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珠海銀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qzuser158242486


前段時間的“小米味”估計讓董明珠上了不少火。十億賭局的兩個人,一位走向了港交所,擁抱小米的新時代;一位還在激進、盲目樂觀地開闢銀隆的版圖,卻一眼看不到希望。

  偏偏火上澆油的這種事情總是會出現。就在7月18日,南京銀隆新能源商用車項目不動產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封查,給了董明珠又一次打擊!

  不動產封查3年之久,造金池成了黑窟窿

  從網上流出的封查公告上來看,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位於南京市溧水經濟開發區新淮大道99號的南京銀隆新能源(產業園)商用車項目不動產進行查封,查封日期為2018年7月20日起至2021年7月19日為止,時間長達3年之久。 

  其實最痛心的應該是那些被董明珠說服的王建林、劉強東大佬們,還有陽光人壽、巴士傳媒等明星股東……銀隆走的路恐怕自己都難以置信吧,自己竟然被這麼多人輸血。

  自2010年斥資約4億人民幣收購美國奧鈦53.3%的股份之後,銀隆就以掌握了石法納米制球技術、儲能技術和鈦酸鋰電池技術而受到關注,但行業對其褒貶不一。董明珠投資銀隆或許有她的道理,銀隆電池做儲能設備,替代柴油機備電,可以降低成本,那是個萬億級的市場。

  董明珠入股後加速了銀隆的擴張,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可是她不明白,業界分析該電池技術並不很適合於電動汽車,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早已不是新能源的主流技術,資金加持的再多,也是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無底洞。但董明珠卻十分偏執。

  有意思的是,珠海銀隆生產的電動車主要採用鈦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其中磷酸鐵鋰電池並不是銀隆自己生產,均為外購。而那些北京國能、廣州鵬輝作為其供應商,也存在被拖欠貨款的情況,金額從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或許選對了行業,但選錯了公司

  用市場數據說話,截至2018年7月10日,成品油價格已經完成了8次上漲,汽油和柴油分別累計每噸上調880元和845元。隨著成品油價格大幅度上升,新能源汽車發展確實能迎來好時機。不過行業快速發展,但也出現了騙補等亂象。國家補貼的退場,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存在變數,在之前新能源汽車一路狂增的背後,下半年的市場卻存在跳水的隱患。

  不過新能源確實吸引了一批人,蔚來汽車李斌、劉強東、李彥宏等都在盯著這個產業。但造車是一個很燒錢的事,李斌就曾經直言,新創企業想要造成,至少需要200億以上的準備資金。

  新能源需要全產業鏈配合的複雜工作,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車電池。在車用動力電池領域,國內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而受國家退補政策的影響,在2017年已經有一批電池企業死去。

  作為有著更加複雜的產業鏈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控、底盤、智能駕駛等,多項技術均在發生變化。

  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讓董明珠執迷不悟,但是在投資之時,董明珠真的沒有看到銀隆背後那些經營出現的問題麼?訂單下降、員工被放假、多處廠區大面積停工停產,累計欠款超12億元、產能過剩、高管離職、供應商上門討債……

  只能說,或許她選對了行業,但公司卻是真的選錯了。

  再或許,董明珠早就看到銀隆的隱患,但是她想使出女強人的爆發力改變這個曾在行業裡曾經叱吒風雲的銀隆。只是她過於自信,過於盲目。因為此時的銀隆早已不是當年的格力,而她也不是當年的那個“董小姐”了。


投資界


董明珠增持珠海銀隆股份至17.46% 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董明珠又火了,現在她持有珠海銀隆17.46%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市值23.4億。這不禁讓人疑惑,董明珠哪來這麼多的錢買銀隆的股票?查看了下,她的格力電器股票並沒有質押,那就說明買 銀隆的錢應該是別人借給她的。不過,也不用擔心,按照之前的披露,銀隆去年淨利潤8個億,今年預計30億,相信這23億的借款,也是很容易還清的。不過按照銀隆董事長魏銀倉的看法,董明珠買的並不虧。

正文

董明珠增持珠海銀隆股份至17.46% 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3月31日更新了股東名單。其中,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為25.98%,為第一大股東,董明珠持股份額達17.46%,成為了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這意味著,在過去1個多月內,董明珠再次悄然增持了珠海銀隆的股份。

