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先说一个被误用的不实情节!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电视剧片段

在著名的历史大剧《解放》第5集中,三野的战斗英雄【王克勤】同志,在战斗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一挺“大正十一式”,并且还俘虏了这挺机枪的射手。这个俘虏被改编到了王克勤战斗班中,王克勤和那名被改编的战士还进行了拆装那挺机枪的比赛!后来万克勤牺牲了!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电视剧片段

这个桥段的射击本来是导演在刻画,是为了突出我们的英雄班长如何感化被俘人员,更是体现了人民都是站在正义一边的!

可是这个情节却严重的违背了一个历史事实!

第一、日军在侵华之初广泛装备的“大正十一式”,在抗日战争后期已经开始撤装或停止更新了。国民党军在对日作战中缴获的“大正十一式”是不会正式列装部队的!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防止弹壳烫伤专用的弹壳导向槽

主要原因是!

1、可靠性极差: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表面看这是好事啊!实际不然,“大正十一式”的故障率很高,保养要求高,这就使得“大正十一式”机枪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支机枪的使用可靠性是排在其特点的第一位的!经常出现的卡壳、复进簧不到位,击发延迟等这些故障因为经常出现,所以在日军单兵训练操典中有详细的说明及解决办法!

2、勤务性差:由于加工精度过高,组件间的契合太严密。这就造成气候温度直接影响到了“大正十一式”机枪的使用勤务性,太冷和太热的地区不能正常使用。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3、保养要求高:“大正十一式”机枪的主副射手携带的必备品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极强润滑油。时刻带在身边,战斗中更要时常润滑!降低了持续覆盖的能力,扰乱了机枪与机枪之间彼此配合的节奏。

4、瞄准结构不合理:“大正十一式”机枪的整枪中心线不是在同一条线上,在左侧安装的供弹漏斗的安装固定基座处在枪机的正上方,影响了本应该处于中心的瞄准基线,瞄准基线是偏于右侧的。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漏斗供弹器旁边就是标尺,那个浅色的铁条是拨壳用的

正常的枪托结构下,射击者要伸着脖子向右歪头才能实现三点一线,这样很别扭,也降低了瞄准的准确度。日本人也真是够可以的,它们把“大正十一式”机枪的枪托干脆向右偏移安装,这样枪托和枪身不是一条直线,枪托歪曲着处于枪体的右侧!这就是【歪把子】这个外号的来历!以下就简称歪把子了,省几个字,省力气!

这样的设计使设计者的射击体位很别扭,初次使用的很用不惯的。再有就是左撇子根本就用不了这支枪!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左撇子禁用的歪把子

5、另类的供弹方式:机枪供弹大多数是弹匣、弹链、弹排这样的方式。可是歪把子的漏斗供弹堪称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歪把子的设计结构是仿制美国“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的原理结构,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采用的是短弹排供弹,日本人的歪把子没有改枪机机构,却改造了供弹的方式,他们觉得短单排改成了一个内仓呈梯子型的漏斗。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美国“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美国“哈奇开斯M1922轻机枪”

子弹被卡进能容纳5发的弹夹中,然后弹夹被放到漏斗里,漏斗里能容纳6个弹夹,装满弹夹后,漏斗上方一个有大鸭嘴柄的压弹盖,压住漏斗里面的弹夹!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6.5mm子弹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一排一排的装弹

这样的供弹方式,按日本人认为是很方便的,为了这个方便,日军的弹药供应都是很另类!整箱的子弹没有散装的子弹,都是5发一排的弹夹!可以直接供应歪把子和三八步枪直接使用。其实本来就资源短缺的日本,居然把大量的钢铁用来做那么多的弹夹,真是二的很!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装满30发子弹的状态

这样的一个漏斗最大的缺点就是密闭性太差,尘土、砂砾、杂草沫、污水等都会被带进枪膛中,本来就娇气的枪机内部更容易出现故障!

还有就是漏斗结构很害人,其他正常弹匣供弹的机枪的副射手,在战斗时,很多时候就是隐蔽在掩体里,看到主射手需要弹匣时,就伸手递一下就好,再拿回空弹匣装填!这样的工作很是安全!可是歪把子的就不行了,它们的副射手要挺着要露出半个身子把那6个弹夹装填到那个害人的漏斗里,还要装六下!

