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爲您支招

人到了遲暮之年,容易出現孤獨、抑鬱、悲觀的情緒。有些抑鬱症十分隱蔽,很多老年人將初期的抑鬱症狀認為是心情不好,或者即便知道是抑鬱情緒,也不願治療,進而延誤了病情,給老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都帶來了一絲陰影。

65歲以上老人,抑鬱症患病率超4%

近日,北京市衛生局發佈最新調查數據,全市65歲及以上人群抑鬱症患病率為4.4%,已接近國際水平。專家指出,目前,多數老年人在面對退休、空巢、軀體疾病、婚姻變故、子女關係等問題時,能夠正確應對和處理,但是部分老年人需要幫助才能更好地適應。建立團結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屬的陪伴和照護,是幫助老年人維護身心健康的良好方式。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情緒大變可能患上抑鬱症

王大媽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室,孩子們也十分孝順,同一個小區的老人都羨慕王大媽衣食無憂的生活。可王大媽卻自覺身子一天比一天差,渾身都不舒服,原本開朗的她變得鬱鬱寡歡。孩子們見王大媽天天喊難受,就把貴的好的補品都往家裡搬。補品沒少吃,醫院也去了好幾趟,卻查不出病痛在何處。現在的王大媽逢人便落淚,剛開始兒子媳婦不斷噓寒問暖,久而久之,孩子們都有點怕見王大媽了。

張大爺今年60歲,半年前,張大爺總覺得人中的位置痛,跑了不少地方的醫院,內科、耳鼻喉科都看了,症狀依然沒有得到緩解。身體的困擾讓張大爺變得不愛說話,沒事的時候便躲在家裡嘆氣。在一位專家的提醒下,張大爺到了心理科諮詢,醫生認為張大爺的症狀由老年抑鬱症引起,並非別的醫生所說的神經衰弱症,吃了點抗抑鬱的藥,張大爺的病有了起色,人中部位不感覺痛楚了,情緒也有了好轉。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隱蔽的抑鬱症極易誤診

專家指出,上述兩位老人出現的情況是比較明顯的老年抑鬱症的軀體化障礙。抑鬱症容易發生在人一生的四個時期:青春發動期、產後、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比男性發病率高。

在導致老人抑鬱的各種誘因中,最常見的就是退休後脫離社會失去精神寄託、喪偶、長期患病和經濟困難。

一般來說,老人在剛退休的5年內都還能適應退休生活,因為這時候他們還可能被返聘,可以買菜做飯照顧孫子,但返聘結束、孫輩長大上學以後,事情慢慢變少,孤獨感、無價值感、無目的感都會襲擊老人,使他們陷入抑鬱。

喪偶是老年抑鬱的一大顯著誘因,配偶突然離世,老人心理遭受打擊,更加孤獨。調查發現,喪偶後有最多達14%的老人患上重症抑鬱,喪偶之後第二年,老年人得各種疾病的機率也會增加一倍。

據介紹,近一半的老年抑鬱症患者常常伴有內科疾患,老年抑鬱症患者通常首先感到的不是精神的低落,他們往往感覺胃痛、脹氣等消化病症狀,心慌、氣喘等心臟病症狀,這痛那痛等持續疼痛的症狀……於是,許多老年抑鬱症患者會就診於消化科、外科等科室,容易被漏診和誤診,也因此耽誤了抑鬱症治療的最佳時機。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心理專家建議:老年人情緒抑鬱超兩週就應該到醫院心理科就診,由專業醫生判斷如何治療。在治療方法上,老年抑鬱與青年抑鬱也有所區別,首要的原則便是用藥量減半,其次要考慮是否會與其他藥物產生反應,最後則是要考慮老年因素,比如老年男性普遍有前列腺肥大的問題,服用抗抑鬱藥物可能加重症狀。

專家強調,並非一抑鬱就要吃藥,如果僅僅只是抑鬱情緒,可通過多出門鍛鍊,和老朋友聚會的方式改善心情。國外的老人喜歡到處旅遊,實際上也是緩解抑鬱情緒的一種方法。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擺脫抑鬱情緒要多鍛鍊,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老人自己的生活興趣,增加對老人的關愛,讓老人的抑鬱情緒得到緩解,產生對生活的熱情。

1、要多鼓勵老年人參加集體活動

讓老人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參加集體活動,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獨感,有助於調節老年人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可大大降低老年抑鬱症的發病幾率。因此子女可以鼓勵老人去參加一些集體的娛樂活動,例如去老年中心活動,外出旅遊,或者鼓勵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2、讓老人培養更多的愛好

子女應該支持老人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例如唱歌、下棋、跳舞、繪畫等藝術愛好;或者打太極拳、爬山、參加健身活動等等,這些愛好可以豐富老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運動還可以強健老人體魄。

老年人謹防抑鬱來襲 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3、子女多給予老人關愛

對於老人,子女也要多給予關心和理解,因為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可大大增強老年人的生活信心,尤其是陪伴,多抽出時間與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可以給予老年人精神寄託,可以有效預防老年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