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本文主要分享: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enjoy~

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最近瑞幸咖啡迅速躥紅的方式,讓人不得不欽佩其優秀的營銷能力。

經過這一波刷屏級的品牌營銷後,大家都會有意無意的拿星巴克及其他咖啡館和瑞倖進行對比,認為瑞幸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來自於這些同類產品。

但是,真是這樣嗎?

在這裡大家都很容易忽略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在某消費場景下,跟你搶奪客戶資源的才是你的主要競爭對手,而不是僅僅侷限於你的同類產品。

這就好比,方便麵的最大競爭對手可能不是來自於同類的方便麵,而是外賣。

同樣,瑞幸的再大競爭對手也不是來自於星巴克和其他咖啡館,而是茶、速溶咖啡、桶裝水。

本文柯學就帶你走一遍,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 消費者過去的默認選項
  • 獲取成功的4-5關鍵因素
  • 發揮優勢決勝戰場

一、消費者過去的默認選項

通常,創業者和營銷人判斷一個行業的競爭狀況時,往往是根據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分析判斷。

但是,很多時候威脅不僅僅來自於同類型產品。就好比上面的方便麵例子,絕大多數人的直覺會認為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其他方便麵,而不會是外賣行業。

稍微想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過去方便麵主要依靠便捷性獲取客戶資源,多數人想快速解決溫飽的默認選項很可能就是方便麵了,這些在小賣部和各大商場裡面都存在的產品,即可以長期保存起來,燒開水泡個3-5分鐘就可以開吃了。

然而,當外賣快速崛起時,香噴噴的米飯和美味的佳餚可以提前在手機下單,到了飯點準時送到手上的便捷性成功搶奪同樣是以便捷性需求但不太健康的方便麵的消費者資源。

回到瑞幸案例,其主打便捷性+品質需求。打開瑞幸的APP你會發現主要的目標群體側重於B端的企業級客戶,消費場景多發生在辦公室,當企業客戶想喝一杯現磨的品質咖啡時,瑞幸可以利用外賣的便捷性很好的滿足這部分需求,不同於星巴克等咖啡館更多是集中在店內的體驗消費。

那麼,大家應該可以想到,過去在辦公室場景中想要提提神,解解渴的最便捷的解決選項是什麼?答案呼之欲出,是茶、速溶咖啡、桶裝水,這些產品在公司都是處於標配。

到了這裡,大家可能都會發現,找到了正確的主要競爭對手之後所要面臨的關鍵性挑戰就發生巨大的變化,過去認為主要競爭對手是星巴克等。然而,現在發現主要的競爭對手卻是茶、速溶咖啡、桶裝水。

那麼,圍繞這些競爭對手,瑞幸咖啡主打的便捷性+品質是否能成功搶奪消費者資源呢?

二、獲取成功的4-5關鍵因素

任何市場都可以找到3-5個關鍵性的成功因素,正如,我們都知道零售行業能成功的關鍵因素往往是品牌形象、選品、不動產等。

而現有的咖啡館市場中,仔細觀察也能發現獲得市場成功的關鍵性往往是品牌形象、空間體驗。

無論是作為喧譁城市中一片綠洲的星巴克還是各種新興的咖啡館都是注重空間和品牌形象的打造。消費者平時去咖啡館一坐就是大半天,從誕生以來咖啡館給人們的聯想都是一個休閒約會的好地方。

那麼,回到瑞幸這裡,當發現不是跟星巴克等咖啡館競爭而是和茶、速溶咖啡、桶裝水搶奪消費者資源的時候,相比於過去的默認選項,瑞幸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方案呢?

從一個員工的角度來說,當然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了,瑞幸的包裝、品質都是逼格滿滿,加上又可以外賣送上門,“這一杯,誰不愛啊”。

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但是,仔細思考一下,過去茶、速溶咖啡、桶裝水為什麼能在企業客戶裡佔有一席之地?

很明顯,在這個場景中能成功的往往是成本+效率的驅動。站在老闆的角度來看,讓員工在上班期間不打瞌睡,提高精神來提升工作效率是老闆所關心的。

這也是在過去茶、速溶咖啡、桶裝水能很好地滿足這兩個基本的訴求。反觀,做為一個老闆他會關心幸瑞咖啡的品質是不是逼格滿滿嗎?

