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接上文,当晋王朝竭尽全力来对付五斗米道孙恩时,当初司马道子设下的离间计,如今开始发挥功效了。自上回殷仲堪威逼桓玄、杨佺期后,三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终于看似团结的同盟开始分崩离析。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桓玄、殷仲堪、杨佺期三人大打出手,桓玄毕竟桓温之后,又得桓冲教育,所谓将门虎子,很快杨佺期兵败,单骑逃亡襄阳,随后被杀,而殷仲堪在得知杨佺期兵败后,准备出奔长安投后秦,也于途中被擒,后自杀。

桓玄平定了荆、雍二州,将这两位盟友的地盘,部众全部收入囊中,然后要求晋王朝任其为江、荆二州刺史。

当然了,按正常流程,桓玄是上书请求,不过他也不是傻子,此时的司马氏被孙恩搞的焦头烂额,不足为惧,即便是强求也没啥关系。

果然,东晋朝廷无奈,只得下诏以桓玄都督荆、司、雍、泰、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假节。

桓玄很不高兴,因为这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于是固求朝廷加领江州刺史。朝廷只得又增加为八州,外加扬州、豫州八郡,兼领江州刺史。

随后,桓玄又奏请命哥哥桓伟为冠军将军、雍州刺史。

东晋命不久矣!

桓玄见朝廷如此疲软,觊觎之心顿生,他以手中数镇为基,培养心腹,招兵买马,不断进行扩张。而东晋则全力对抗年年来袭的孙恩,只能放任桓玄发育。

到公元401年前后,桓玄出调桓伟镇守夏口,又以部将督八郡、镇守襄阳,并遣别部驻湓口等,建立了武宁郡和绥安郡,分别安置迁徙的蛮族以及招集的流民,并征调了广州刺史和豫章太守的军队,自认已经拥有了晋土的三分之二,便开始为日后登基做准备,比如屡屡收到一些桓氏称王的祥瑞,当然了这都是桓玄自己安排的,历朝历代如此。

公元402年,小伙子司马元显接替其父司马道子,趁着孙恩暂时被打退,开始着手对付桓玄。二月,元显以朝廷名义,起兵讨伐桓玄。当时桓玄已经把长江封锁,使得扬州等地饥乏,又认为孙恩之乱未平,朝廷无能来袭,就一直在荆州养精蓄锐。

这次桓玄得京城密保,知司马元显自领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主持征伐桓玄,而且其中刘牢之为前锋都督,谯王司马尚之为后援。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桓玄大惊,本来打算坚守江陵,不过手下谋士劝其改被动为主动,率兵东下,直接进军建康。

桓玄大军顺流而下,直到寻阳仍未见朝廷一兵一卒,他信心更增,军中士气更足,移檄上奏司马元显之罪。司马元显见状,惊惧不已,不敢出兵,就打算让刘牢之前去抵抗,可是前面说了,刘牢之虽然是个猛将,却不是忠心之人,在得了桓玄的好处后,立刻率兵请降。

就这样桓玄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于公元402年四月十五日进入建康,掌控朝廷,随后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诛猛将刘牢之,废除元兴年号,恢复隆安年号,不久又改元大亨。

稍后,自置为太尉、平西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另外又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增班剑至六十人,享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的礼遇。以兄长桓伟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又以堂兄桓谦为左仆射,加中军将军,领选;以另一堂兄桓石生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又一堂兄桓修为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委命心腹谋士卞范之为建武将军、丹阳尹;姐夫殷仲文为侍中。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桓玄效法其父桓温,移镇姑孰,辞录尚书事,但朝中大事仍要咨询他,小事则由朝中桓谦和卞范之决定,是为遥镇朝廷,威风八面!

掌权初期,就罢黜奸佞之徒,擢用俊贤之士,百姓十分期待,不过很快,桓玄豪奢纵欲,政令无常,百姓又大失所望。

在这期间,桓玄铲除异己,将许多北府旧下狱处死,还诏令全国避其父桓温名讳,同名同姓者皆要改名,又赠其生母为豫章公太夫人。

公元403年,桓玄迁大将军,请命率军北伐后秦,随后又暗示朝廷下诏不准。他本就没有北伐之意,立刻装作尊重诏命的姿态停止北伐。 同年九月,其兄桓伟去世,桓玄只觉得孤危,于是加快篡位。

手下人早早的把朝廷加授桓玄九锡的诏命和册命写好了,然后桓玄自任相国,划南郡、南平郡、天门郡、零陵郡、营阳郡、桂阳郡、衡阳郡、义阳郡和建平郡共十郡归于自己辖下,封自己为楚王,加九锡,并能置楚国国内官属。

