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必須要了解的公司行爲依據—「盡職調查」

【律禾企業戰略律師團-您身邊最專業的法律顧問】

企業家做企業離不開決策,決策的依據離不開盡職調查。

在公司併購、證券發行等重大公司行為中,專業人員對目標主體或發行人展開合法性存續、企業資質、資產和負債、對外抵押擔保情況、重大合同、上下游關聯關係、國家政策、涉及法律的其他問題展開調查。調查的目的就是審查目標主體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通過各類渠道予以舉證,最大限度的降低法律風險和交易風險。

企業家必須要了解的公司行為依據—“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的內容相當複雜,可以說調查的越詳細,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就越強。那大致的盡調內容都包括哪些呢?

1.對目標公司的設立和存續情況的調查,目的是審查設立程序是否規範,營業期限與擬製交易的需求或屆滿時間是否發生衝突;章程的規定和公司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存在衝突;住所或年報是否存在不合規之處;合併、分立、解散情況等等。

2.對目標公司出資、增資、減資情況的調查,目的是避免註冊資本繳納、非貨幣出資過戶、非貨幣出資評估、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增減資程序履行情況不合法合規帶來的風險。

3.對公司股東及股權轉讓情況的調查,瞭解登記股東和實際股東身份、外方股東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有股權轉讓情況的要從股東的放棄優先權、支付轉讓價款、履行轉股程序及轉股條件四個方面著手。

企業家必須要了解的公司行為依據—“盡職調查”

4.對目標公司的組織結構及治理情況的調查,要了解公司是否在規範運作,為後續的公司行為提供有力保障。

5.對目標公司財產的全面調查確保公司資產的獨立完整,應該側重瞭解財務狀況、大小固定資產、項目狀態等信息。

6.對目標公司業務情況進行調查,側重公司的經營資質、業務開展情況、知識產權情況、重大投資情況、安全或保險情況等方面的核查。

7.對目標公司的重大事項風險進行摸排,包括重大合同履行情況、涉訴情況、債權債務及銀行貸款、擔保、企業拆借、資金用途、關聯交易、涉稅情況、勞動關係及社保等情況的調查,極大降低公司行為失敗概率。

注意:調查內容依據具體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或變更。

企業家必須要了解的公司行為依據—“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的工作比較複雜,需要法律、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協同作戰,一起謹慎細緻的頭腦風暴,但在實踐操作中由於律師的經驗豐富全面,其盡調工作應以主導。常用的盡調方法包括資料的收集、會見、實地考察、分析總結等。

選擇一家公司併購或發行金融證券,一定要制定詳盡的盡職調查計劃,在實踐操作中不斷的完善、分析、總結,為公司行為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更多幹貨盡在律禾,每天學習一個知識點,也許你就會成為企業中最懂法律的,懂法律中最優秀的企業家。

企業法律服務,律禾更專注,律禾企業戰略律師團-您身邊最貼身的法律顧問。

企業家必須要了解的公司行為依據—“盡職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