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今天要說的三個喜怒無常的開國皇帝,一是漢高祖劉邦,二是宋太祖趙匡胤,三是明太祖朱元璋。有人說他們除了都是開國皇帝外,還有什麼相似之處嗎?看不到相似之處,是因為你不認真地進行比對,其實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只不過有些皇帝人能以史為鑑,成了明君,有些不以史為鑑,成了暴君或有爭議的皇帝。今天這三位皇帝的人生,可是充滿了爭議啊!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其一:三人都是出身卑微。劉邦出身平民,也有記載說劉邦是流氓小混混出身,三十來歲時當了個沛縣泗水亭的亭長,這亭級幹部是多大?轄區不過十里,大概相當於村長大小吧;再看朱元璋,朱元璋出身窮人,其實連窮人都不能算。為什麼?窮人至少有塊土地吧,而朱元璋從小給人放牛,自己家連土地都沒有,日子過得不是一般的苦,整天受地主階級的欺負;要說出身稍微好一點的就是趙匡胤了,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是一個軍二代。他早年投身行伍,跟隨郭威,也是從一兵一卒起家的。相比前兩位,趙匡胤運氣好點,一開始就跟對了人,官途還算比較順利。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其二:三人當上皇帝都靠一位神秘的謀士。劉邦得天下,韓信是雙手,張良就是他的大腦。劉邦每次到了生死攸關的人生節點,都問計於張良,都靠張良的奇謀出奇制勝,否則劉邦怎能活著赴完鴻門宴?而朱元璋,得天下全靠劉伯溫。歷史上能拿來和諸葛亮媲美的謀士不多,如果有,劉伯溫當屬第一。民間現在也有“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一說。劉伯溫幫朱元璋滅張士誠,平陳友諒,平定中原,功高蓋世;有人說趙匡胤身邊沒有人能和張良、劉伯溫相提並論啊!有,就是趙普。趙普此人不簡單,要說他是史上最牛謀士也不為過,因為他的計謀,趙匡胤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黃袍加身。這還不算什麼,功成名就後,趙普沒有像張良、劉伯溫那樣急流勇退,而是三任宰相之職,後人說他“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胸中有大智慧啊!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其三:三人一生都在猜忌中度過。開國皇帝嘛!劉邦、朱元璋江山來之不易,生怕一不小心丟了,喜歡猜忌情有可原,趙匡胤的皇帝就像中彩票一樣,就更怕丟了,整天吃不好,睡不好。先看劉邦吧,一起跟他打天下的功臣,韓信,彭越、英布、藏荼、張敖都難逃一死,張良,樊噲,蕭何勉強保住性命;而朱元璋就更別提了,簡直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朱元璋殺大臣、功臣簡直到了熱衷的地步。史上有名的胡惟庸和藍田案,殺一個不過癮,朱元璋殺性一起就是滅九族,成千上萬的殺,就連開國功臣劉伯溫最後也沒有好下場;最後說趙匡胤,還算是有點人性的,一個“杯酒釋兵權”把將官盡數革職,好歹是沒有要人家的性命。但趙匡胤的猜忌也是出了名的,經常去大臣家裡搞突擊檢查,生怕有人造反。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看看這些開國皇帝吧,跟著他們打江山時,好像遇到的聖主明君,一起坐江山時,都成了喜怒無常、殺人不眨眼的暴君。這對我們有什麼啟迪呢?其實學習歷史對我們今天的職場來說也是很有借鑑意義的,至於學到什麼,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他們雖然都做了開國皇帝,但人品都不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