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一些幼儿园老师,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保持专注,要求孩子坐得笔直,全程把手背在后面。

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我觉得这其实挺可惜的,因为恰好相反,巧用双手,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对提高注意力有帮助。释放孩子的双手,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记忆力和数学能力。

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你可能会觉得,手势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下意识做的小动作。实际上,爱打手势来自我们的基因遗传,就像人类天生喜欢音乐或跳舞一样自然。

用一个小故事,帮你理解手势的起源。

假设在20万年前的某一天,那天在非洲大草原上的一个人类祖先看到了一只羚羊,他想告诉小伙伴这个喜讯,可是他不会语言,怎么沟通?于是他灵机一动,立刻用“手势”比划出一对羊角:“这里有羚羊!”再勾勾手:“快来啊!”对面的小伙伴秒懂了,沟通原来如此简单,利用手势也能进行。

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从此以后,老祖先频繁地用手势通风报信,沟通的需求多了,手势不够用了,口头语言慢慢发展出来。这是目前语言起源的一个重要假说理论。而且,你至今还能在一些原始部落里看到用手势交流的人。

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实际上,手势还跟大脑发展有关。手势越多越复杂,人脑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你想,自从学会“羚羊”这个手势,不需要看到真的羚羊,老祖先一看到这个手势,立马就能联想到“羚羊”。羚羊在草原上飞奔的姿态、捕猎羚羊时候的紧张刺激、羚羊那肥美的味道,这一切信息,就涌入了他的大脑。

做手势,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吗?手势源自基因,有助于大脑发展

交流得多了,联想得更多了,大脑的脑细胞开始增加,细胞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最终人脑的容量变大,大脑皮层也更发达。

所以说,当我们学会打手势,我们也就开始从抽象符号中联想出相关信息,人类思维的一次跃迁就开始了。

你也可以说说对手势的理解,欢迎留言,下一篇我们来聊,如何让孩子利用手势沟通?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