今年2月21日,格力電器公告稱,董明珠持有的珠海銀隆股份已經達到了10%。公告的原因是銀隆和格力電器簽署了200億元的合作協議。

2016年11月,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計劃因中小股東反對告吹。一個月後,誓言“一定要造車”的董明珠,聯手王健林、劉強東等,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9%股權。董明珠個人出資10億元參與增資,獲得7.46%的股權,位列珠海銀隆第五大股東,被媒體稱為“拼上了全部身家”。

僅僅5個月內,董明珠就豪擲23億元,砸向珠海銀隆!這到底是哪來的勇氣?

2月,格力電器和珠海銀隆簽署200億合作協議,讓人質疑關聯交易,遭到深交所的詢問,23日,格力進行了回覆。

格力電器(000651)23日晚回函交易所稱,與銀隆關聯交易預計主要是銷售智能裝備、工業製品,金額將達190億元。格力透露,銀隆2016年營收、淨利為78.98億元、8.36億元,均增逾100%;2016年銷售純電動客車超過5000輛,同比翻倍,2017年至今因季節性原因售出12輛。銀隆2017年擬銷售新能源汽車3萬輛、營收約300億。格力表示,如年度關聯交易完成,可增加格力營收162.4億元。

去年將近80億的營收,淨利潤8個多億,也就是說淨利潤率超過了10%。今年營收預期為300億元,按照去年的利潤率,淨利潤大概在30億元左右。

按照目前董明珠17.46%的持股,屬於董明珠的利潤為5.2億,就算分紅20%,也有1個億。如果董明珠這23億都是別人借的,肯定是有利息的,那1個億也能夠覆蓋利息了。

更何況,董明珠還有4445萬格力電器股票,股價32元,目前市值14.2億,這些股票還沒有質押,這是一筆流動性極佳的資產。

珠海銀隆17.46%股份,估值134億,董明珠持有市值為23.4億元。

董明珠為何如此看好珠海銀隆呢?魏銀倉:銀隆值8萬億

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銀倉表示,格力電器當初計劃收購珠海銀隆時的130億元估值不算貴。“我只能這麼說,什麼都沒有的同行業就是正級、負級、隔膜、設備都是買的,現在都在國內和行業估值800億-1000億。如果按照這個企業來對比,銀隆的估值應該在8萬億、80萬億。”魏銀倉說。

董明珠看中銀隆,其目的也正是“銀隆鈦”。鈦酸鋰材料是我國電池行業領域中所缺少的、空白的高科技材料,銀隆新能源通過控股美國奧鈦公司獲得了國際領先的鈦酸鋰材料核心技術。

據瞭解,鈦酸鋰材料可達25000次循環使用壽命,使用期限超過10年,擁有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零下50度至60度的耐寬溫等優良特性,成功解決了快充電,高安全,長壽命,耐寬溫,高效率五大世界級問題,裝備鈦酸鋰電池的純電動客車,可以確保實現6分鐘快速充電,24小時不間斷運營,-50℃極寒環境下無需加熱、即時啟動,擁有超高安全性確保運行安全等。

“我只能這麼說,銀隆在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將不辜負各位投資者、支持者、幫助者,銀隆將是新能源行業掌握世界先進技術、掌握世界先進動力的一個未來前途不可估量的企業。”魏銀倉表示。

董明珠豪賭了一把,我相信她的眼光和直覺。就算2018年格力不留她,她也有了一片新天地,一石二鳥之計,實在是高。


趙冰峰


董明珠和銀隆的問題,筆者在之前的一篇頭條文章裡寫的很清楚,摘錄如下:

董明珠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格力股東證明了銀隆的價值,也向銀隆股東證明了董明珠的誠意。

再一次表決的時候,格力能否收購銀隆呢?幾無懸念!

格力收購銀隆,將成就格力的再一次高速發展,二十年沒有問題,董明珠死也瞑目了!

而歷史,將會記住:董明珠為了格力,不惜壓上自己所有的身家!


