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乾隆的令妃?

1622355338


01

小時候看還珠格格,總覺得令妃真的溫婉美麗善良啊,與旁邊“惡毒”的皇后形成鮮明對比,長大後再重溫,卻發現令妃原來是個“心機girl”。

先是示好小燕子與紫薇,藉機拉攏了當時奪儲最有利的五阿哥,與皇后成扛鼎之勢;

然後在自己生下兒子後盡心籌謀,勸得永琪出宮與小燕子雙宿雙飛,利用與福家的妯娌關係,成功勾結朝臣,把自己的兒子扶上大位…

更不用提劇中她與皇后輝發那拉氏(還珠格格里叫烏拉那拉氏)處處爭寵、勾心鬥角了。

誰能想到溫柔善良的令妃娘娘,竟然會在皇后說話時連翻兩個白眼?

雖然電視劇中將福倫一家描述成令妃的背後大樹,但真實的歷史上,福倫是康熙朝的戶部尚書,跟令妃基本不是一個時代,令妃之所以能從一個低位宮嬪一步步打倒皇后走上人生巔峰,靠的是她自己——強大的女主光環!

縱觀令妃一生,真的是一部活生生的金手指大女主進階史,更可怕的是,這段歷史當中,她沒有靠家世、沒有靠攀附大樹,全憑自己奮鬥!

從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到母儀天下的皇太后,瑪麗蘇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古裝偶像劇都不敢這麼拍!

02

令妃剛出生時,毫無疑問拿了一張爛牌,但她偏偏將這爛牌打成了絕世好牌。

令妃本姓魏,是包衣管領下人魏清泰的女兒,在滿漢八旗等級制度嚴苛的清朝,一個漢軍旗出身的包衣奴才的女兒,是註定不會有什麼光鮮亮麗的童年的。

史書上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只寫著雍正五年(1727年)出生,14左右入宮。

以她的出身,入宮當然不是去做娘娘小主的,而是作為伺候人的宮婢下人。

關於這段歷史,史書上或為避諱,隻字未提,我們只能從乾隆曾經做過的一首詩的自注裡瞭解到“令懿皇貴妃為皇后斫教養者”,令妃在做宮女時,是乾隆原配富察皇后的侍女,在她身邊學規矩。

民間更有傳言乾隆痴迷富察皇后的雙足,而令妃那時則是皇后的洗腳婢。

富察皇后被稱為滿清第一賢后,深得皇上厚愛,令妃日夜伺候在皇后身側,與皇后關係親密,自然也在皇帝面前混了個臉熟。

乾隆十年,她初承恩寵,被封為魏貴人,十一月晉封為嬪,封號“令”。

但那時,後宮的風頭是屬於富察皇后、屬於那些高位嬪妃的,令嬪的出現,就像是一顆砂礫投入汪洋,古水無波。

皇帝一時興起寵幸了小宮女,這樣的事情在這皇宮裡太常見了。

富察皇后紅顏薄命,在乾隆十三年溘然長逝,乾隆悲痛欲絕,雖立嫻妃輝發那拉氏為繼後,卻對她並不寵愛,反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懷念髮妻。

當然,自古君王多風流,乾隆在哀悼亡妻的時候,可一點沒落下寵幸美人、開枝散葉。

比起家世顯赫的第二任皇后、出身股肱之臣的貴妃高佳氏、生了好多個娃的皇貴妃蘇氏,還有為了民族大團結入宮的穎貴妃巴林氏、容妃和卓氏(還珠裡的香妃),令嬪既沒有顯赫家世,娶了又沒啥政治意義,在宮中地位也很低,乾隆新鮮勁過了,也就把人晾著了。

小小包衣奴才,能承恩雨露已是祖上燒了高香,還能祈求什麼呢?

可乾隆在這時偏偏多看她一眼!

