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为何很多合作社都是名存实亡了?

在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是很发展的,在他们农村到处都是规模化的农场。而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农村还是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而且没有形成规模化。前些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大力倡导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这样以来,大多数的农村几乎都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其中很多合作社都是在政策补贴下如春后春笋起来的,鱼龙混杂,数量虽多,但有很多合作社,自从成立到现在,基本上就没怎么管理和经营过,就是一个空牌子。


农村合作社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为何很多合作社都是名存实亡了?

记得今年春节回老家时,看到村委办公楼一端挂有“××养牛合作社”的牌子。当时我就想,为什么只看到牌子没看到村里养牛呢?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为了套国家政策补贴的,当时听说搞养殖有补贴,于是几个人成立了个养牛合作社,并在山上搭建些临时棚子,然后到别的养牛场租了些牛来养。猛然这么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也就这样应付了上面审查,等补贴到手后,马上就只剩牌子了!虽然说这只是我们这边的个例,但我相信有很多农村都有这种情况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一位老农这样说:

第一,实际上这个现象在各地都存在,合作社是一种法人机构,但是注册合作社的发起人初心很多不是考虑真正经营,而是想捞补贴,况切搞合作社的人很多不是真正的农民,他们很可能是钻国家政策空子的投机商,本来动机就是错误的,所以他们就不可能正常运作。没有真正用心经营的话,谈不上带领农户赚钱,这些合作社也基本就是名存实亡了。
农村合作社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为何很多合作社都是名存实亡了?


第二,国家的初衷是好的,以合作社的形式,把零散农户、土地、资金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所以基本都是有数量没质量。本想能够看到一个以合作社为龙头的新型农业模式,最终真正运行起来的少之又少。

第三,真正能运营合作社的人才欠缺。合作社就得像企业一样的进行有效管理机制,可就靠一些农民肯定不行的,他们缺乏管理知识,没有经营经验。不过,现在国家正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信以后会有不少的农业人才出现,从而真正把农村合作社办好。

第四,缺少资金。有些农村合作社就是简单的把一些农户集中起来,没有合理的运行资金,国家政策贷款呢,因为没有好的项目和实力担保,只是一些信用农业扶持贷款,基本数额不大,没什么实际意义,最终导致合作社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之,农业合作社这条路,早晚还是要走的,但不能一哄而上,要干一家成一家,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实施推进。一个新事物、新的生产模式,难免走一些弯路,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顺的!


农村合作社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为何很多合作社都是名存实亡了?

以上就是今天我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喜欢或想咨询更多农村问题,你只需关注我的头条号“闰土说农”,然后就可每天收阅到更新后的内容!同时欢迎积极点评、留言或私信,相互探讨学习!谢谢!(只要关注后就可私信,来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