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谋士能力差不多,兵力相差很大,但是为什么兵少的一方获胜?

三国时期有三大著名战役,一个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一个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的赤壁之战,最后一个是孙权与刘备的夷陵之战。其中官渡之战是知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我们知道但凡是以少胜多的战役,除了一方高明的指挥还有另一方的糊涂。

在官渡之战是曹操的兵力有一两万人,袁绍有精兵十万。并且双方的帐下都是以文臣武将人才济济,但是袁绍兵败,曹操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首先是两方的性格决定的,首先说袁绍,这个人心高气傲,因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家庭,于是自命不凡,虽然他喜好结交天下名人豪杰,说白了就是为自己壮门面,并且好大喜功,喜欢听人拍他的马屁,于是他的手下中有很多的马屁精。在讨伐曹操之前,他手下的谋士田丰就曾劝谏袁绍,不要讨伐曹操,并指出了其中曹操的优势,但是袁绍一看自己的一件遭到了否定就很不高兴,于是将田丰关了起来,郭图很审配为了迎合袁绍就提出速战速决。

两方谋士能力差不多,兵力相差很大,但是为什么兵少的一方获胜?

并且到了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多次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自已战争的失败。用人方面也可以看出,他手下的名人豪杰非常多,用易中天的话就是摆谱,特别的喜欢摆谱,在曹操攻打到袁绍的大营的时候在,袁绍营中发现了很多的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十分愿意摆谱的人。同时这个人嫉妒心很强,战败之后袁绍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因为嫉妒田丰的聪明,于是杀掉了田丰。并且袁绍不太擅长管理,手下的大臣们都是互相的勾心斗角,在死后自己的儿子也相互的争斗,正妻杀掉了所有的小妾并毁容,理由是,狐狸精生前勾引大王就算了,死后不能让你么在底下继续勾引大王。

两方谋士能力差不多,兵力相差很大,但是为什么兵少的一方获胜?

曹操呢、本身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也不会去装一个好人,也就是说为人真实,并且,在每次战争时出现的错误拦在自己身上,每次战胜的时提出意见的人。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门下的无论是将军还是谋士,有不少都是从敌军投奔来的或俘获的。因为这些人的才能,曹操任用这些人为自己征战和出谋划策。曹操在用人上先考虑的是才能,在考虑德行,标准时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就行。

两方谋士能力差不多,兵力相差很大,但是为什么兵少的一方获胜?

两人的性格原因说完在看一看政治原因,因为曹操在外人看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袁绍则是兴兵造反是个反贼,因为古代讲的是师出有名,想打仗的话要有让人信服的原因。袁绍的原因就是想称霸北方,但是曹操很高明,虽然我也想称霸北方,但是我手中有一张十分重要的底牌,我称霸北方名正言顺,袁绍就是反贼,虽然袁绍是高贵出身,但是也没有皇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