03

在男人的眼中,初戀永遠都那麼珍貴。

身為乾隆髮妻的富察皇后,如果活得久一些,或許年華老去,就會成為牆上的一抹蚊子血,可她英年早逝,隨著時間流逝,卻成了乾隆心頭的一顆硃砂痣。

富察氏去世後,乾隆開始無休止地懷念髮妻,而令嬪恰如其分地出現在皇帝身邊,成了他相思的最好慰藉。

前文說過,令嬪做宮女時,是伺候富察皇后的。

她與先皇后關係親近,耳濡目染,連氣韻都學得幾分相似。

她和富察氏一樣溫婉大度,她甚至比富察氏更機敏聰慧,一顰一笑,乾隆總是能在這個小姑娘身上看見一星半點兒富察氏的影子。

他沉溺於這樣的影子裡,對她的寵愛一天比一天深。

乾隆十三年三月,富察皇后死,僅僅兩個月後,令嬪被冊為令妃。

滿清兩百七十六年曆史上,從來沒有哪位后妃的晉升速度有她這麼快。

乾隆二十四年,令妃晉封令貴妃。

乾隆三十年,令貴妃晉封令皇貴妃,統領六宮諸事。

從小宮女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貴妃,她用了整整二十年。

那個時候,皇后輝發那拉氏惹怒龍顏,剪了頭髮送回宮中,把金印金冊都收了回去軟禁起來,這個皇后,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了。

而令妃則成了實際上的後宮掌權者。

對於妃嬪來說,皇帝的寵愛是面子,後宮的權力是裡子,寵妃往往空有面子,皇后往往只有裡子,但令妃卻兩者兼得,雖無皇后之名,卻行皇后之實。

04

乾隆皇帝愛下江南,當然也免不了沿途拈花惹草,可他不管去哪裡,都要帶著令妃。

由於受寵,在封妃後的幾年裡,她幾乎每年都要懷孕,一個接一個地生胖娃娃,統共生了四子二女,是清朝生育最多的妃子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令妃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

一個包衣奴才,能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獲得皇后青睞、皇帝榮寵,連生的娃都能被忽略母家身份而被立為儲君,這個令妃一路開掛金手指,可不簡單!

可能有些出生的時候,就拿了主角劇本吧!

乾隆四十年,令妃生病去世,享年49歲。

她去世後,乾隆十分傷心,寫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詩,不但把她的孃家抬入鑲黃旗,還下令在她原有的妃嬪儀仗中增加到76件,就連富察皇后當年,都不過59件。

乾隆六十年十月,冊贈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她終於在死後,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帝正妻,也是清朝唯一一位漢人皇后。

在《清史稿》裡,對於皇帝寵妃的去世

皇太極對海蘭珠是“有寵”、“傷悼不已”;

順治帝對董鄂妃是“寵冠後宮”,“死後親制行狀;

乾隆對富察皇后是“甚重之”,“深慟制述悲賦”。

而對令妃的描寫,卻只有枯燥的“諭、本月二十九日。皇貴妃薨逝。著稱令懿皇貴妃。依例輟朝五日。”“所有應行典禮,著各該衙門察例具奏”。

一切都依例而行,看不出半點情緒。

有人以此得出結論,說乾隆根本不愛令妃,只當她是生育工具。

難道乾隆對令妃,真的是隻有寵而無愛嗎?

從事實來看,不大可靠。

她出生拿了一張爛牌,卻一路榮寵順風順水,人們都說,這全是借了富察皇后的東風。

但在富察氏剛去世不久,令妃的父親魏清泰卻在籌備先皇后的貢品餑餑時犯了大錯,“供品上應用餑餑僅上五、六碟,屢次傳取,亦未預備一次”,沒有準備貢品,這是嚴重的失職,皇帝盛怒之下,分明是砍頭的大罪。

與魏清泰一同擔任內管領的同僚都被連坐貶官了,魏清泰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隨著女兒封妃,不降反升。

乾隆如此重視富察皇后,卻在這樣的事上對令妃家人寬容甚至縱容,自然是因為令妃在他心中位置也同樣重要。

令妃生嘉慶帝時,已經35歲高齡,生十六皇子和十七皇子時,分別是37歲和41歲,一個出身低微、毫無根基且容顏老去的女人,若無帝王寵愛,怎麼會生這麼多孩子?

從卑微的漢軍旗包衣奴,到紫禁城的皇貴妃,她把整個家族都拉扯進了“尊貴”的八旗,讓漢人的血脈流進了皇帝的身體,一步步走上女性的至尊之位…

歷史上開金手指的女人,輕易不能惹!


