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2018年6月17日,以色列總理發出警告,稱以色列將採取行動打擊伊朗在敘利亞全境的軍事存在。他說,目前在敘利亞境內,由伊朗軍官指揮的士兵已達1.8萬,以色列不能容忍伊朗把敘利亞變成對抗以色列的前沿陣地,伊朗必須從敘撤軍。

這是繼5月10日以色列與伊朗(以伊)以敘利亞為平臺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以來,內塔尼亞胡做出的最新表態,顯示了以伊局勢劍拔弩張的態勢。以伊博弈升級,會給中東亂局帶來何種影響,令世人關注。

以伊博弈近期不斷升溫

今年年初以來,以色列和伊朗以敘利亞為平臺的博弈,不斷升溫。特朗普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的舉動,給內塔尼亞胡壯了膽,使其在與伊朗的對抗中底氣更足。

就在美國宣佈“退群”兩天後的5月10日,以色列國防軍對伊朗在敘利亞軍事設施發動了突然襲擊。以色列軍方發佈消息稱,以軍發射導彈攻擊了數十個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目標,回應此前以方戈蘭高地陣地遭受的火箭彈襲擊。這是1973年阿以“十月戰爭”以來,以色列對敘境內發動的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也是迄今針對伊朗目標的最大一次空襲。

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2018年5月10日以來,以色列多次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設施進行襲擊

據報道,當地時間5月10日午夜時分,以色列在其控制的敘利亞戈蘭高地採取突襲行動,發射了約20枚導彈,對敘境內伊敘軍事目標進行襲擊。包括軍事綜合設施、情報設施和彈藥庫在內的數十個伊朗在敘軍事目標被攻擊,敘利亞防空系統也遭到了打擊。以軍方指控稱,當日稍早時候,駐敘伊朗革命衛隊對敘境內戈蘭高地的以軍基地,發動了火箭彈襲擊,其中4枚被其反導彈系統攔截,沒有造成以色列人員傷亡。

近期,敘利亞境內導彈襲擊頻發,多數都與以伊角力有關。綜合敘利亞媒體的報道,戈蘭高地戰事前,敘利亞官方指認以色列5月8日向大馬士革以南基斯韋地區發射導彈,致死15人,其中包括8名伊朗人;4月29日,敘利亞哈馬省和阿勒頗省多個軍事目標遭導彈襲擊,造成至少26人死亡,其中多數是伊朗人和伊朗支持的武裝人員;4月14日凌晨,美國聯合英法用導彈襲擊了敘利亞境內幾處目標;4月初發生在霍姆斯省的一次導彈襲擊事件,導致7名來自伊朗精英部隊“聖城旅”的顧問喪生;2月10日,以軍攔截並擊落一架從敘利亞“入侵”以色列領空的伊朗無人機,以軍當天派戰機空襲敘境內多個伊朗軍事設施,一架F-16型戰機執行任務時被擊落,隨後以軍再次空襲敘境內目標。

據西方媒體報道,自2011年以來,以色列對敘利亞進行了超過100次空襲,主要襲擊目標是伊朗資助的、在敘參戰的黎巴嫩真主黨民兵的車隊。而自2018年初以來,以色列擴大了襲擊範圍,目標多次直接針對伊朗的軍事設施。

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敘利亞成為伊朗與以色列博弈的平臺

以色列和伊朗恩怨情仇

以色列與伊朗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同屬中東地區的古老民族,都曾創造燦爛的古代文明。它們彼此相安無事,並無仇怨。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讓流散在巴比倫的猶太人回到故土重建聖殿。幾百年後,在波斯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許多猶太人加入波斯軍隊。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伊朗巴列維王朝視以色列為對抗阿拉伯國家的重要盟友,兩國甚至在核武器領域開展過代號“鮮花工程”的共同研發計劃。不過,伊斯蘭革命後建立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反美反以,支持巴勒斯坦鬥爭,而美以則把伊朗視為敵對國家。以伊關係從此交惡。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覆滅。巴列維國王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對以色列的理解與認識,決定了以色列與伊朗關係的逆轉。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講中,呼籲全世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反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認為,“殖民主義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企圖消滅伊斯蘭民族和伊斯蘭國家,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正在包圍伊斯蘭各民族,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自然資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物,西方殖民主義建立以色列政權的目的,是鎮壓和奴役伊斯蘭各民族。”霍梅尼一直認為以色列政權是伊斯蘭世界心臟的毒瘤,如不剷除,其後患無窮。伊朗現政權延續了霍梅尼的仇以思想,伊以關係持續齟齬。

近年來,以伊關係緊張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雙方領導人惡語相向。2005年伊朗強硬保守派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總統。內賈德上臺不久就語出驚人,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2018年4月,伊朗軍方領導人穆薩維再曝驚人之語,斷言以色列可能活不過25年。據報道,穆薩維4月21日在德黑蘭的一場文化儀式上發表講話時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重申,伊朗軍方將會繼續對其予以支持,直至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滅亡”。他強調,儘管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在未來的25年內,以色列終將消失。此前一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副指揮官薩拉米曾警告稱:“以色列全境都在我們武器的射程範圍內,無處可逃。”

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以色列自然也不幹示弱。內賈德的激進言論遭到了以色列領導人沙龍、佩雷斯和內塔尼亞胡等人的激烈回應。以色列指責伊朗犯了反人類罪,並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要求解除伊朗聯合國成員國資格。內塔尼亞胡還斷言,擁有核武器的伊朗將成為人類的最大威脅。

