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家国:改革开放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甚至可说是一个奇迹。去年年末上映的电影《芳华》中提到了四十年前的一场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四十年,是巧合吗?其实这两件事大有关联。

四十年来家国:改革开放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当时的中国刚经历了“文革”的十年浩劫,资金、技术、市场都严重匮乏,这些都是实施改革开放所必需的,自己没有,就只能向别人寻求帮助。找谁当帮手呢?当时冷战正酣,全球两大势力泾渭分明,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国与苏联早就闹翻了,中苏边境上双方百万大军剑拔弩张,向苏联寻求帮助无异于天方夜谭。社会主义阵营无可资借助之力,就得转向资本主义阵营。

为对抗苏联、削弱其在亚洲的力量,中苏交恶后,美国就在寻找和中国改善关系的可能,中国领导人也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险恶以及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1970年代初,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问、尼克松访华,尔后,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因为中国既定的开放战略主要是向欧美开放。曾有人问邓小平为什么主要向欧美开放,邓小平说:跟着美国的那些国家都富强了。

四十年来家国:改革开放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1月,也就是在对越南动手前一个月,邓小平出访美国。在美期间,中方向美国通报了进攻越南的决定。卡特总统当然要说一些劝架的场面话,但中美双方达成约定:中国进攻越南,美国帮助中国在北方监视提防苏联。战争爆发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强烈谴责中国的侵略行径以及美国对中国行为的默许,并提议联合国安理会对中国实施制裁,但在中美联手的局面下,制裁的提议不了了之。在战争中,美国也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如向中国出口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等高端军事装备。另外,还有消息称,美国曾派第七舰队进入北部湾为解放军助威,并且美国还用侦察卫星为解放军提供战场情报。

四十年来家国:改革开放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军队打到谅山后主动撤军,但在之后的岁月里,中国各大军区轮番派兵到越南前线作战,既是练兵,也是消耗越南,毕竟越南是以其全国对抗中国一隅,拖垮越南就能维护中国南方边境的安全。

一个多月的对越作战打击了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为改革开放争取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也使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威望大大提高,对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提供了很好的动力保证;也使中国与美国成为准军事盟友,中国与欧美进入十年的蜜月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实施大力的援助,技术支持、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向中国开放市场,使中国经济得以腾飞。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也有赖于西方的支持,比如前文提到的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中国根据这款装备,研发出了更为先进的SLC-2车载远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在汶川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黑鹰”直升机也是中美蜜月期从美国进口的。战后无论是军事技术还是军事制度的革新,解放军都得到了美军的大力支援,使得中国的军事力量得以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