文章全文如下:

董明珠增持銀隆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有媒體分析,此舉是為了董明珠自己被辭格力董事長而鋪設後路。

理由如下:

此前,董明珠被“罷免”(儘管相關當事人都說了是人家自己辭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說明珠海國資委、格力集團已經在考慮董明珠的接班人問題,畢竟董明珠已經老大不小快到了退休的年紀。

再加上格力收購銀隆的各項提案被否決(其實收購銀隆的議案並沒有被否決,只是相關的增發股份議案被否決),說明大股東(到底是否大股東行使了否決權,不得而知)已經不支持董明珠了。

再加上董事會上董明珠發飆(僅僅是截取片段而已),說明董明珠自己對大股東也是相當的不滿。

於是乎,順理成章的,董明珠被罷免格力電器(非格力集團)董事長,是遲早的事情;

於是乎,董明珠自己也不願意待在這裡,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姐到銀隆當老闆去!

於是乎,董明珠增持銀隆成為第二大股東,就是為了自己將來成為銀隆老闆鋪路。

以上的邏輯,我只能說,持相似觀點的文章作者智商為零!

為什麼?

1、董明珠目前在業界的名氣和能力認可度,即便被格力辭退,不知道有多少電器公司排著隊迎接她當老闆!用得著自己壓上所有身家買一個董事長的位置麼?

2、跟1000多億(目前已經接近2000億)市值的格力比起來,銀隆不過100多億,十分之一的規模,去這樣的“小公司”當老闆,董明珠傻麼?就算要當官,也是找地兒大的地方,誰會找地兒小的地方!

3、董明珠成名在格力,所有的功勞也在格力,在公眾眼中,董明珠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成就了格力如此偉大的事業!無論何種原因不再擔任格力老闆,就此打住,名聲依舊,留名青史。如果為了區區一個銀隆而背棄格力(那些低智商作者認為的將格力利益提前輸送給銀隆),豈不是功虧一簣晚節不保?

4、格力對於董明珠,不僅僅在於重要性,而在於:在董明珠眼裡,格力就是自己的親兒子,比親兒子還親的兒子。讓董明珠放棄格力甚至損害格力而去銀隆做老闆,那比讓她死都難以接受!那些低智商的作者,不僅僅智商低,情商也低的不行不行的!

5、即便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分開(被動或主動),損失最大的,是哪個?不知道多少人買格力電器的股票是衝著董明珠去的,如果董明珠不再是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以及其他高管職位),格力電器的股價跌個二三成甚至五六成,那都不算事兒!

董明珠今年63,作為政府官員,是快到了退休的年紀,所以辭任了集團董事長(格力集團董事長屬於國資委任命的政府官員),而作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格力電器屬於上市公司),交易所、證監會、公司法,有哪個規定上市公司高管多少歲必須退休的?

所以,說董明珠即將被辭退格力電器董事長,這些人,只能說,連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兩者之間的區別都沒有搞清楚!不僅僅智商低、情商低、連常識都不瞭解!


那麼,董明珠到底為何要千方百計不顧一切把自己的身家全都壓到銀隆身上?

1、格力電器空調業務遇到瓶頸,這是事實,誰都承認,董明珠早就明白。

一個格力電器,空調市場佔有率將近全球一半,再往上走,已經不是能力的問題了,而是運氣的問題,只能等著所有對手犯錯。

2、擴展電器品類的做法,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然而,成功的企業家都很清楚:任何一個產品,都是需要時間、經驗的積累。別人已經在其它品類摸爬滾打多年了,自己此時進入,成本太高。

而且各個品類的電器市場早就過了增長期,想在市場成熟期甚至下滑區取得顯著佔有率,太難了。“風口理論”雖然是雷軍提出的,但是成功的企業家都清楚。

對比海爾電器、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的利潤率就能清楚:擴展品類的做法,增收不增利。一門心思做空調的格力,利潤率是最高的。

3、智能製造和新能源,是完全嶄新的產業,而且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近年中國各行各業尤其是製造業逐漸開始升級改造,智能製造的需求與日俱增,單單富士康一家在2016年就新增了4萬臺機器人。一方面是勞動力人口尤其是製造業從業人口的逐漸下滑,另一方面是人力成本的上升,再一方面是人們對低端產品需求量的減少以及對高端產品需求量的上升。

新能源,無論吵雜的聲音有多少,都必然會是中國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中國缺少石油,只能依靠新能源。(作者另文介紹《

面對石油戰爭,中國的選擇出其不意:純電汽車

》)

就算按照那些低智商低情商無常識的文章分析的結論:董明珠把自己身價全都壓在銀隆身上,至少說明一點:董明珠看好銀隆,看好新能源,否則的話,幾十億的身價,買哪個公司不是買,非要買銀隆!