第二,圍繞伊核協議的博弈。以色列一直擔心伊朗擁核,從而打破自己在中東地區的核壟斷。據媒體披露,以色列擁有200~300枚核彈頭,是中東地區惟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阻撓伊朗擁核,一直是以色列的“底線”。自2005年伊朗核危機爆發以來,以色列從未改變反對伊朗核計劃的立場。在伊核協議談判過程和簽署的過程中,以色列一直起著破壞作用,為阻止美國簽署這一歷史性協議,內塔尼亞胡甚至不惜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鬧僵。內塔尼亞胡認為,伊核協議不能阻撓伊朗發展核計劃、研製核武器的野心。他還多次威脅,要像摧毀伊拉克和敘利亞核反應堆那樣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外科手術”。

特朗普競選和上臺後反對伊核協議的立場,深受內塔尼亞胡的歡迎。特朗普最終做出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內塔尼亞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於4月30日晚在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防軍總部發錶針對伊朗核問題的電視講話,並展示了所謂以色列情報部門獲取的有關伊朗核計劃的檔案文件,指責伊朗在2015年簽署伊核協議之後仍然在秘密研發核武,欺騙了全世界。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堅定了特朗普的“退群”決心。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遭到了其他5個締約國的一致抵制和反對,從伊核協議明顯獲益的法英德三國表現最為突出。為此,內塔尼亞胡不辭辛勞於6月4日—6日專程跑到歐洲遊說,力勸歐盟法英德三國放棄挽救伊核協議的努力,效仿美國“退群”。雖然最終空手而歸,但足見內塔尼亞胡要徹底搞垮伊核協議的決心。當然,內塔尼亞胡歐洲之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求歐盟遏制伊朗繼續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促使伊朗軍事力量撤離敘利亞。

以伊博弈升級對中東局勢影響幾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的鷹派代表

第三,雙方在敘戰場軍事角力。以色列和伊朗相距千里,中間還隔著伊拉克、敘利亞和約旦等國。2011年3月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應敘合法政府的要求,伊朗派兵進入敘利亞,協助巴沙爾政權打擊反對派武裝,從而直接拉近了以伊距離。以色列十分擔憂伊朗在敘保持長期軍事存在而危及以方安全,時常打擊敘境內伊朗目標,以求將伊朗軍隊排擠出敘利亞。美聯社報道,以色列據信過去7年向敘境內疑似伊朗目標發動的100多次空襲和導彈襲擊,造成伊朗軍事設施受損和人員傷亡。

以伊博弈升級不至引發戰爭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讓以色列看到了遏制伊朗的難得契機。在美國“退群”的鼓舞下,以色列加緊了在敘利亞戰場上對伊朗軍事目標的打擊,致使以敘利亞為平臺的軍事較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分析人士認為,以伊軍事較量的升級,明顯增加了中東局勢發展的不確定性,令中東亂局雪上加霜。

首先,以色列對抗伊朗的底氣越來越足。以內塔尼亞胡為代表的以色列鷹派領導人,一直對伊朗的強勢崛起深感不安。他們擔心伊朗的可能擁核,也擔心目前已經達到成熟階段的2000千米射程的伊朗中程導彈,更擔心伊朗地區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無疑會重創對手的實力。此外,內塔尼亞胡也意識到,目前中東地區的政治環境對以有利,多年來一直與以色列為敵的阿拉伯陣營似乎正在變化,沙特和埃及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國家出現了同以改善關係的傾向。在未來的以伊博弈中,沙特等國站在以色列一邊的可能性在增加。這一切無疑將鼓舞內塔尼亞胡更加勇往直前。

其次,伊朗在以伊對抗中也不會示弱。伊朗的確承受著美國“退群”和制裁的巨大壓力,但以強硬著稱的德黑蘭領導人也絕不會退縮。正如伊朗領導人多次強調的,如果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伊朗也會退出伊核協議,使伊朗核危機重回原點。目前,伊朗被迫“退群”的跡象日益明顯。伊核協議簽署前已經逼近核門檻的核技術以及越來越多的中程導彈,加之在敘利亞危機和也門危機中越來越提升的影響力,也讓伊朗感覺在以伊博弈中頗有優勢。

兩強相碰,互不妥協,可能會擦出巨大火花,乃至引起一場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中東局勢的前景令人擔憂。一旦以伊交戰,必然會捲進美國等域外大國和沙特等地區強國參與。因此,甚至有分析人士驚呼,一場新的中東戰爭似乎已經不遠。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以伊軍事較量加劇,雖然會加速中東地緣政治格局重塑,中東亂局進一步加劇。但是,中東局勢的變化,主要還是要看美俄博弈。即使以色列想打,也得看美國的眼色。據朱利安尼透露,特朗普確有更迭伊朗伊斯蘭政權的考慮,但目前並不尋求對其動武,而是要通過經濟制裁施壓,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伊朗要打,也得聽聽俄羅斯等其他大國的意見,俄羅斯等國自然也不會支持中東生戰。鑑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以伊軍事較量升級還不至引發一場中東戰爭。不過,以敘利亞為平臺的以伊軍事博弈將成常態,軍事衝突也會時起時伏,對中東和世界局勢的影響也將維持在可控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