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旗幣拍賣成交價378萬!

近年錢幣交易市場,有幾個現象值得人們關注:一是傳承有序質量上有保證的古錢珍品格外受寵,藏家見了趨之若鶩,即便價格高些也有人追捧。二是名家舊藏拓片異軍突起。雙旗幣民國時期鍛造,普遍流通的都是當十文的,二十文的其時只發行了22000枚通過這麼久的時刻如今存世量已經十分十分稀疏了,可以說每一枚的價值都不會低於一輛過百萬的轎車。

雙旗幣拍賣成交價378萬!

由於雙旗幣產生於民國時期,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國內戰爭頻發的期間內,錢幣在經歷了艱難的歲月之後,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從雙旗幣中,我們在客觀上見證民國雙旗幣歷史沉澱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這枚來自於民國期間的雙旗幣的完美品相以及居高不下的市場價值,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 雙旗幣收藏價值 在今年春季拍賣會上一枚保存上佳的雙旗幣成交價為158萬元,當場成交,在此後陸陸續續的成交了多枚,這種成交價格是錢幣收藏中為數不多的天價。

雙旗幣拍賣成交價378萬!

民國後期銅元主要指民國二十五年(1936)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民國中期後幾年,各地軍閥逐步走向衰落,國民黨政府開始了統一幣制控制金融的進程。這一時期國民黨政府主要發行紙幣,銅元輔幣逐漸被鎳幣所代替。發行的銅元主要有黨徽布圖分幣等。解放前夕,貴州、綏遠還發行了地方銅元,但只是曇花一現。至此,銅元走完了其短暫的歷程,逐漸退出流通領域。由於雙旗幣產生於民國時期,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錢幣在經歷了無窮的歲月之後,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品鑑價值。雖說民國時期的錢幣版本較多,但能夠收藏到這種正面鐫刻有“十文”楷體字、反面印製著“中華民國”雙面旗幟的全真紀念幣,也在當今的藏品市場中並不多見。

雙旗幣拍賣成交價378萬!

縱觀近幾年的藏品市場,各類珍奇異石不乏可陳,然而,對於那些本身就現存量極少,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明清錢幣或者民國貨幣而言,則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們的注意和親睞。同時,隨著各地拍場古錢幣交易的次數愈加頻繁,且因它為大眾藏友們帶來的價值不菲,使得錢幣在各地拍場中所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高。在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日的推動下,近期紅色收藏再度升溫,特別是向來對重大歷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銀幣收藏市場,短期行情也順勢火爆。清末民初機制銅幣歷來在集幣圈裡有很深的收藏底蘊。

雙旗幣拍賣成交價378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