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马峪河畔的故城村一村民张百志家中,见到了早已远去,又使我日思梦想的早已焚毁的、原天龙寺遗存下来,一页完整的“天龙佛瓦”真容面目!看它虽已锈迹斑斑,仍不失370年前壮美的迷人风采!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这块完整无损的天龙寺遗存的“天龙佛瓦”,质地由生铁浇铸而成,其上有竖排明显而凸起的“天龙佛瓦”四个字,“龙”字为繁体“龍”字。其身材高38cm,身宽26cm,。这一页铸铁佛瓦,清晰地告诉我们:位于莽莽秦岭北麓大山中的马峪天龙寺,在中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且她的规模、气势和当年的香火旺盛程度,不比小敷峪东山脊(今少华山)迷糊峪山岭上的“潜龙寺”差,又由专用模具浇铸而成。又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早已消失了的皇家级佛教寺院遗址遗存实物!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地处陕西省华县瓜坡镇与大明镇交界处的马峪群山山巅之上。这个佛教寺院,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当地年长的人们记忆和传说之中。

天龙寺的故事

(一)

有关马峪天龙寺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流传甚多、甚广。

历史上,天龙寺的规模和香火兴旺程度,在古华州一代民间声誉极大。是一个皇家级的佛教寺院,众僧云云。这般兴盛的皇家级佛教寺院,为啥今天的天龙寺只留下了一些残垣断壁遗迹呢?

是明朝的中后期,又被皇家的军队人为的烧毁了!寺院里众多作恶多端的僧人也被杀了!也更是因为这里的歪嘴和尚把好经也给念歪了。朝廷军队受旨焚毁灭了马峪的天龙寺!岁月沧桑,天龙寺早已不复存在,但天龙寺曾经辉煌的历史过程仍残存在今天的遗址上。信仰佛教,就是教导人们,以慈悲为怀,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教导人们做好事、行善举……而好端端一个佛事圣地,朝廷为啥要烧毁它呢?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院,香火兴盛。每年春、秋,有不少香客上香还愿,凡去此寺漂亮、独身的女性,去了天龙寺院,就不知不觉、没名其妙地失踪了!一天,皇室一妃子,去天龙寺上香求佛,也失踪了!更有许多良家女子,不同时段,在此失踪的案例。这才引起皇家的关注。才派侦探人员密切注意此案,原来失踪的女性,都被寺院的和尚关进了地下暗室(俗称:地银子),养了起来,供和尚享用取乐。一次,天龙寺的蔡和尚,赶集购物时,无意中又买了梳头的梳子,引起人们注意,才侦破了女性失踪大案。对此,朝廷下决心要毁掉马峪的天龙寺,以除去这一佛教毒瘤。

朝廷纠集军队,皇上亲征,杀死了天龙寺的全部和尚,并放火焚毁了马峪的天龙寺。朝廷火烧天龙寺的历史事件故事,也留下了一些人文典故,被当地的地名保留了下来。山口,皇上曾在此滞留的一个村子,叫“龙岭村”。军队叫兵点将的地方叫“点将台”。集中杀死和尚的地方,叫“杀人场”。这些都是有名有地的真实存在,平毁天龙寺的历史事件故事,也被记录在这些地名之中,流传沿用至今。

有关朝廷焚毁天龙寺的历史事件,也被清代的文人墨客记录在,华州的皮影戏中!有一出皮影戏叫《火化天龙寺》说的就这一档子事。这出戏,一直传唱到全国解放初期(1949年前后)。现这出戏的戏剧人物(戏箱),也被保留在皮影戏的戏箱里。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二)

另外,天龙寺作为皇家级寺院。于西汉末年,在此也留下了许多真实的历史典故。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突出,辅政的王莽乘机篡位窜汉。西汉宗室刘秀起兵反抗,围攻长安。又被起调强兵的王莽政权反击,四处追杀刘秀的兵马,常活动交织在长安以东的秦岭山间。于是,在这一带(秦岭北麓)留下了多处“王莽追刘秀”的丰富人文故事和地名遗存。马峪河畔也是其中之一。溃逃的刘秀义军,被王莽追杀,行止马峪河川口,遇一徒坡,坡徒人乏,刘秀逃军在此歇了一下。川口东的村子就叫“马穴村”。再向马峪口走,又是人困马乏,再走不动了,刘秀的战马在此腾空而起,马蹄在地上刨了几下,一汪清泉奔出,才解了人渴马饮之急。于是,出泉水的这一泉水,就叫“马刨泉”,泉边的村子,也改成了“马泉村”。千百年来,至今,这念清泉一直奔涌不息,滋润着这个村人的心田。刘秀大军,躲进马峪深山,逃过此难。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后,为不忘此地再生之恩,亦在此建成马峪山巅的皇家级寺院——天龙寺。

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至今仍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不息。

