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穿城添新景

“四河”穿城添新景

——我县全力打造沿河风光带

本报记者 潘 曼

“四河”穿城添新景

蜿蜒曲折的林间步道、色彩艳丽的越野自行车道、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一幅靓丽画卷在古淮河北岸展现出了卓越风姿,这就是美丽的古淮河风光带。

近年来,我县利用古淮河、涟河、漪河、盐河“四河”穿城的天然禀赋,全力打造生态共融、绿水相依、特色各异的沿河风光带,为城市增添了新景,给人们带来了更多享受与红利。徜徉在沿河风光带的美景中,嬉闹、运动、休闲,既可以提振人们精神让每一天都充满干劲,也可以洗去人们一天的浮躁,尽情享受温馨。

古淮河是我县的饮用水源地,承担全县的供水重任,因此古淮河风光带建设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和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在优化山地自行车赛场的基础上,增加了越野自行车道、休闲茶社、景观绿化等时尚元素,配套建设了公共厕所、雨污管道、自来水管道等公共设施,市政设施融入了透水、渗水等海绵功能,集生态、景观、休闲、运动、环保于一体。

新建的古淮河风光带,起始于涟水县山地自行车赛场,终点于涟水县郑梁梅中学南侧,总投资约1585万元,全长890米,于2017年5月下旬进场施工,2018年1月底前竣工。下阶段古淮河风光带建设将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古淮河北岸城市、水利枢纽、水源地的自然变迁历史和人文元素。

在时尚靓丽的古淮河风光带初绽芳华时,温婉可人的涟河风光带也承载着美好回忆换上了新妆。该项目长达1900米,宽20-50米,建设时借鉴了以往风光带建设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教训,着力从“通透”、“造景”、“适生”、“色彩”、“海绵”、“休闲”、“健身”、“乡愁”等八个方面,诠释新时代的风光带建设品质。绿化上疏密有致,既可以看到连续的绿化景观,也可以看到流淌的涟河。景观上,共布置了五个树池广场,建设了十个草坪广场,充分满足了休闲、娱乐的需求。独具特色的黄金林,环状的树形与园路将组成梦幻的黄金步道,独一无二;廊架、晃椅等小品景观点缀其中。色彩上,整个风光带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混合配置,彩色树种与绿叶树种有序搭配。市政上,融入“海绵”元素,园路都采用了透水砖和透水砼等材料,绿化带因地就势,采用草沟排水,适当配置了下沉式绿地,更加生态环保。为了方便休憩,配套建设了景观灯、公共厕所、晃椅、廊架等公共设施。滨河步道穿插着林阴步道,配备了单杠等小型健身器材供游人健身。“乡愁”上,保留了原有的生态树木,并在此基础上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提升,铺了透水砖小广场,摆放了几张椅子,增加了绿化,美化了环境,也留住了乡愁。

现在青春无敌的漪河风光带正在“梳妆”,即将与大家见面。“漪河风光带长1600米,东起安东路西至新涟中,总投资750万,将于9月底建成,将以青春美丽的姿态献礼涟中九十年校庆。”住建局绿化科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大气开放的盐河风光带已经完成设计,在不久的将来,也要隆重登场。盐河风光带位于县城西侧,北起淮浦路,南至机场路,长约7.33公里,区域总面积约176.7公顷,通过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以“尊重现状,因地制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可持续生态造景”为规划设计理念,让穿城而过的盐河成为涟水境内一条绿色走廊。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绿化、园路、亭桥水榭、配套设施,绿化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87平方米,硬质铺装约105854平方米,园路面积约107982平方米,着力构建“一个基底,两条廊道,多个景观节点”的景观结构,打造多个包含盐河文化、休憩、观赏、娱乐等功能的滨河公园,为全县人民提供健身娱乐游览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