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積分」政策進入實操階段,達標車企74家 不達標車企56家!

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了2017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情況公告。同一天,工信部裝備工業中心也發佈了關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平臺上線的通知。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3個月內,9月30日之前,企業將在交易平臺上通過競價、定價和定向交易等形式,進行積分交易和轉讓。“雙積分”政策進入實操階段,積分交易和轉讓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新能源佈局的進一步合理,而非只是一句空口號。

“雙積分”政策進入實操階段,達標車企74家 不達標車企56家!

公告顯示,經過核算2017年度101家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1200.91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49.02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168.69萬分。29家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37.23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9.88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10.63萬分。

一、達標車企74家 不達標車企56家

公告將130家車企按照2017年度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是否達標進行分類,並統計按照達標和不達標分別進行了積分核算,其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的企業共74家,不達標企業56家。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生積分數量超20萬分;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超10萬分,為5家積分最多的“大賣家”。

有好就有壞。長安福特則油耗負積分達28.78萬分,成為第一油耗大戶;長城汽車、東風汽車分別以負15.99萬分、負15.45萬分位居第二第三;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緊隨其後,以上是5家負積分大戶,也就是需要大量購買積分的買家。

雙積分政策於2017年9月28日正式出臺,規定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積分不達標又未抵償負積分,車企將面臨被暫停申報汽車目錄、停止部分傳統汽車車型生產或進口的處罰。

今年4月,國內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雖然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比例要求從2019年才開始設定,但針對油耗積分,工信部已發佈了《關於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汽車企業在2016年度產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必須抵償歸零,並在負積分抵償歸零前,其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新產品,將無法登上工信部的產品目錄。

對於未達標的車企,需要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完成積分抵償任務,一是向其他車企購買新能源正積分;二是使用下一年的新能源正積分進行抵償。但一般來說,企業都會選擇購買積分抵消負積分。

二、積分交易存在問題

1、積分交易的價格

現在最大的焦點問題就是積分交易的價格。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專家表示,經過調查研究,預計2016-2017年積分交易的建議引導價格為每分1000至1500元左右。也有業界專家認為,每分交易價格要高於此,達到每分2000-3000元。最終的價格將有市場供需決定,現在還不好說。

2、手續辦理及稅費徵收問題

除了價格問題,“雙積分”交易作為一個新事物,在交易實際落地的過程中,還存在相關手續的辦理以及稅費的徵收等細節問題還需要一一落實解決。按照“雙積分”政策的相關規定,到9月30日前,企業要完成負積分的抵償清零工作。業界預計,儘管“雙積分”交易已經宣佈啟動,未來一兩個月預計企業大多處於觀望狀態,直至9月份最後期限預計會進入交易高峰期。

以長城為例,如果每交易積分價格為1500元,長城為此需要支付2.4億元來抵消一年的負積分。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這都不是一筆小數字。伴隨著政策的推進,希望新能源佈局將更加合理,新能源出行更加便捷,走進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