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決策矛盾很正常,理性說服是關鍵

在合夥創業的企業中,遇到重大的決策問題,合夥人之間經常可能出現意見相左的矛盾,大致原因有兩種: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1、考慮問題的片面性。

合夥創業者,一般都是在某個領域能力比較強的人,而且這些人在公司運營過程中,也是各負其責,所以,在對某個項目決策做出決定時,會站在一個比較單一的、自己擅長領域的角度去看問題,考慮問題的時候難免會有一定的片面性。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2、爭權奪利。

一般來說,企業合夥人都是有想法、有夢想的精英,說的更明白一些,大家都是做老闆的料,都想說了算。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解決意見矛盾的三個方法

合夥人之間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很正常,只要把意見統一了,問題就很快能夠得到解決。那麼,合夥人之間在做決策的時候,出現了意見相左的情況時,如何明智的處理好呢?


1、選舉一個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核心人物

經營企業最忌諱的就是同時有好幾個領導,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誰都想說了算,卻沒有一個最終拍板的人。小編認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創業之初,在制定關係到企業未來的決策時,一定要有一個大家都充分認可的、有絕對話語權的核心人物。合夥人決策意見相左的時候,這個人能夠最終拍板決策是什麼,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決定性影響。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2、換位思考,站在其他合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合夥人之間能力互補,有利於對企業的多方把控。但是,因為能力互補,合夥人各方面往往更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尤其是遇到重大決策問題時,合夥人往往很自然地從自己擅長、自己負責的領域去思考問題,並從這個角度上制定相應的決策。

比如,合夥人一方善於市場拓展,善於拉投資和拓展新客戶,另一方擅長內部團隊管理和產品的打造。這樣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和產品方面都不會出現大的失誤和漏洞。但是,這種互補關係,並不代表合作的雙方能夠理解對方的決定。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在啟動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合夥的各方更容易出現的而是過於關注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對方的需要。擅長市場的,感覺自己拓展市場不容易,願意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市場拓展方面;而擅長內部管理和產品開發的,認為產品研發必須有資金支持才能把產品做得更好,團隊建設也不能沒有資金做後盾,更願意把資金投放到產品研發和團隊建設當中去。然而,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如果合夥人各方換一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多瞭解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理解他們的需要,懂得自己的需要並不比他們的需要更重要更緊急,也就能坦然面對並理解對方的決策了。在這樣的心態下,雙方在進行協商,矛盾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3、從公司全局的利益出發去做決策

解決合夥人之間在決策中意見相左的矛盾時,合夥人一定要以有利於企業未來的發展為最終目標,拋棄個人之間的小恩怨,以企業發展的大計為重。在考慮決策時,從全局出發,從一個綜合的角度而不是從局部利益去考量決策的好壞。顧全大局,一方面避免了合夥人之間因為決策意見相左產生矛盾,另一方面,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做出決策,才是最符合企業未來發展的最快決策,企業才能夠穩步發展。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不同,合夥人之間在決策問題上出現矛盾紛爭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我們千萬不要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合夥人,那是不現實的。合夥人之間出現矛盾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來解決這些矛盾,不能因為矛盾的出現,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其實,不少合夥創業的公司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是朋友合夥,債權不清,在一開始合夥之間就存在隱患。所以,合夥創業的公司,在合夥之初,就要在股權分配以及方向把控上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小米雷軍談合夥創業:合夥創業過程中決策意見談不攏,誰說了算?

假如說公司是大股東全權把控,還是合夥人根據出資比例進行投票?在合夥人意見相左時,如何做出決議?這些都是要事先做一個明確的規定。

小編認為,沒有團隊精神,太過自我的創始人是很難創業成功的。現在的年輕人不在那麼收斂,張揚個性是他們的天性。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太過自我就很難聽進去別人的話,在於合夥人發生衝突時又容易衝動,很容易提散夥。所以,奉勸年輕的創業者,創業非兒戲,當你與合夥人的意見相左時最好能三思而後行。

——更多請關注頭條號“周治龍談合夥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