后来日本人也深感歪把子的这个缺点,就也改用弹匣供弹了,主要还是它们仿制ZB-26的型号九六式装备了!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日本仿制ZB-26的九六式

6、携行困难:本来就很重的歪把子(11.5kg),因为漏斗的存在,不能左肩扛着,左肩抗时枪体中心、重心点位置那个漏斗隔着脖子,老是右肩扛着太累了!还有就是歪把子的那个歪着的枪托和枪体不是一条直线,扛着的时候手持枪托,会让枪身老是朝右翻转,扛枪的还要始终拿着一股劲调整方向,当歪把子的副射手真累俄!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扛着ZB-26比抗歪把子轻松多了

7、歪把子的脚架设计不合理:脚架因为螺旋状的枪膛散热片的存在,不得不过分前移,而且脚架还很长。这就造成了歪把子的瞄准姿态过高,射击火线太高!往往射手要探出半个身子操作,生存率大大削减!歪把子的火线高度是40cm。其他的机枪都是30cm以下!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居然用歪把子进行远程狙击,导演天才啊!

8、威力区分太明显:歪把子本身的性能还是值得肯定的,由于其加工精度高,所以射击精度很好,在中近距离上的打点,盖面的控制力还是很好的!

不过由于歪把子的射速低,枪口初速低,在远距离精确杀伤这一点上是很差的!在远距离支援时威力大打折扣!

9、火力持续性差:不光因为老有故障中断射击,歪把子的枪管跟换在战斗时几乎是不可能的,风冷蜂窝叠片的散热器,在持续射击后降温效果变得很差,散热变得迟钝。别的机枪都能在这种情况下立即更换枪管,而歪把子只能等,或浇水降温。浇水就是毁枪的好办法!

9、成员过多,射手训练难:一般正规状态下的歪把子机枪班组是三个人,一主二副。之所以这样估计是两个人扛着枪都累,副射手死的快造成的!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日军的战斗班组,图中是九六式

很难操控的歪把子主射手需要专业训练,不是任何人都能熟练操作的,陌生选手也许能打响,但是打不准。坏了还不好修!

第二、国名党军队为啥不装备歪把子?

除了以上不完全的因素,歪把子没有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的装备到国民党军中。

1、国民党军中除了真正的捷克式以外,还有仿制的越来越好的仿捷克式!ZB-26性能远超歪把子。

2、再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弹药是个大问题,日本投降了,那个另类的6.5mm弹药的供应就是个大问题,可以说是打一发少一发了。因为一支枪调整或新建弹药生产线得不偿失!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把那些存货留给大量还在服役的三八式步枪还能勉强供应。当时45年以后很多国名党军队还在使用老式步枪,很少有纯美枪械的部队,大部分还是以中正式和三八式为主!

3、还有就是,打散一挺少一挺,不能及时补充。除了日本的生产线以外,歪把子别无分号。维修的配件没有供应!

综合以上不完全的因素,歪把子没有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的装备到国民党军中。

所以电视剧《解放》中那段缴获国名党军队的歪把子这个情况不会发生,尤其是淮海战场上的国名党军基本都是正规兵团,枪械配置很完整!

还有就是那个被俘的机枪手身上装备的是装ZB-26使用的牛皮弹匣弹袋,这就是个玩笑了!装着ZB-26的弹匣,用着歪把子的弹夹,呵呵!导演和剧务不用心啊!

第三、真正使用缴获歪把子的只有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第二次合作以后,我们的三个师当时也是接受了一部分配发的武器的,后来也陆续有供应,只是后来供应的少了,我们的军队扩编快了,人多了!这就更显得一支能打响的枪的重要作用了!歪把子更是珍贵的好东西!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忻口战役中的八路军

我们的正规军都不能实现一个排有一挺这个东西,再不好用也比没有强啊!而且歪把子一直服役到朝鲜战事初期,后来轮换参战,使得绝大部分部队有了苏制制式武器,也就淘汰了歪把子。不过歪把子还有大量的被存在了“战备民兵武器库”中,本人有幸进过这类武器库,涂抹黄油的大量的二战武器都整齐的放置在从库里,随时能使用,只是弹药是分开存放的!

第四、美国鬼子也是出于好奇和实在危机时刻也使用过歪把子!他们对歪把子这个大玩具很感兴趣,当成的收藏品!

被神化的倭国武器-“歪把子机枪”!

美国大兵在用歪把子

历史早就了一个畸形的日本,畸形的人本造了一个怪胎一般的“大正十一式”机枪-歪把子!我们却以毒攻毒使用这个怪胎打击了日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