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销量回暖,是“回光返照”还是“柳暗花明”?

韩系车销量回暖,是“回光返照”还是“柳暗花明”?

韩系车销量回暖,是“回光返照”,还是“柳暗花明”?

韩系车销量回暖,是“回光返照”还是“柳暗花明”?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韩系车快速回暖?

1. 新品层出不穷

在过去的一年里,韩系车明显加大了产品投放力度。2017年北京现代先后推出新瑞纳、新一代ix35等新车,今年继续推出ENCINO等6款新车。

东风悦达起亚去年推出KX7、凯绅、KX CROSS等新车,今年将推出新一代智跑等7款新车。

2. 价位一降再降

北京现代的新一代ix35和东风悦达起亚的新一代智跑为例,这两款车官方起步售价都降低至11万元级别,比上一代车型降低了3-4万元,与自主品牌展开正面厮杀。

韩系车销量回暖,是“回光返照”还是“柳暗花明”?

迅速回暖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与韩系车命运相似的是日系车,它曾在2012年因“钓鱼岛事件”而出现市场危机,随后日系车用了2-3年时间才真正恢复过来。那这次韩系车是否已经“恢复元气”?从目前来看,降价后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现代起亚为了不丢弃中国的巨大市场,不得不打价格战,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第一,新品车型不断推出,但因重合区间较大,产品实力下降,往往新品销量抢占了之前的市场份。

举个栗子:领动目前的价格已经下探至7万元起,而这个起售价格和新悦动、悦纳在一个价格区间,领动对于新悦动优势明显,却间接影响了品牌其他紧凑型轿车的销量。而东风悦达起亚4月上市的新一代智跑售价更低,对标的是广汽传祺GS4、荣威RX5等自主品牌车型。不难看出,这两大韩系车商分别加紧新车型的推出频次,力图以新鲜“血液”来刺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不断推出新品的背后更是透露出产品力的不足。

第二,降价优惠,新款车型的不断更新上市,消费者是很开心,但是保值率也降低了,随之而来的是对品牌的认知度更一步降低,以前还以“合资车”对待,面对越来越“专业”的消费者,就算是你推出SUV、B级车,中国消费者是还有几人会来买单?

第三,5、6年前韩国车以超高的性价比、和“流体雕塑”设计概念在同级别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市场上的“当红小生”,月销2万辆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如今日新月异的自主品牌在外观设计、配置等方面发展迅速,已经追赶韩国车,性价比制胜已经受到国产品牌的冲击,尽管产品布局密集,但因自主品牌向上给予压力,想要重回巅峰时代,也是非常困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