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落戶在安徽的大學,實力不比北大清華差,但一直很低調

人們普遍印象中,中國最好的大學應該是北大或者清華,但實際上中國有一所大學,實力不比北大清華差,但是它一直都非常低調,與北大清華坐落於繁華的首都北京不同,它位於地理位置相對安靜的安徽省合肥市,只專注於學術的研究,也因此不被很多人所瞭解,這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一所落戶在安徽的大學,實力不比北大清華差,但一直很低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現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它由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入選“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學,是我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是我國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學,主要培養基礎理論學科研究人才,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與其它名校招生逐年擴增不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來不擴大招生,每年的招生名額都保留在1800名左右,招生人數遠遠少於其他名校

一所落戶在安徽的大學,實力不比北大清華差,但一直很低調

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創建,但是為什麼現在它位於安徽省合肥市了呢?這就要從上個世紀的事情說起了,1969年中蘇發生邊境衝突,中蘇關係持續緊張,為了保護重要的教育資源,黨中央迫於形勢,決定對部分高校實行戰略疏散,從位於北京的高校中挑出13所高校往內陸省份轉移,其中就包括中科大,但是一開始並不是準備將它遷往安徽省合肥市的,這13所高校大部分都被遷往了江西省和湖北省,一開始黨中央是決定將中科大遷往江西的

一所落戶在安徽的大學,實力不比北大清華差,但一直很低調

但是當時教育部說,江西已經有一部分高校遷去了,所以就決定將它遷往河南南陽,但是當年的河南因為糧食問題,並不情願中科大在河南建校,因為如果中科大建在了南陽,南陽原本就短缺的口糧還要分出一大部分來給中科大的師生們,因此南陽對中科大遷址的事情並不情願,所以中科大遷往南陽的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當時的安徽糧食緊缺的問題,並不比河南好到哪裡去,當時的安徽人民生活也很艱難,但是當時的安徽領導人李德生得知中科大遷往南陽的事情遇到了困難,主動要求中科大到安徽辦學,原本是打算將中科大建立在安徽安慶的,但是當時的安慶條件非常困難,再三思索後,李德生拍板,將合肥師範學院撤銷,各系師生分散到其他省內院校,將原址騰出來讓給中科大辦學,中科大從1969年12月開始遷入安徽,搬遷工作一直到1970年10月才完成,累計運送貨物達到865噸,遷入的教職工和家屬人數達到6000多人次,搬遷費用達到77萬元,為了讓中科大留在安徽,安徽全省做出了各種努力工作,全面配合中科大的辦學,安徽的真誠感動了中科大,所以中科大就一直留在了安徽,中科大落戶安徽後給安徽當地帶來的發展還是非常大的,極大的推動了安徽的科學技術創新和進步,而且中科大每年的招生名額,雖然都僅僅只有1800名左右,但其中有近1/10會是安徽本地的學生,這也算是對安徽當年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接受了中科大,所帶來的一點回報吧,歷史不可以改變了,直到今天河南上億人口,卻只有一所211大學鄭州大學,而985大學則一所都沒有,想必當初拒絕了中科大的落戶,現在應該是非常後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