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爬山吧,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理由,也都有自己放棄的原因。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有人說,為了看風景,一路的風景讓我痴迷,令人沉醉。誠然,沿途美的風景,確實是激勵了不少人,成為他們向上的動力。試想,一路繁花似錦,草木萋萋,翠綠掩映,山鳥輕啼。誰人不欣喜,不歡喜呢?

美景,慰藉了勞累的趕路人,是他們一路的盛筵。把心寄予了大自然美景,身體上的疲乏就是可以忽略的。是的吧,身心有時是可以分離的。心,有了馳騁與消遣,就是最大的滿足與幸福。至於身呢,也只是心的寄託處而已,不會有太多的知覺意識。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喜歡這樣的爬山的,一路風景,一路嬉鬧。

每一段的攀登之後,總會有風景,總會有犒賞,不能欺騙,也不能落空。一旦失瞭望,也就再無心情,也無動力。試問:誰人能接受努力白費?不能吧,滿腔的激情與期許,必須得到合理的滿足,不然何以為繼,緣何堅守?

恰如,我們現實而又實際的生活,大多數人都是活在了可觀可見,立等可取的裡。生活,只是眼前的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瑣碎、腌臢。但,又能說是錯了嗎?不能,這畢竟是實在的生活,赤裸裸的,真真切切的生活。所以啊,生活沒有對錯,每個人都只是隨了自己,活成了自己的樣子而已。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山中的攀登,沿路的風景就是堅持與動力,也是個人成就與絕對佔有。一路的駐足、觀賞都是烙印,標記自我的方式,到此一遊。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也許,山中的攀登,還有另一種心境與嚮往。

有人說,爬山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山在那裡。一座山,不等不靠,不遠不近,矗立在那裡,客觀地存在。不等你,更不會期待你,你來或是不來,毫無意義。相反,是你發現了它,想要去親近它,無論遠近、艱難與否。

所以,爬山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是給你自己的艱難與堅持。那麼,心中的信念就只有一個——山頂,這座山的最高處,這座山的靈魂所在。只有這樣,才算是與這座山真正地交流了,融合了。

一路的攀登,不斷面對大地,算是膜拜吧。一步一步的艱難與堅持裡,慢慢地明白了,自然,生命。我們,都活在了洪荒裡的一刻,也是那麼短暫的一刻。浩渺蒼穹裡,我們也只是滄海一粟,孤零零地來去,無痕無跡。渺小的生命,卻偏要往偉大里去尋,到頭來,終究抵不過山間明月,古道清風,時時世世,朗照、輕拂。

蜿蜒的山路啊,長長、漫漫地盤旋而上,似是無止境。向上的過程,也是攀登自我,征服自我的過程了。途中,所有的疑慮、惶惑,掙扎、糾結,坎坷、荊棘,都是檢驗,也更是煉心。

所有的一切,在你站在山巔的那一刻,都會渙然冰釋。回首,也是,也無風雨也無情了。似乎,山的胸懷與氣度,偉岸與堅定都傳遞到了你,自然而然地,你會接受得到。

同樣的爬山吧,會有不一樣的心境,不一樣的感悟,也是人生真相吧。我們是一樣的,活在了同一時代裡;我們,又是不一樣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人生。你成為不了我,我也變不成你。只是,各自精彩,就好。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佛系90後只是一種狀態,給另一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