相比於過去的默認選項,老闆可能更關心的是瑞幸咖啡的成本又得增加了多少?員工喝了之後精神是不是更好了?工作效率是不是提高了?

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顯然,在這個場景下產品想獲得成功的關鍵挑戰是能否幫企業降低成本或提高員工效率,而不是品質和逼格。如此簡單的思考邏輯,只要轉換一下視角就能夠發現。

從以上可以看到,無論是在尋找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市場成功的3-5關鍵點上面,人們經常被會直覺性思維所影響,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騙,最後被“看不見的敵人所消滅”。

比如,瑞幸咖啡主打的便捷性+品質需求,當你拿TA和其他的咖啡館來競爭對比時,可能是競爭優勢。但是,在企業級客戶面前跟茶、速溶咖啡、桶裝水等來相比的話,可能就是劣勢了。

在面對這種狀況時,創業者或營銷人必須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理性思考,同時建立在大量的事實數據上面,而不僅僅是依靠直覺拍腦袋的認為我的產品能滿足什麼樣的需求,而是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需求。

三、發揮優勢決勝戰場

當錨定正確的競爭對手以及找到決勝市場的3-5個關鍵性因素之後,接下來要做就是利用產品優勢決勝戰場了。

大家都能清晰認識到任何一個市場都會面臨競爭,企業在選擇戰場的時候,必須通過優於對手的優勢進行市場競爭,而競爭優勢的本質來自於差異化。

比如,近兩年來各大手機廠商在拍照功能戰場不斷的從“前後1600萬”提升到“前後2000萬”,直到錘子剛發佈的R1“前置2400萬”。

創業者和營銷人該如何發現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如何決勝戰場

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對比,如果拋開其他所有的因素,僅僅拿OPPO的“前後2000萬”拍照功能和錘子進行對比的話,發現只提升了20%的效能,說實話,消費者是很難放棄過去的選擇的。

這說明一個問題,人都有現實偏見的惰性,且容易厭惡損失。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理論,“失去痛苦的程度是得到快樂程度的兩倍”,也就是說你想讓消費者放棄過去的習慣,從新選擇你,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現時偏見的惰性,還要提供比過去好很多的效用才能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人們更換手機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比於過去的功能機,智能手機剛誕生時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提升了2倍不止,當然願意更換了。

然而,現在雖然在迭代更新,但是每次就是提升10%-30%體驗效用而已,所以近年來,蘋果每次發佈新品都帶來了不少的吐槽。

而在英國有家餐廳,用著優質的食材和米其林廚師,剛開始和旁邊其他的高級餐廳無異,大家都在同一個戰場裡艱苦的廝殺。但是,這家餐廳突然把價格降低了許多,吸引來了非常多的客戶,不僅不虧還能盈利。

他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他放棄了環境戰場的體驗,在價格戰場上的體驗提高了2倍以上。

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薄利多銷的方式。通過降低菜品的價格形成差異化優勢,繼而把舒適的環境統統換成站立用餐的方式來提高翻檯率。

這樣以前消費不起的客戶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到米其林廚師利用優質的食材做出的美味佳餚,因為是站立著享受美食,所以客戶一般停留的時間都比較短,從而可以快速的提高翻檯率,最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這裡給大家的啟發就是必須要在決勝市場成功的3-5個關鍵因素上,擁有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與其大家都是各方面50分的同質化競爭,不如在某個關鍵點上做到極致的100分體驗,這樣更容易在市場中成功突圍,而不是陷入戰鬥的泥潭中。

四、結語

到了這裡,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晰的認識到想要找到主要的競爭對手,不能僅僅依靠直覺就判斷是同類產品,而是要從消費場景中消費者過去的默認選擇中判斷。而要想成功搶奪消費者資源,還要尋找到這個場景中獲取成功的3-5個關鍵點,在這之間形成自己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打造出屬於企業的護城河。

#專欄作家#

付永承,微信公眾號:kexueyingx,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行為經濟、消費心理,擅長營銷分析、戰略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