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采一:逆势突围 打赢增气上产攻坚战

在西北油田上半年的油气田动态分析会上,专家们对采油一厂天然气生产 “逆势突围”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上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2.19亿方,完成年度任务的52.1%,超交天然气202万方。

今年以来,该厂天然气生产遇到了最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受自然递减增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受AT28-AT40井区整体退出、胡杨井区天然气能量衰减地影响。面对如此不利局面,该厂瞄准矛盾点,深挖潜力点,在逆势中实现了天然气的稳产、超产。

西北采一:逆势突围 打赢增气上产攻坚战

“碎盘子”里挖出大潜能

“S1071井‘补孔改层’后,今天日产气达到了10万方,成为一厂目前产量最高的一口气井,低效井真是变成了‘领头雁’。”采油一厂开发研究所所长王佳乐在晨会上笑着宣布。

S1071井位于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带,生产层段位于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顶部,是一口低效井,2016年6月停喷后关井至今。技术人员通过精细小层对比,结合石炭系储层AC-RT交会图判定:Ck4顶部3-5层砂体发育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决定在5155.5-5159米等三个层段实施补孔生产。措施作业后该井日增气10万方,SEC储量增加了1100万方,这让技术人员眼前一亮。

“为了弄清地质情况,我们查阅了近百口井的原始资料及生产数据,对每个生产层段都做了详细研究,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气藏研究室技术员郝洋感慨地说

据介绍,该厂共有6个气藏区块,其中零散区块的生产层段大多位于石炭系,这个层系油藏圈闭面积小、分布零散,被地质人员喻为“打碎的盘子”和难捉的“泥鳅”,开发难度非常大。

“经过多次论证,我们取得了地质开发上的新突破,重点在石炭系实施补孔改层技术,这为西北油田在石炭系找到储量接替提供了科学参考,下一步将扩大潜力排查规模,充分利用小层对比结果及油气层判定图版,深挖石炭系措施潜力,力争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开发格局。”采油一厂总工程师常公喜介绍说 。

目前,该厂已在胡杨2、S1071-Q1X等多口井的石炭系排查出补孔潜力层段,预计日产气能力均在8万方以上。

老办法中找出“新思路”

九区奥陶系凝析气藏是该厂主力产气区,目前有25口气井,日产气达29万方。今年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储量动用不充分,主断裂与次断裂的地层能量差异较大,开发难度增大。

如何在困境中找出一条新思路、新方向,技术人员从奥陶系的储层发育方面做文章。据了解,对九区奥陶系凝析气藏的传统地质认识是:O2yj层以上储集体不发育,也没有较大开发潜力。技术人员多次对实钻资料与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九区奥陶工区O3l层储集体发育良好,区域内的主干断裂为成藏提供了油气运移的通道。

S101井位于九区奥陶系主干断裂带,通过潜力论证,分析认为该井可以通过“上返酸化”措施,提高储量的纵向动用程度。该井前期生产层位是O2yj层,通过打塞封堵该小层,在O3l层实施小规模酸化,近日,使用4毫米油嘴生产,油压41.5兆帕,日增气9万方,SEC储量增加了1300万方。该井措施见到实效,充分证明实施“上返酸化”措施的科学性。

“下一步,我们将在九区奥陶系全面排查低效井上返酸压措施潜力,最大程度保障纵向储量地动用,预计可新增SEC储量2.0亿方,确保形成日增气10万方的天然气能力储备。”该厂气藏研究室主任李宗睿介绍说。

另外,该厂大力推广“零回压”排水采气技术,通过井口流程改造,加装分离器与落地罐,解决了部分气井因井筒积液停躺的问题,延长了带水气井的生命周期。目前,该措施已应用到TK915-13H等3口井,累增气达1300余万方。本文由(石油聘oilpin.net)小编发布在今日头条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