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比亚迪“广告门”事件仍在持续发酵的同时,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也同样步其后尘,深陷“广告门”中。

曝光于今年6月的比亚迪“广告门”事件,33岁的上海姑娘一方面假冒“上海比亚迪市场部总经理”与广告供应商签约合作,另一方面又假冒“上海雨鸿文化实际控股人”与比亚迪总部联系免费宣传事宜,引发了高达11亿的“广告门”案。

如今观致也同样深陷“广告门”中,据中车网获悉,2018年7月17日,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与观致汽车在合作了两个节目之后,观致汽车并未按照约定支付其各项活动费用,拖欠金额达到5,618.39万元。在向观致汽车多次催款未果的情况下,能量传播为了追回款项,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

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据悉,2017年9月,能量传播与观致汽车同时签署了《合作协议》、《节目赞助协议》及《节目奖品车辆合作协议》。同年12月,能量传播已经按规定完成了前述合同约定的《疯狂的观致》、《疯狂大爬梯》两个节目的录制、制作和播出。而在《疯狂的观致》中,观致汽车更是与家和众信达成3万台大客户合同的成果。

然而观致汽车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追债,在2017年11月份,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对观致汽车提请了仲裁。要求其支付剩余1亿未付款的服务费和逾期付款利息481.56万元。后双方通过庭外调解解决。

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是什么原因导致观致拖欠广告费,是资金周转不开还是双方合作出现了问题,此时此刻正在进行洽谈解决方案,亦或准备发布声明,对此记者致电观致汽车副总裁兼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思英,截至发稿并未给予回应。

观致汽车从成立初期就将其公司旗下的车型定位高端豪华,旗下产品的定价甚至超越了合资品牌。作为坚持了十年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由于走的太过超前,中国用户的认知不够明确;营销策略的不足,使其品牌的影响力不够深入人心;再加上观致汽车长期给消费者留下管理层频繁变动的印象,导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够出色,转化不足,无法覆盖足够量的有效客户。没有4S店,消费者考虑到买车及售后服务的不便,对观致售后的口碑也会降低。据了解,自2014-2016年底,观致汽车已经负债66亿元。

2017年,宝能集团以65亿收购观致汽车的51%的控股权后,观致汽车在华的销量大幅回升。据中车网获悉,2018年上半年,观致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30,524辆,同比增长412%,成为销量幅度最大的车企。销量数据持续翻番,但观致汽车仍未达到盈利状态,在2018年仍处于亏损状态。据了解,观致汽车在第一季度亏损了2亿元左右。

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宝能集团作为强有力的资本方进入观致,成为最大股东,此前提出观致计划将每年投入观致100亿,而这100亿并非一次性的,其投资是分批次、分时间段,根据需要来投资的。如此看来,宝能的100亿并不是要替观致汽车进行还账,而是进行汽车研发及建设,观致自己的负债烂摊子,还是得自己想办法去收拾。

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但是随着宝能的加入,由李峰、蔡建军和陈思英组成的观致新高管这半年来的努力,对观致汽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包括设计、研发和营销品牌等。在市场的销售终端,观致汽车对全系车型进行了优惠,将优惠力度直接回馈给消费者。在渠道建设上,观致汽车刚刚与51家一级经销商集体签约,以新零售渠道实现“两条路走”战略。全新的管理变革对观致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将会更加深化。

今年8月底将推出观致3、观致5的年度改款车,大幅升级功能配置,同时计划年底推出Model Young,今年年内也将推车首款续航达450km的纯电动车。

未来观致在汽车产品规划上也将大有动作,将全面覆盖7座SUV、7座MPV和中国高端中大型轿车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观致汽车将以每年1-3辆的速度来发展。如此看来,观致汽车的销量表现应还会持续上扬,尽早实现盈利也是指日可待。对于观致汽车再次回归中国高端品牌领导者的位置,我们不得不去相信它的实力。

比亚迪11亿悬案未解 观致再陷“广告门”

文: 郭梦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