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上半年亏损远超净资产 面临暂停上市危机

【电缆网讯】7月23日,乐视网以9.17%的大跌开盘,最终一路踉跄以3.04元收盘,收跌逾7%。就在3天前的7月20日晚间,乐视网发布了《关于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乐视网在公告中称预计2018年1-6月总计亏损超过11亿元,同时公司也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乐视网上半年亏损远超净资产 面临暂停上市危机

如此,乐视网上半年的亏损额远远超过了乐视网3亿元的净资产。且由于与乐视系关联债务无法得到解决,经营难以好转,下半年继续亏损的颓势难改。据2018年最新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若创业板公司出现“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深交所可以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也就是说,如果2018年乐视网全年审计后净资产为负,乐视网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乐视网董秘赵凯、副董事长刘弘先后卸任,离开了被融创全面接管的乐视网,与此同时,乐视网董事长刘淑青对外发布新品牌“乐融”,“乐视大厦”四字LOGO也被“乐融大厦”取代,尽管融创以诸如此类的行动来与乐视进行切割,但75亿元的关联欠款仍然是乐视网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而这其中56亿元将于2018年到期。

据了解,乐视网与乐视非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处理谈判小组仍在谈判之中。

对于陆续到期的关联债务究竟数目有多大,此前深交所曾于6月25日发函,要求乐视网报备截至8月底即将到期的债务明细,包括负债主体、负债金额、到期日、利率、利息负担、融资用途等,且要求乐视网补充到目前为止乐视网债务总额、债务类型、是否存在逾期未清偿债务。目前,乐视网尚未报备。

乐视也在想办法自救,其将曾经的王牌业务乐视电视当做了最后的稻草。乐视网曾透露,乐视电视新品将于2018年下半年上市,然而内忧之余尚有外患,如今的电视市场已经今非昔比,不仅有小米电视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还要和推出智能家电的传统家电厂商同台打擂。

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乐视电视2017年全年线上累计销量仅为41万台,2017年6月甚至暂停了出货,在此境遇下,乐视电视究竟能否挽回颓势其实很难说。

在外界的援助方面,早在孙宏斌执掌乐视期间,乐视网就频频寻求增资以解决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问题,可巨头接盘的消息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任何实质进展。哪怕前段时间与腾讯、京东展开业务合作,也仅仅集中在乐融致新层面,并不足以带动整个乐视的发展。

另外,7月18日,入主乐视网7个月的刘淑青以乐融集团CEO的身份发布了乐视网的新品牌——乐融,而在此之前,“乐视大厦”的LOGO也已悄然换成了“乐融大厦”。

除了品牌上的切割,乐视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刘弘与乐视网董秘赵凯离职的时间也分外巧合,两人的原定任期均是至2018年10月13日,但均在到期前三个月以辞去职务。

在此之前,融创多次变更乐视网旗下子公司名称,例如“新乐视致家”更名为“乐融致新”,“乐视金融”更名为“乐为金融”,以此类行动来与乐视进行切割,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乐融致新为例,在吸收合并乐视系部分资产后,融创曾不止一次推动对乐融致新的增资。2018年4月18日,乐视网发布的最新一轮乐融致新增资方案中,确认TCL、京东、苏宁等公司将参与。

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是,这次交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乐视网需要出具令投资方满意的业务合作协议、初步计划和年度预算、无起诉诉求、供应商债务解决方案、书面框架协议等条件后才能进行交割。

另外一大难题是,乐视控股持有的18.38%股权处于冻结状态,按照乐视网披露,这些股权部分或全部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根据《增资协议》,第二期交割条件就涉及“公司完成本次交易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分别提供予本轮投资方”。

“如若本次乐视控股持有乐融致新股权拍卖程序无法被按时推进,依照《增资协议》约定,将直接影响林芝利创、京东邦能交割进度。”乐视网如是称。

在这次增资前,除了乐视控股持有的股权外,乐融致新的股权结构为乐视网持股40.31%,天津嘉睿持股33.5%,其他股东合计持股7.81%。若增资完成,乐视网持股比例将遭到稀释,下降至33.4588%。且此前,乐视网已将乐融致新注册资本的34.9398%股权质押给天津嘉睿和融创,5.372%质押给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由此,融创主导的这笔增资交易一度让外界质疑乐视网将失去核心资产,走向空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