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爲這三種激勵模式?

關注“中國民企商學院”,學習企業經營,績效管理

導讀

“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一直以來都被國內企業廣泛應用,並且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也意識到,這種模式存在許多侷限性。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劉老闆經營一家外貿公司,向歐洲地區銷售紡織用品,原業務很不錯。但他最近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公司業務部整體氛圍非常不好,業績一般不說,業務員也完全沒有去拼搏的想法和狀態,甚至不少人有離職的打算。

而老業務員仗著手裡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很多安於現狀。

劉老闆表示,這樣下去公司都很難繼續維持生存啊。

老闆們都有一愁,就是“薪愁”,如何發工資員工滿意,老闆也願意?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企業抓管理,要一手抓帽子(職位),一手抓票子(錢)。

沒有票子,員工不珍惜崗位工作,管理就抓不下去。票子從哪裡來?票子從經營中來。

​現實很多中小企業,明明加了工資,但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

很多企業的薪酬模式還是:底薪+提成+ 績效工資

詳細說明: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 績效 工資,

如:“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 績效 工資,然後按佔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標上,企業每月對每個績效指標都會提出相對應的目標

,最後根據目標達成率用KPI評分方式進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員工幾乎沒有拿到過100分,也就是說員工每個月都會被扣掉幾百元!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業務員的傳統薪酬模式

小結:底薪+提成的弊端: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

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

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到底如何激勵員工更富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直是各個中小企業苦苦思索的問題。

合理的分配製度作為一種激勵和價值導向機制,企業應該如何設計呢?

薪酬管理體系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從兩個角度考慮:

一是業務人員,二是非業務人員。

業務部門是賺錢的部門,其餘的部門都是成本。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業務人員的激勵系統入手,具有系統性的思維,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然後,薪酬模式必須遵守幾個原則:

1、員工必須有持續收入增長的空間。

2、員工增加的收入,必須來自他創造的結果,而不是以降低企業利潤為代價。

3、員工可以有多種增加收入的渠道,而不僅僅是靠銷售收入。

4、員工不能只關注營業額,還要關注企業需要關注的利潤率,成本費用率等。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業務員的薪酬激勵體系很關鍵

如果底薪與提成水平在市場上已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就可以先不作考慮,而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的重構。

業務員薪酬激勵到底該怎麼做?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種業務人員薪酬等級體系設計操作方式案例,行業差異自己變通參考對照調整!

在銷售業績之外,保留提成工資,還可以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2)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8)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 9)回款率指標、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業務人員的薪酬系統

操作: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準)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KSF薪酬全績效——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PPV量化加薪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

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PPV模式,可以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在還沒產生業績的時候,就多做事,通過身兼多職讓自己成長,也提高企業的人效。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三、年度激勵——合夥人模式

想讓員工敬業?先學會使巧勁。即用明天的錢來做今天的事,員工變成合夥人。

在不增加當期成本的前提下打“時間差”,讓員工人把目光放長遠。讓他們知道多少年之後自己能得到一個更大的回報,把只顧眼前利益轉化為追求遠期利益。

能讓人才轉變思維,死心塌地跟隨企業一起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利益的趨同。

而能實現企業和員工利益趨同的模式就是——合夥人模式。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員工購買的是增值利潤的分紅權,不佔用公司股份,但是到了年底,可以多分得一份錢,並且,公司業績越好,個人貢獻越大,分得的錢越多。

對員工來說,相當於購買了一個有高額回報,並且沒有風險的的理財產品,員工不承擔企業經營風險,哪怕是虧損了,也不會失去本金,只要肯努力,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回報。

對企業來說,既不失去公司股權,又能得到員工跟投的週轉資金,還能穩住人才團隊,凝聚人心,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

為何越來越多企業,不只用“底薪+提成”,改為這三種激勵模式?

底薪+提成模式在過去是相當有激勵性的模式,但時代不斷在發展,這模式的弊端也相當明顯,所以為了彌補這薪酬模式的缺陷,企業把薪酬激勵多元化。

讓業務員在不同的階段,都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增加收入,不僅有當下的收入,還有未來的收入。

業務員收入的來源,不再侷限於提成,而在於方方面面,這樣員工才會死心塌地,跟隨企業一起把蛋糕做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分享你的見解!

相關閱讀推薦: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