好吧,加九锡,这意味着桓玄马上就要称帝了。

公元403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又加车马仪仗及乐器,以楚王妃为王后,楚国世子为太子。这月十八日,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安帝抄写一遍。

二十一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谧奉玺绶,将晋安帝的帝位禅让给桓玄,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又迁太庙的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

然后百官到姑孰劝进,桓玄呢依照传统,再三辞让,官员们也配合,坚持劝请,桓玄装作十分无奈,于是筑坛告天,于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为帝,并改元“永始”,定国号为“楚”,史称桓楚。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可能因为是头一回篡位,经验不足,结果在祭天时把流程搞错了,百官忘了高呼万岁,也忘了改变帝讳。不过这些不重要,因为桓玄现在特别满意。

筑坛告天之后,桓玄追尊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封自己的儿子桓升为豫章王。跟其他立国皇帝不同,桓玄在太庙里竟然只供奉桓温一人,并没有追尊祖父桓彝及以上的祖宗。

接着,遵循晋武帝迁魏陈留王居邺宫的前例,封晋安帝为平固王,迁于寻阳软禁,对司马宗室及安帝兄弟并未加杀害。

继位之始,桓玄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建始”。

结果这诏书刚下,有人进言说“建始”是“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篡位用过的伪号。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祭天

桓玄马上下令更改,改为“永始”,然而有人又说这是昔日王莽用过的,桓玄摆摆手,不改了。

当日,桓玄的仪仗大队从姑孰出发,进入建康宫时,狂风呼啸而至,所有的仪仗旌旗竟全被吹倒。

桓玄临登御座,突然御座散垮,君臣面面相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所幸殷仲文反应敏捷,奉承说:“陛下圣德深厚,连大地也不能承受。”

晚上在西堂会宴群臣,设置女乐歌舞,殿上挂着绛色绫帐,正面染成金黄色,四个边角雕四条金龙,嘴里含着五色羽葆旒苏,极尽奢华。

群臣却窃窃私语说:“这很像丧车,又像王莽当年所造的仙盖模样。龙角,即是‘亢龙有悔’的意思,大不祥。”

不过这些事情,桓玄并没有在意,毕竟现在当上皇帝了,很顺利,晋朝的地方武装也没什么行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让桓玄还挺高兴,不过这些人对桓玄的封赏,也是这个态度又让人特别郁闷。

这时益州刺史毛璩对桓玄的安排表示不满,传檄周遭,扬言要进屯白帝,讨伐桓玄。当然了,这时候晋王朝已经没多少忠臣了,毕竟数代统治者都是些不作为的主,大家也都看透了,而这位毛刺史,也只是嫉妒桓玄,凭什么你能做皇帝,我不能而已,故其所能造成的声势极其有限。

而东晋境内的老百姓,桓玄篡位那就更无关紧要了。

反正晋安帝司马德宗时,朝廷里乌烟瘴气,地方上人仰马翻,后来王恭两次起兵、孙恩年年作乱,是兵皆匪,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换了皇帝,也无非是从一个火坑来到另一个火坑而已,正所谓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不过桓玄上台之初,也曾擢用俊贤之士,不过摆样子是无法长久的,很快朝野上下也就那样了。如今桓玄即位,为了笼络人心,宣布“赐天下人爵位二级,恪守孝悌、勉力耕田者爵位三级,鳏夫寡妇、老而无子、幼而丧亲不能自存者每人赐谷五斛”,好吧,这诏令倒是不错,可是皆是空头支票而已。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对百姓而言,桓玄当家和司马当家并没有区别,不过桓玄这次政变,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流血事件,也没有造成地方上的动乱,对百姓而言,还是好事吧。

篡位之后的桓玄特别喜欢表面文章,比如亲临听讼观视察囚徒,无论罪恶轻重,大多释放,有当街拦着他的车辇行乞的,就停车施舍,可是他并没有做到承诺给百姓的,时间久了怨声四起,当然桓玄本人并不知道,还自以为功德深厚。

之后,他骄奢荒侈,游猎无道,通宵玩乐。全然忘却该如何治理国家,当人民的怨气达到顶点,桓玄的末日也就到了,

东晋的灭亡(四):桓玄是否能够完成其父桓温的篡位之举

公元404年,早就对桓玄不满的刘裕,以打猎为名,召集北府旧将,突然起事,至此,两晋年间最后一个大人物正式出道,以自己的能力周旋于这一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这时候东晋已然亡国,而之后刘裕重建的晋朝可以忽略不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