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喝」,癌細胞養大了?

我們都知道營養不良人會生病,但同樣的吃的不健康、盲目進補人也會生病。

其實癌症的發生和我們日常飲食也是密切相關的。癌從口入絕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嚇唬人的。

無論你現在處於術後康復期還是治療中,包括在日常生活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外源性激素

我們都知道人體內激素只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兩種。人體本身是一個精密的循環系統,調節我們的激素平衡。

而現在有不少人可能為了“美麗”、“健康”、“聽說xx補品對術後恢復好”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去服用各種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者藥品。

膠原蛋白飲品、蜂王漿、蛋白質....

五花八門的口服產品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說,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長期服用蜂膠、燕窩這一類不必要的產品,擾亂了身體原本的激素比例失調,反而是無益的。

想要通過這些“補品”變美,說真的,效果很侷限,還不如去多運動。

動物脂肪過量

乳腺癌和吃有關係!

動物脂肪含有非常多的膽固醇,膽固醇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長期大量攝取動物脂肪(白肉、動物油脂等),會產生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使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高,而雌激素失調又是誘發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多吃油膩的食物還會使乳腺癌增加。乳腺癌當然主要與內分泌有關,但高脂肪飲食也確實是一個乳腺癌的促癌因素。

高脂肪的飲食還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胰腺癌有關。

所以控制脂肪飲食的意義不僅在於預防心腦血管方面的慢性病,更深的意義也在於防癌。

飲酒

小酌怡情,過量傷身。這是我們的通識了。朋友間推杯換盞、酒桌上觥籌交錯,酒長久以來是感情的催化劑,彷彿有酒才好辦事。

白酒傷身、果酒美容、藥酒養生。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我喝點果酒、藥酒沒事,我們把酒精也劃分“三六九等”,有的會致癌,有的反而能養生嗎?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表明:喝酒就是“與癌共舞”!不論小酌或是大醉,酒精這個東西傷身是不容置疑的。

酒,是I類致癌物質,與死亡息息相關的!

它不分三六九等,只要是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醇,與DNA、蛋白質結合就具有致癌性。

為了健康,戒酒什麼時候都不晚。

日常生活中飲食注意

不要盲目忌口:盲目忌口人體必需的營養得不到滿足,哪來的力氣面對各階段的腫瘤治療與康復呢。

當然也不提倡盲目進補:一生病就恨不得全世界的補品都吃一遍才好。人參鹿茸天天吃就有用了嗎?吃的好不代表吃的對。

現代醫學提出的癌症飲食原則就是:戒菸戒酒,不偏食,不過食,適可而止,主副食,葷素搭配,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同時也可以多吃含有纖維素的食物,纖維素雖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是它可以吸收腸道內的水分,增加排便量,增加新陳代謝,帶走沒有被身體吸收的許多廢物,讓腸道更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