自己:“一切都将会过去,时间是治疗创伤的良药。"从而自我劝慰、缓解痛苦。人们在追求事业成功时,会预先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自我暗示,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鹈鹕心理


共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一种情感共情是体验他人内心情绪、情感和思维的能力,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感受,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体验的也不是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

一群人在一起时,共情的人也能够发现他人之间微妙的气氛或细微的互动。一旦周遭的人情绪有丝毫的不对,共情的人都能够迅速察觉到,尤其是像悲伤、愤怒、失望这样的负面情绪。即使对方表面上无波无澜,嘴上说着“我没事”,也能感觉到他们平静表象下暗自汹涌的情绪。
心理暗示有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之分,他人暗示:另一个人把一些暗示信息传递给自己。像在回答选择题的时候,同学悄悄地给你做个手势,暗示你选择哪一个。自我暗示是:暗示信息来自于自己。

心理暗示是每个人都会的,都能运用的,但共情却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共情相对于心理暗示更难,而且很难把握。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表达共情的时候可以运用心理暗示,让对方知道自己对其理解。而消极的暗示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这会使得我们容易受人操控;另外它还会使得我们做事没有动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就经常会受到心理暗示而且,共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首先我们先从定义的角度探究二者之间的区别。共情也称同理心,设身处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共情是指所有人际场合中产生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如商场、餐厅等。狭义的共情就是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这种理解并不是说一场车祸中你看到孩子倒在血泊里有感而发的“好可怜啊”,而是要把自己当成那个孩子,感受到他的恐惧、疼痛与茫然。再说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受到各种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生活中我们一般说的心理暗示就是他暗示,比如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72分钟普通人变杀人犯》,里面的主试人员通过不断的暗示,让毫不知情的参与人放下自己的自尊与思维,一步一步变成了杀人犯。

其次我们从二者的用途来陈述它们的区别,共情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咨询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技巧来打开对方的心扉,唤起情感共鸣,解决对方的疑惑与困扰,这一方法并不会强行改变对方的真实想法。而暗示则存在控制的成分,有可能并不是对方真正的感情与意愿。所以如果有人心存恶意使用暗示技巧,则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最常见的坊间神医,气功大师,算命先生等,他们能准确的把握人的心理,适时地施加暗示,获取民众的信任,最后达到恶意敛财的目的。

答者:暖心理的王文慧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共情和心理暗示本质上都是为了影响对方。区别在于共情是通过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进而接受共情者的影响。心理暗示是用诱导的方式让对方不知不觉中接受暗示者的情绪、意愿或者观念等。


悠着点7288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共情。共情要求咨询师能感受到来访者的内心体验。用一句歌词形容就是: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悲伤着你的悲伤。暗示,是把自己的愿望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对方,很多时候是潜意识上的。不知不觉进行的。也有刻意暗示的,比如催眠。暗示是把自己的传达给别人,共情是自己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