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节与元旦同一天、正月不一定是一月,2319年迎史上最晚春节

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外漂泊的人们在这一天尽可能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祝愿。春节在我国有长达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久的精神支柱。

古代春节与元旦同一天、正月不一定是一月,2319年迎史上最晚春节

关于春节的来源有很多种版本,其中最被大众接受的是春节起源于舜禹时期。公元前2000多年的某一天,舜成为天子后,与部落人员一起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从此以后,人们把这一天当作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岁首,后来称作春节。

古代春节与元旦同一天、正月不一定是一月,2319年迎史上最晚春节

时代不同春节的名字也不同,早在先秦时期,春节叫“元日”、“献岁”等等;在汉朝时期春节叫做“岁旦”、“正日”等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叫“元辰”、“岁朝”等等;在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时期。春节叫“元旦”、“元”等等;到了清朝时期,叫“元旦”、“元日”;可以看出在古代春节和元旦是同一天。直到辛亥革命的到来,政府倡导新历,当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将农历、阳历区分开来,将西历1月1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古代春节与元旦同一天、正月不一定是一月,2319年迎史上最晚春节

春节是正月的第一天,然而古代的正月设定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正月并不一定是一月。在夏朝时期,春天的开始(孟春)就是正月;在商朝时期,十二月是正月;在秦朝时期和汉朝初期,十月为正月;汉武帝时期的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将之前的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在此基础上后人将其完善为现在使用的农历。

古代春节与元旦同一天、正月不一定是一月,2319年迎史上最晚春节

据统计春节正月初一,一般处于公历1月21日与2月21日之间。如果1966年的1月21日是最早的春节,1985年的2月20日是最迟的春节,两者相差整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不进行人为调整农历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