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音杂谈:《隐遁在柔软功底的故事》

旧音杂谈:《隐遁在柔软功底的故事》

今年元旦,我在洪山体育馆看完李莉萍表演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绝对要去采访她。人的身子,是靠骨头支撑着。而她,竟能柔软到那样的地步!

  • 她是在玩,不知道自己玩的是杂技

李莉萍的父母原都是武汉杂技团的杂技演员,现年纪大了,当了教练。

她小的时候,看见大人们在那里压腿、弯腰、腾跃,用头站立,她也学着压腿、弯腰、腾而不跃,用头站而不立。但她发现,这些是游戏,很好玩。

五、六岁的时候,她父母发现,萍萍的腰很软,全身各个关节很活。她的自然条件的优势,使父母萌生了培养她学杂技的念头。这样,晚上睡觉前,早上起床后,他们就在床上教她做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动作。她感到爸爸妈妈真好,竟然在床上陪自己玩!

得天独厚的李莉萍,拥有着优势。这种优势又在她父母有意识的辅导和她自己乐意去玩的情况下,得到了巩固。当她六岁半进入小学的时候,学校排文艺节目,她象云一样柔软的身体条件就略有展露。在学校,她不明不白地接受着老师的喜欢,并完全不解其意地感触到了老师深邃的目光的抚摸。

后来,她父母向学校提出,让萍萍停学一年,他们决定在家里自己教她练杂技。如果一年后,效果不佳,再返回学校。

那个时候,她父母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决定,就决定了萍萍的一生,使她在杂技殿堂里抢到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去就不起来了。

一日,夏菊花同志试着检查一下她的手脚腰的柔软程度。她惊讶了。她一眼就看出李莉萍柔韧中的潜在力。那是一个辉煌的、令人迷恋和艳慕的蓝色无比的空间!她说:“她和我年轻时候一样。不错!好!”

之后,当她感到这种“玩”,太枯燥太无味太劳累太疼痛的时候,她才知道已经晚了。她过去高高兴兴玩的,她父母亲陪她一起玩的那无数个游戏,原来是杂技艺术。

  • 她主动愿意去迎接这种挨打

杂技练功,本身就是反常、反规律的。正常情况下,越是不能做出的动作做出来了,就是越精彩越好的杂技。

李莉萍的顶碗表演,使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入了迷,看着看着露出惬意而舒服的恐慌。但是,不知有没有人把视线绕过舞台的正面,看看后台,她为前台上这美妙的几分钟所付出的东西。

她的母亲夏金船同志指着女儿的头顶上那些参差不齐的头发说:“过去,她这个地方的头发都被练功磨掉过。”

我见到了,我也相信了。我一时对人和事业感慨太多,我服了这个李莉萍。

在她练功的五年时间里,她没有星期日,也没有节假日。过春节,你要找她,就下午去,上午她还要去练功房练功。

五年来,她的作息时间是这样:

早上6点—7:30

上午8:30—11:30

下午2:00—5:30

按这样的时间练功,对一个小孩来说,近乎残酷!但没有一个人才的破土,不经过这一关。

她在那张圆桌上,翻滚,滚翻,把腰弯到看上去已经折断的地步。她屁股坐在头上,或是让双脚紧紧地拥抱着头,还有用嘴托起整个身躯,还有90%度的转身,腿还要保持像体换运动员一样的平直且优美。

要知道,虽然她的天生骨节条件好,但要“玩”到上面所写的那种程度,还是有一个很大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汗水、毅力和信念等等。

她的肩头的衣服磨破、皮肤也给磨破了,脚上青一块、紫一块,就像挨了打似的。不过挨打是被动的,不愿意的。她却是主动的,乐意去迎接这样的“挨打”。这依靠的是什么呢?

冰心老人写过这样一首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把兴趣和羡慕移射到她的这一段时间——成功之前,才是聪明的。

  • 在得失之间,她欣然、安然

她有童年,但没有童年的伙伴。十多岁的李莉萍是个外向的性格,她又何尝不愿去玩,去和同龄人一起玩真格的而不是爸爸妈妈陪她玩的那种游戏呢?可是,她自己叫自己失去了它,没有了童年的欢乐,没有了童年的伙伴,有的只是时常有的孤独。

她每月工资一百多元,但她没有穿什么时髦的衣服。她是朴素的。一个姑娘,凭什么不爱美呢?她爱美,但她没有时间和精力。也许她觉得美丽的衣著,并不能获得观众的掌声。

她演出时,曾经失败过五六次。有一年在体育馆演出,由于生病打过针,在完成一个倾斜动作时,因为疼痛,她失败了。但她还是面带微笑,看着观众继续表演。到了后台,她失声大哭。

她几乎失去了一个人小时候应该享受的权利,然而,她却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不是一个小孩能够得到,甚至也不是一个大人能够得到的荣誉。

社会承认了她。她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摩纳哥国际大型杂技比赛中,她以自己柔美而稳健的造型,独树一帜的风格,在200多名参赛者中,雄踞首席,获金小丑奖。

在这里,使我不期然联想到,一个人一生必是有得有失,也少不了患得患失。但是,我们应该追求得到的是什么,又不去追求得到的是什么呢?人活着,只有有所不为,才有所作为。

今天,李莉萍在自己的得失之间,欣然安然。

  • 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

摩洛哥国际杂技大赛,规定满分120分。李莉萍得了117分。这3分是一位法国评委扣除的。当人们问起他为什么扣除这3分的时候,他说:“因为我看她年龄还小,为了今后她更加努力发展,我扣她3分。”

这位法国人,一定懂得一点人才学。他很机智。

是的,李莉萍成功了,这除了她自身的不倦奋斗努力外,也是党和人民、杂技团领导和她自己父母亲教育培养的结果。

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关注下旧音杂谈,为你每天带来不同的老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