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IPv4恐成互联网“信息孤岛” 加快推进IPv6须强化产业协作

发展IPv6是推动互联网向下一代演进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近日强调,发展IPv6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网络改造,创新特色应用。作为主力,三大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布局,成为我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关键一环。由福建省互联网协会、福建省信息通信行业协会、福建省互联网经济促进会和福建省通信学会举办的“推进IPv6规模部署研讨会”7月19日举行,探讨“畅享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与会专家指出,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产业链各环节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若继续固守传统IPv4网络,我国恐将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孤岛”。

我国IPv6进度全球排名靠后

目前我国IPv6规模部署工作初步形成了网络、应用和终端协同推进、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但与国际上IPv6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我国骨干互联总量元仍低于国际水平。

据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实验室最新数据显示,全球IPv6用户渗透率超过10%的国家有32个,其中比利时、印度的IPv6占比超过50%,美国、德国超过40%,而中国IPv6用户占比不到1%。即便是像印度这样互联网规模远逊于中国的国家,其使用IPv6地址的网民数已经超过了50%。而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国整个IPv6的比例用户占全国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仅为0.3%,在全世界排名很低,远远落后于印度、越南这些发展中国家。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互联网网络研究部主任李原指出,美国、德国、印度、日本的可路由IPv6前缀分别达到33.77%、46.74%、22.55%和46.23%。然而我国可路由的IPv6前缀仅为5.22%。大型运营商骨干网IPv6互联总量不急国际顶级运营商的4%,其间差距可见一斑。

我国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

众所周知,发展IPv6是推动互联网向下一代演进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都把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以及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演进升级作为重点任务。

去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实施的《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我国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据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介绍,工信部将支持基础电信企业率先完成网络和自营业务系统改造,全面实现网络端到端贯通,尽快向用户提供IPv6服务;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应用部署行动,支持典型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IPv6网络化改造;实施IPv6网络安全提升计划,加强IPv6网络安全能力建设,严格落实IPv6网络地址编码规划方案等。

发展IPv6“时间紧任务重”

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IPv6产业生态的关键一环,互联网企业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

腾讯公司副总裁马斌表示,腾讯把自己在50个国家1300个节点,100个储备带宽的IPv6能力开放和赋能给全部合作伙伴和行业。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透露,阿里巴巴希望在2018年完成最重要天猫、淘宝、支付宝、优酷四大流量产品IPv6的改造,同时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也要在2018年完成所有主要场景的改造。京东副总裁符庆明则指出,京东IPv6的策略都依赖于中间层组件和底层的网络改造;首先会解决基础设施IPv4和IPv6的转化问题,其次会在京东云和京东商城上重要的产品上进行改造。

此外,我国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应用基础设施的IPv6升级改造。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目前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完成26个省份、上百个地市LTE网络IPv6改造,并为LTE用户分配IPv6地址,目前基础电信企业已分配IPv6地址的用户总数超过7000万。

中国信通院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在全国已经有了67个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IPv6,中国电信在全国共计有238个IDC完成IPv6改造,峰值流量达到1Gbps。同时,有107个大型IDC的网络设备已经支持IPv6,具备了开通能力。中国联通已经有267个IDC支持IPv6,其中超大型、大型IDC已经全部指出IPv6。廊坊、呼和浩特、贵安、哈尔滨几滴、北京、上海等七个四星级以上的IDC可以提供IPv6的服务。

总体上,我国IPv6规模部署工作初步形成了网络、应用和终端协同推进、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但纵观中国IPv6整体发展态势,依然是“时间紧,任务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