正因為董明珠看好智能製造和新能源,所以格力投入重兵研發智能製造和新能源,藉此再造一個格力,不是憑空臆想,而是遠見卓識。

4、銀隆在做新能源,格力也在做新能源。銀隆有技術有產品,缺在知名度,缺在市場,格力有知名度有市場,缺在技術和產品,因此,格力收購銀隆,對雙方都有利。

格力收購銀隆,股東們也是同意的,只是,由於同時投票的增發方案多少攤薄了已有股東的利益,再加上格力賬面上躺著足夠的現金不用卻要增發股份,難免令人懷疑董明珠的動機。

其實最主要的,股東們認可銀隆的價值,但並不認可銀隆對於格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在董明珠眼裡,銀隆的價值可不止130億,銀隆如果能夠歸入格力,價值超過1000億,然而,其他股東雖然認可新能源的發展,但並不認為銀隆加格力能夠發生如此重大的化學反應。

這正凸顯了董明珠作為企業家的先見之明。(當然了,筆者這麼說,也只能等著多年之後再見分曉了。)

5、要讓別人認可你,用言辭是難於說服的,唯有用行動和利益來向對方證明。

於是,董明珠將自己所有身價壓到銀隆身上,用行動向所有人證明:我看好新能源,我看好銀隆,我願意用所有身家做賭注!

董明珠既然能夠成就格力,現在又肯拿出自己所有的身家壓在銀隆身上,其他的股東,會做出何種判斷和選擇?

6、格力收購銀隆,第一次失敗了。成功的企業家做事,一次失敗了,就此打住麼?當然不是!一次不行可以兩次,兩次不行可以三次、四次!只要自己認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董明珠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格力股東證明了銀隆的價值,也向銀隆股東證明了董明珠的誠意。

再一次表決的時候,格力能否收購銀隆呢?幾無懸念!

格力收購銀隆,將成就格力的再一次高速發展,二十年沒有問題,董明珠死也瞑目了!

而歷史,將會記住:董明珠為了格力,不惜壓上自己所有的身家!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孰輕孰重,董明珠會不清楚?


水滴的聲音


不要看發生了什麼,要看會發生什麼。看看格力手機我們大致就明白會發生什麼。

抓住特殊時期的一個機會,把一個產品做到了極致,這是董小姐的牛逼之處。然而,這種牛逼的事情並不是可以輕鬆複製的,所以就有格力手機銷量的笑話。

銀隆有什麼?過時的電池技術?狹窄的電動大巴車市場?還是包裝出來忽悠的一堆概念?這個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董小姐呢,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還是像坊間傳說的那樣,是意在所謂的車載空調?前者不說了,後者 為了一個豬耳朵而買個養豬場,這也比較奇葩的。

總之,董小姐的光環、人脈等還是很強大的,即使現在看一個爛項目,背靠格力、京東、萬達等大佬,總會生存下去的,但如果不根本轉型,潮水退下去的時候,可別讓人看出董小姐和隔壁老王在裸泳呢……


漂泊一夢_797_719


感謝邀請,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收購方案被否的16天后,格力還是放棄了對珠海銀隆的收購。這個結果,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即使在流言蜚語橫飛之際,董事長董明(微博)珠也絲毫未透露出“放棄造車”的想法。然而,一則突發的公告,讓格力“造車”戛然而止。

11月16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

“格力募集資金方案此前在股東大會上被中小股東否決,此後格力雖表示要更改方案,但其對珠海銀隆收購的資金來源卻沒有定論,讓此次收購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不過這個結果,還是有點讓人意外。此前格力在造車上的態度很堅決。”業內人士認為。