天龙寺遗址地处马峪四里沟和三里沟底部的南北方向山脊结合部平台上,南望是比遗址高出许多的马峪主峰所在,北看是高出遗址平台50多米的一个小山脊山头,东、西俯视,是三里沟和四里沟的底部,四周绿茵丛丛,茂林修竹把天龙寺遗址覆盖得严严实实。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仔细观察和丈量,天龙寺遗址,规模宏大,无与伦比。

天龙寺遗址平台,呈座北面南态势,南北是险峻连绵山岭、山脊,东西为深沟绝壁,只此一条四里沟山路可直达天龙寺遗址。是一座位于秦岭大山中,山巅位置的皇家级佛教寺院。平台南北残存石墙长150米,东西宽60米。中心正殿30米×50米,前有山门,后有正殿和后殿,南北、东西方向都有僧人们生活、居住的偏房,由于地形所限,唯正殿西侧偏房长23米,宽13米不对称。进得山门,可在各殿内部自由通达贯通。残存石墙厚度均在70cm~100cm之间。天龙寺遗址规模布设不同其它寺庙排布。由于地形所限,融山门,前、中、后殿和偏房融为一体,没有分离设置。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走上遗址北侧50米高的小山头上,眼界顿时开阔,向北望去远处是一往无际的渭河平原;俯视足下,整片马峪人家,尽收眼底。这里还挺立着一个见方4米×4米石质小庙残存石墙屋和散落地上的有雕刻花纹的青石石质建筑构件。向南望去,是连绵主峰屹立,居高临下,府看足下,天龙寺遗址平面架构图,一览无余。在这里,又是看景、欣赏山峦叠嶂的极佳境地观看台!

天龙寺遗址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细细盘点有“天龙佛瓦”、石鼓、球形柱石、唐砖、砖雕和花岗岩质地的半圆形,刻有老“寿”字的祝寿石碑遗存。这块祝寿石碑的出现,在其它院里却极为罕见。能有祝寿石碑,能与皇家没有关系才怪哩!且名曰“天龙寺”的名称,也是极为罕见的。再说,专门为一个寺院浇铸并使用专用铁瓦,可想而知,这寺院的等级程度了。古代,只有皇帝一人独享“真龙天子”的名分和地位,独一无二。再说了,也只有“真龙天子”在此,才敢使用“天龙寺”这个称号的!马峪秦岭深山山巅的“天龙寺”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她辉煌的过去!也从今残存遗址上的文物,也可获得它许多的文化信息密码。这个遗址,更有待更多文史专家去哪里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与“潜龙寺”的异同之别

马峪山巅“天龙寺”与近在东临咫尺的少华山“潜龙寺”,两座佛寺,有许多共同和相似的文化价值看点:

同音不同字:“天”和“潜”,互相谐音字,同音不同字形。只是字意有别,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是在光天化之下的显“龙”,一个是潜伏隐藏在地上暗“龙”。地埋位置相同:同处秦岭北麓的山巅山脊位置;寺庙的走势、走向都相同;同处一个地形酷似“龙形”地貌上,都与龙文化相关;寺的北面都有一个小山头;其上都有相同大小的小庙宇;同一位置上的视野都很开阔,都能望见一马平川的渭河平原。具有目临天下之势!有相同的同一历史人物的历史人文典故;两处寺庙,都是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文化遗存。且都是佛教文化遗存。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与“潜龙寺”的不同看点:

寺院形制不同:天龙寺,山门等寺院建筑合为一体,而潜龙寺建筑风格与其它寺院相同,山门、前殿、中殿、后殿有小院隔开着,相互独立存在。存在方式各异:天龙寺被明中、末期人为焚毁,仅残存遗迹至今;而潜龙寺保存完好,僧侣不断,香火没停。两处寺院,仅此而异。

未解之迷

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的传说和人文故事,在长安以东秦岭北麓山区,在人们口传的文学版本中,有多处多地传说,各地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绘声绘色,且都有实物依据。究竟是哪一处?还是多次多处的同一事件,多处遗存文化?这是个历史的迷。

而华县境内,一说是少华山的“潜龙寺”,一说是马峪的“天龙寺”,究竟是哪个?或者两处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记录。更有待历史和时间及文史专家深入调查研究、考证,得出真实的、符合历史事件的正确结论。

华州皇家级佛教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遗址和天龙寺的真实存在,不容置疑。其遗迹遗存和人文故事、典故、文化价值深刻而深厚,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文史专家挖掘出更多的文化价值。

查阅资料,名曰“天龙寺”的寺院,世上共存在4处。一个是日本京都天龙寺;国内的3处,分别是:辽宁建平天龙寺;山西太原天龙寺;浙江杭州天龙寺。马峪山巅,曾经辉煌的“天龙寺”,可能是国内的第四处“天龙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