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将结束!却出现了4个新动态,土地还可‘永久流转’吗?

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珍而重之的“财富”,自2013年开始实行土地确权开始,于今年已经有五年之久了,也到了结束的时候。

本以为能安稳的拿到自己土地的确权证书,可是在关键时候,又出现了4个新的动态,有人在后台留言说,土地还能不能“永久性”的流转呢?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国家给予农民群众的一个大福利、大实惠,土地确权后,就是给农户自家的土地上了一个“身份证”,有了这个证件,农民土地不管如何流转、无论你离家多少年,都不会有承包权上的矛盾纠纷。

土地确权将结束!却出现了4个新动态,土地还可‘永久流转’吗?

土地确权4个新动态

①确权确股不确地。

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明确村里有你家的多少亩地,但不明确你的地在哪儿、地界在哪儿,当然会按照股份分红的方式给你收益。这种方式适用于人均耕地较少、因地貌变化地界判别不清、土地已经连片集中流转等情况,这种情况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但必须征得农民群众同意。

②土地集中、一户一田。

这是针对二轮土地承包时,由于地类差异等原因,农户分得的土地比较零散,有的一家几亩土地分散在五、六个地方,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生产,一些地方鼓励农民互换、互调,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户的土地集中,然后进行确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种植效率。

③土地托管。

这指的是一些不愿耕种或没有能力耕种的农户把土地托付农业经营企业或种植大户,由其代为耕种管理。通过集中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实施机械化生产,能够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产出率,同时也能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增收致富渠道。

④承包地永久“有偿退出”。

宅基地“有偿退出”在各地已经比较成熟,承包地“有偿退出”也在积极探索之中。这主要是一些进城落户、在城里有比较扎实生活基础的农民,农村的承包地以转让的方式永久退出,自己得到一笔转让费用,这也将促进土地的集中连片。

土地确权将结束!却出现了4个新动态,土地还可‘永久流转’吗?

土地确权结束后农村土地可以“永久性”流转吗?

土地确权结束后,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土地确权结束后,农村土地是否会“永久性”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经营权。

有人既不想种田,又不想失去土地承包权,于是就想用流转的办法将土地交给其他农户经营。但拿到土地的农户因为流转期限有限制,不敢在土地上进行大的投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这些农户的发展规划。

有人提出,可不可以永久流转这些土地?

土地“永久”流转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因此土地的使用是不存在“永久”的说法的。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土地确权将结束!却出现了4个新动态,土地还可‘永久流转’吗?

土地确权后农民的好处

①帮助农民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地。土地确权能够确定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四至边界定好坐标,明确区分出属于自己的土地。

②可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农民等于握住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无论谁想动自己的地,都必须按土地确权面积计算补偿。如农民外出打工、或没有劳动能力还可以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家庭农场。

③贷款方便,能解决农民用钱的燃眉之急。确权后土地使用证可以成为一种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在购买农资、机械等用钱问题上,可以暂时缓解资金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