漢周讀書


先來看乾隆令妃的生平,乾隆令妃原姓魏氏後來由正黃旗漢軍旗抬旗入鑲黃旗滿軍旗魏佳氏。乾隆十年(1746年)封為魏貴人,同一年晉為嬪,三年後,晉為令嬪,二十四年為令貴妃,二十五年生乾隆第十五子永琰,三十年晉皇貴妃,三十八年乾隆秘密立儲永琰為皇位繼承人,四十年薨,乾隆六十年乾隆宣示十五皇子為皇太子,追封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

可以看出,令妃在他的一生中都是得乾隆帝寵愛的,乾隆第一個皇后富察氏深得乾隆敬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其不幹政事和簡樸的作風,從皇帝的心理來說需要這樣的後宮之主以此來彰顯表率,是對皇帝本人的君主作風和後世評價很有利的。令妃的出生並不高,有說法是他出生於包衣初時為宮中宮女,但宮女之說不可考。清朝時候為了政權鞏固,秀女們直接選秀晉封為貴人起的大多出生於滿軍旗八大姓,而其他的和漢軍旗甚至更低身份的都是從更低的位份起。

令妃以其沒有背景的身份晉封就從貴人起,加之抬旗和晉封速度之快(清朝時妃只可設四人,貴妃兩人,皇貴妃一人,在對比乾隆時期其他妃嬪包括頗受寵的香妃原型容妃的晉升時間間隔,可以對比令妃的晉封速度是最快的),期間為乾隆生四子二女,其中兩個早夭。所以說,乾隆從最初到最後都是很看重她的。

乾隆帝本身是風流皇帝,對令妃能另眼相看,說明她至少是個容貌姣好和蘭心蕙質之人。乾隆帝一生對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悼念終身,令妃在乾隆第二任皇后落髮後就管理後宮,其後仍然得乾隆信任並且秘密立儲,可見令妃魏佳氏除了自身的魅力外也深受富察皇后影響,不干預朝政並且作風簡樸,這在史書上也有記載。

至於小說和電視劇中將令妃演繹成心機主還是白蓮花都是不可信不實際的,看看就好,不必入戲將真實的歷史人物過分曲解了。


糖寶兒淘歷史


令妃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的嬪妃,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因為受寵於乾隆皇帝,後來抬魏氏為魏佳氏,入滿洲鑲黃旗。令妃出身不高,入宮之初也不過是一個包衣宮女,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幸於乾隆,從此飛上枝頭,並且步步高昇。



令妃在清朝後妃當中出身算是低的,但她卻能在後來的路上一躍成為統領後宮的皇貴妃,位同副後,並且為大清朝誕育一個皇帝,由此可見,她手上定然有幾把刷子。縱觀乾隆後宮,早期有他敬愛的富察皇后,有溫柔美貌的慧嫻皇貴妃,還有滿洲貴族世家的嫻妃烏拉那拉氏等,可惜後來除了嫻妃做了繼後,富察氏等早期受寵的女人去世的也不少。令妃比乾隆小16歲,乾隆失去富察皇后之後,他最信任的就是令妃。



雖然現在有很多影視劇說令妃是心機girl存在戲說醜化的嫌疑,但不可否認,一個女人能在多情皇帝的後宮裡步步高昇,是存在心機的。她為乾隆總共生了三子兒女,說明她從得寵到生命的盡頭,都是很受寵愛的。一個女人,不需要有多聰明,但能為皇帝生五個孩子,絕對有能力。



令妃其人,應該是懂點詩書的,畢竟乾隆皇帝風流一生,七下江南,作詩無數。如果令妃一點不通詩詞,如何能與乾隆說些貼己話?女人單憑美貌想要在後宮立足其實並不容易,況且乾隆皇帝的後宮並不缺美人。令妃還會韜光養晦,畢竟她在後宮遊刃有餘多年,上下對她倒也沒什麼差評。



令妃於乾隆四十年去世,終年49歲,諡號令懿皇貴妃。乾隆六十年因冊封皇太子的緣故,追封令妃為孝儀皇后,她雖然生前沒有享受皇后的待遇,但死後卻有這樣的蔭封,兒子也成了大清皇帝,算是幸運的了。


翻出歷史那一頁


她的一生是幸運的,也是可悲的。魏佳氏出生不高(包衣奴才),卻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從包衣、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孝儀純皇后(死後追封),一步步高昇,可見她是幸運的。



乾隆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他有三位皇后、五位皇貴妃、五位貴妃、妃位六人、嬪位六人,貴人、常在、答應更是有很多,他一生大約有40多位妃嬪,還不算微服私訪時邂逅的沒有名份的女子。



在那麼多女人爭寵的後宮她能得到皇帝的寵愛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她還生了四子兩女,這麼高產,可見皇帝有多寵愛她,要知道皇宮裡很多女人一輩子都無緣見皇帝一面,更別說能得到寵幸生子了。

