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好怀念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浓情五月,粽叶飘香!端午节吃粽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好怀念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

发展到现在,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多,而且包装也越来越豪华,慢慢变成了端午时送礼佳品!但不管粽子的花样如何的多,至今我始终忘不了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感觉再也吃不出那种妈妈的味道了!

小时候在农村时,条件不好,日常生活也肯定没有现在过的好,那时能吃回肉,都基本得是逢年过节。所以小时候的我们特别盼过节,那时根本不知什么端午节,因为到这天时有粽子吃,所以都叫过“粽子节”。每到这天时,我们早早就围着娘转,等着她给我们包粽子吃。粽子叶是山上采的新鲜竹叶,捆的绳是菜园旁棕树的叶子,糯米是自家田里种的,按现在的说法,一切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绿色。
端午节吃粽子,好怀念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


那时的粽子就两个口味,碱水粽和白味粽。白味粽很简单,把糯米泡好,再用叶子包好捆好,然后下锅煮熟就行。但由于白味粽不好保存,没几天就会变味,所以一般都会包碱水粽。包碱水粽,不是用现在化学的食用碱,而是先用稻草烧成灰,然后用泉水把灰泡起,等灰都沉淀后,这样就得到了天然的碱水,然后再用碱水泡糯米就行。这种碱水做出来的粽子色泽黄嫩,特别有种清香,加上新鲜竹叶的清香,给人感觉有种特别的味道!

现在娘也老了,我们也都在外成家了,慢慢的几十年都没吃过这种妈妈的味道了,但不管身在何方,每到端午这天时,就特别怀念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在此,只求娘能长命百岁,等到有一天时再要娘给我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好怀念儿时在农村娘包的碱水粽


以上就是今天我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喜欢或想咨询更多农村问题,你只需关注我的头条号“闰土说农”,然后就可每天收阅到更新后的内容!同时欢迎积极点评、留言或私信,相互探讨学习!谢谢!(只要关注后就可私信,来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