格力電器對珠海銀隆的收購方案自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三個月前,格力電器發佈收購方案,宣佈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收購完成後,珠海銀隆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不過,該收購方案卻遭到中小股東“用腳投票”。

10月底,格力收購銀隆並募集資金的整體方案最終在其臨時股東大會被否。但格力並未透露出放棄收購的意願。格力電器發佈公告,承認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相關議案整體上未通過,表示計劃繼續推進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並調減或取消配套募集資金。而那時,格力內部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將繼續收購,只是需要時間對方案進行調整。

據悉,優化和調整後的方案將重新提交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並以該次董事會決議公告日作為發行定價基準日。

在格力收購方案被否後,出現了一個插曲,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格力集團層面職務的變動,在業內引起轟動。一時間,業內人士對董小姐在集團卸任的原因紛紛進行猜測。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與格力電器對珠海銀隆的收購有關。

不過,從目前格力的動作來看,“董小姐”還是在短期內放棄了造車。

但這並不表示格力不需要儘快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查看格力電器近年來的年報可見,2015年,格力電器業績持續增長的態勢出現變化,格力電器的營收與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9%與11%,而這是格力電器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業績下滑。2016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下滑幅度有所收窄。

與此同時,“董小姐”多次在公開場合透露,空調產業步入飽和階段,智能化在未來5年進入黃金時期,格力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如今,董小姐對格力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的推動受到諸多阻礙。

“這並不意味著格力會放棄多元佈局,智能產業依舊是格力的新佈局方向和未來的利潤增長點。”格力內部人士表示。

這對格力而言,或許是另一個開始。


搜贏網絡Amor


市場上已經看到了好多銀隆車,目前看市場推廣還算是不錯的,只是以後怎麼樣還很難說。但對於董小姐的眼光和魄力本人還是有點佩服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大趨勢大方向,巴菲特很多年前就投資了比亞迪,現在應該是收益頗豐的。全世界到處都是比亞迪的市場。銀隆發展的好的話也可能會做得很強很大,董小姐自掏腰包數十億入股,肯定會拼命去經營好的,但世事難料,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才好,缺一樣都會給成功添加難度!


A健康體檢


以後董明珠,或者格力還會繼續增持。 這叫投資未來。 格力造空調已已經觸頂了,未來變化的可能性也很低了。 未來一定是屬於新能源的,銀隆是格力在以後幾十年擴大發展和生存的門票。 在進不去,格力以後也許會死。 技術的革新真的能變天。 看看日本的手機企業 諾基亞。 就算投資銀隆 幾年不盈利,也是好的。


拿板少女han


有多少企業在虎視眈眈格力在空調界地位,海信,海爾,美的,董小姐還分散兵力去做什麼手機,車。作死的節奏。手機就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車子嗎,李嘉誠都知道進任何一個行業要多看相關的專業書籍,我只想說,隔行如隔山,你格力的技術基礎是靠你的上任,玩車扯遠了,你不懂,就靠你的銷售能力強,能帶的動那個騙子的五萬億公司,(見諒,那個銀隆的董事長長的就像)。技術立身,加上製造業的的工匠精神,沒有德國那種幾十年的造車技術積累、經驗教訓、按時改進,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銀隆那個車標我就醉了。我看如此,只是當她買了個基金、股票存款罷了,以此抵擋通貨膨脹。最後說一句,只靠情懷和願景去做事是很危險的。


小樹苗180102358


董小姐和珠海銀隆之間發生了什麼?

董小姐現在已經是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了,既然董小姐這麼看好。個人認為 ,董是投資未來,高瞻遠矚的目光。從董小姐能把格力空調做到現在的市場份量,能力毋庸置疑。珠海銀隆,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產業是必須要發展,市場前景不錯。

雖然,手機沒賣出幾臺,但是董小姐的人格魅力和能力擺在面前。不然,怎能一句話幾個首富就小投5億,10億。說白了,人家就是投董小姐。


股海潛龍2018


董只會晚節不保,不過是一個搞營銷的,論中國製造,趕不上老朱,老朱才是技術流,銀隆不過收購了美國一家落後的電池企業,整天吹牛逼,美國是不會讓中國收購其核心電池技術的,至於造車,你當中國那麼多車企是吃素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