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政策下,农村土地可退出,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

在我国农村,只要农民的户口在村里面,村民就可以使用宅基地与耕地。为了保证农民这项最基本的利益不被侵害,最近几年国家颁发了许多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比如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土地确权”等等。

新土地政策下,农村土地可退出,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

今天小编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些这几项土地政策,“三权分置”是指,农村耕地分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承包权只属于集体的村民;经营权属于村民或者是村民将其转让给的某人。土地确权,是确定的土地承包权给村民。

新土地政策下,农村土地可退出,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

在这些土地政策之下,现在又有了农民自愿退出土地的政策。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打工, 农转城后无法种。近年来,许多农户实施了农转城,在外迁人员中,部分耕地进行了合理流转,有的耕地生产条件较差,土地流转困难。即使不收任何租金进行流转,也没人愿意耕种,无奈之下被迫撂荒。 在农村种地村民逐年减少,有些地方出现了耕地抛荒的现象。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农民可以选择自愿退出宅基地或者耕地,宅基地和耕地由集体收回再承包或者做其他规划。

新土地政策下,农村土地可退出,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

当然,村民自愿退出土地也可以得到一笔补偿,这个补偿是一次性的,补偿的金额也比较多。村民只要选择退出,那以后土地就与村民没有关系了。所以想要自愿退出土地的农民,一定要慎重考虑了。小编的观点是,农民朋友们尽量不要选择退出土地,大家可以将土地出租出去,也就是说转让土地的经营权。这样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村民还以有一部分收益,更重要的是土地的承包权还在村民自己手中,只要自己的后代户口在村集体,就可以一直享有耕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利。

新土地政策下,农村土地可退出,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是,村民的后代因为上学或者其他原因,已经将户口迁移出农村。这种情况下村民可以选择自愿退出土地。因为,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属于村集体的村民,若村民后代的户口不在农村,也就没有了耕地和宅基地的承包权,村民去世之后土地由村集体会将收回。这种情况下村民选择自愿退出土地可以获得较多的补偿,是比较划算的。欢迎大家给小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