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大学毕业后,我跟父母说,想回农村。爸妈差点被气昏过去,当时就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通,娘说,没出息的东西,我们含辛茹苦把你培养成才,可不是让你回农村的,你费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头才考了个985,你这么一回来,不又回到了原点了吗?这段话是有着建设美丽乡村情怀和愿景朋友跟我说的原话。听完,莫名辛酸,让人陷入沉思。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从农村走出来,有农村情怀的大学生有回村施展拳脚,大干一场的想法。然而,真正回到农村的,却很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美丽家乡只不过是一个梦想。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农村这么好,为什么去的人这么少

都说中国农村,大有可为。然而,有大作为的农村既然这么好,为何去的人这么少?如同我那位有情怀的朋友,也处于犹豫徘徊边缘。我跟他深入聊过,除了父母反对回农村外,他说了几个现实因素。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第一,孩子教育。他自己本不是天资聪慧的人,从小在村小上学,一个中专文凭的毕业生都可以在他们那里当老师,可想当地整体教育水平是什么样的。相比城里的孩子,老师最差也是本科学历,211.985,要么就是研究生,博士。农村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发音都不标准的英语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整体水平跟城里学生相比,肯定是差一些的,起跑线已经落后一大截。抛开直辖市的政策优势,和一般城市相比,农村教育已落后一大截,农村孩子考上985,211的比例远远低于城市。就像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多很多捷径。没捷径的农村孩子要走出去,走的路太辛苦,太曲折,很多家长不忍心让他们的孩子重走他们走过的路。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第二,职业认同。“对于我这类年轻人而言,配套设施,公共建设,医疗配套这些可以暂且忽略,但最不能忽略的是职业认同。在中国,农民这个职业在社会上还是属于低端层次。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说他是律师,公务员,老师,或者说是老板,商人,第一反应都会觉得这个人不错,一个社会公认的正当体面的职业无形中给这个人贴了标签:收入稳定,有钱,有文化,有格局,有素质,打交道都会觉得放心很多,找对象也更好找;但如果说是农民,贴的标签可能就是收入不稳定,土,没钱,素质低等,在农村,要找到心仪的对象更难。现在女孩谁不喜欢光鲜亮丽,谁不喜欢城市的繁华。在农村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机场车站就要颠簸几个小时;在农村没有想喝就喝的咖啡,这里咖啡厅都没有,更不说星巴克;在农村没有想逛就逛的商场,没有想吃就吃的火锅,谁愿意跟我淡泊世俗扎根农村?”。我们大多数人,无论你承不承认,都喜欢高级的事物,尤其年轻人更明显,他们以500强为荣,以大平台为傲,对于新时代农民,他们的角色定位,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价值感又该怎么体现?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第三,长期发展。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于产业单一,没有多元化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人才怎么发展?如果仅仅是农业及周边产业,很难逃脱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魔咒,房子修得再好,路修得再宽,基础设施再完善,不能挣钱,怎么活!搞现代农业,旅游农业,一方面需要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逃离千篇一律的怪圈,很困难!农村如果仅仅靠所谓的农业,哪怕是特色农业,是无法支撑人才留下来,所以要提高单位土地价值,要土地流转,要延长土地联产承包时间,这一套都需相关部门做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上至下推行,而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是不得而知的。此外,目前大多数资本都流向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流向农村的资本相对较少,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这也是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农村如何招揽人才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要培养出一个人才,本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所有的投资都需要有相应的回报!而且越是顶尖人才,普遍是越希望回报的周期越短,收益率更大。在这一点上,我理解友人父母的反应,这是中国父母,尤其是农村父母正常的反应。现在各地方政府都在搞人才驻村扶贫,如果没有政策,而且是足够吸引人的政策,有多少人会舍小家顾大家去扶贫?而且,即便是这样,去的也不一定是人才,也不一定带有扶贫的情怀。情怀很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怀又不值一文,活着,较好的活着,也是一个人才基本的追求。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大城市都在拼命抢人,优势本不突出的农村该怎么抢人?制度政策环境也许是有了,但还需要更多的物质激励和顶层规划设计。成都天府新区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直接高薪吸引人才。同样如此,物质刺激,精神嘉奖,解决人才亲属的医疗,教育,就业也是吸引人才的加分项。

985毕业想回农村,被骂没出息!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人才,政策。资本是生命力,人才是生产力,政策是推动力,三力合一,才能形成发展力。

招揽农村人才顶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从上至下,科学规划,所谓的一村特色,一村一产业,把传统农民变为现代农业工人或第三产业服务者,把城市人才变成“集团”董事长,乡村设计者,职业发展和职业保障双管齐下,这或许是一个方向。在资本,人才,政策到位后,相信中国乡村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