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制?

皇家所謂嫡長子繼承製,就是皇后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未來就會繼承皇位。嫡長子才是真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但為何歷代帝王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呢?畢竟這種方式有太多弊端。比如嫡長子萬一是個傻子該怎麼辦?再有就是嫡長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會非常微妙。要知道,嫡長子出生就固定了,只有皇帝死後,嫡長子就是皇帝了。作為唯一能從皇帝的死直接獲益的人,雙方難免會產生猜忌。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更為重要的是,古代帝王大婚都很早。所以嫡長子和皇帝的年齡差距不會很大,一旦皇帝非常長壽,嫡長子會被熬上一輩子。英國查爾斯王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由於伊麗莎白女皇的長壽,查爾斯現在已經70歲了,但還只是王儲。古代的王子很可能因為忍受太久而心生怨念,最後鋌而走險。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這麼看來,嫡長子繼承並非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選項呢?其實還真有,比如幼子繼承和擇優繼承。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下這兩個繼承方式。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幼子繼承最大的好處是解決了雙方年齡上的困擾。讓王朝減少更迭次數。但缺點卻更加明顯,幼子因為年幼,在即位過程中會遭遇年長皇子的攻擊。歷史中所有幼子即位,必然會面臨皇后掌權或外戚干政,最少也會被顧命大臣或宦官所把持。可見幼子繼位的風險,任何朝代都是不能承受的。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置於擇優繼承,也就是從所有皇子中選擇最有才能的。這可以避免帝位落到才能昏庸手中,對帝國的沿襲以及國家百姓來說,都是最佳的選擇。但現實中,這可能是最差的選擇。因為每一個皇子都有可能成為皇帝,大家都是競爭關係。那皇子需要做的就兩件事:一個是打擊對手,最後必然會引發泯滅人性的手足相殘。第二就是拼命表現,各種欺騙現象會橫行。皇子可能為了虛假的政績,而讓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中。而大臣們也必將各懷鬼胎,每個人必然會面對站隊現象。成功了就是立君之功,失敗了就是結黨謀反。為此,整個朝廷一定會上演各種驚天大陰謀。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從現實意義上說,皇帝資質平平可能是一件好事。在比較發達的官僚體系下,皇帝更多的是一種工作。明朝萬曆皇帝將近30年不上朝,國家依然能照常運轉。相反,那些英明神武的秦始皇、漢武帝,因為太過優秀,必然會持續折騰。雖然對國家有正面意義,但對當時的百姓來說可能並非幸事。

為什麼中國皇帝繼位,往往都會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由此可見,選擇嫡長子繼承製,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它雖然有萬般不足,但卻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國家的穩定。你對中國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怎麼看?不妨留言處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