乾隆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魏佳氏生的十五阿哥顒焱卻能登基為帝,可見她養了個好兒子,雖然生前無緣做皇后,死後卻因為兒子的緣故被追封,可見她是幸運的。



烏拉那拉氏被廢除後,整整10年裡都是魏佳氏在打理後宮,等了10年一直到死都未能被冊封為皇后,更沒有看到兒子登基,這應該就是她的悲哀吧。


紫瑟檸檬草


令妃,魏佳氏,比乾隆皇帝小16歲。父親是內管理魏清泰,屬於正黃旗包衣,這屬於奴才。

但是皇帝為她抬了位份,滿洲鑲黃旗。



乾隆十年,魏佳氏被封為貴人,同年十一月,晉位為嬪,位列三嬪之一。令嬪的“令”字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之意。這大概是皇帝讚美魏佳氏吧,稱其美好吧。


後來她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乾隆十三年,她被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他成了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她生下皇十五子,也就是之後的嘉慶帝。乾隆三十年,她被封為皇貴妃。

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九,魏佳氏一命嗚呼,年49歲。可能她是之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成為皇后吧。

但是她的兒子幫她完成了這個遺願,嘉慶帝登基後,追封其母為為孝儀皇后,葬於裕陵。

其實我覺得為包衣能夠從一個包衣成為皇貴妃,她的兒子登基為皇帝,她被追封為皇后,她是個很厲害的女人。


大白熊娛樂


令妃,乾隆十年入宮封貴人,然後開始後宮打怪升級之旅,實現從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死後由嘉慶皇帝追封皇后。

雖然生前沒有當上皇后,但是那拉皇后(就是還珠格格里那個皇后)被廢,令妃成了皇貴妃,攝六宮事宜,等同皇后拉。


令妃出身不高,是包衣旗,包衣就是清軍入關時最早投靠旗人貴族的漢人,是八旗子弟的家奴,像曹雪芹家也是包衣。

令妃很得乾隆帝的喜愛,所以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封為嬪,此時魏佳氏僅十九歲,便位列三嬪之一(當時乾隆帝嬪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嬪葉赫那拉氏,怡嬪柏氏與令嬪魏佳氏),乾隆帝封其為“令嬪”,“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代漢語中有美好之意,晉封時魏佳氏已列眾嬪之首,排在了家世與資歷均比她有優勢的舒嬪(後來的舒妃)葉赫那拉氏之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榮寵。

另外令妃還特別能生,生了四子二女,皇十五子還當了皇帝。

令妃在皇貴妃位統領六宮十年,49歲過世,死在老公乾隆前面。

雖然魏佳氏生前未當過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經很圓滿了,她出身不高卻受乾隆帝青睞,由貴人逐步晉封到皇貴妃,而且在魏佳氏生前她的兒子永琰已經被秘密立儲,也許在她彌留之際,乾隆帝已將此秘密告知於她。在魏佳氏去世前,乾隆帝已經將她的孃家抬旗入滿洲鑲黃旗,並編為世管佐領,這是皇后孃家才有的待遇;在魏佳氏去世後,乾隆帝在她原有的儀仗中增加了十八件,達到七十六件,僅比皇后的儀仗少了一件;從魏佳氏留下的遺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經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資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給予魏佳氏的特殊待遇。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在乾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


小馬陪練


令妃,魏佳氏,乾隆十三年被封為令妃,二十四年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被封為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因病去世,乾隆六十年追加為孝儀皇后。

說到令妃,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還珠格格》中那個溫柔賢惠的令妃。在劇中,賢惠的令妃與陰險狡詐的皇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深的觀眾的喜愛。


真實的令妃又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令妃的身世並不好,他的父親屬於正黃旗包衣,也就是奴才地位。由此可見令妃一路爬上去並不是那麼的簡單,乾隆十年她便被封為貴人,此時她才入宮不過六年,同年又升為嬪,位列三嬪之一。

令妃的“令”字取自《詩經•大雅》,在古語中是美好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出令妃確實受到了皇帝喜愛的地方,至少這個字一般的嬪妃也是承擔不起的。但是細極而思,如果這是心計,那令妃又是多麼的令人恐懼。



令妃一路榮寵,而後宮之中完全的善良是無法生存,由此可見,令妃可能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但至少也是比皇后更為聰慧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