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文丨不凡商业记者 牛油果

截至7月25日,《我不是药神》上映超20天,票房累计29亿,片方分账达10亿,可谓“名利双收”。

新导演文牧野这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坏猴子”一个策略的成功:扶持新导演。他和当年拍《绣春刀2》的路阳一样,是宁浩选出来的重点关注对象。另一边,《邪不压正》打出总制片人“周韵”二字的时候,所有人会心一笑:姜文和他老婆终于还是走了陈凯歌陈红模式。导演工作室模式的连连成功,直到这次《我不是药神》名利双收,是否说明,电影圈的“小公司模式”会逐渐替代传统大厂模式,成为主流现象呢?崔永元一个微博都可以引发华谊股票连番动荡,这似乎告诉我们:以上设想极有可能。

这不是一夜之间的改变,背后深层原因,是资本的进入,及电影圈权力的更迭。

权力更迭,导演纷纷“创业”

冯小刚导演一部部在华谊拍贺岁片的时候,恐怕没人想到这家最有名的民营电影公司有一天也会遭遇如此大的信任危机。2010年票房冠军《唐山大地震》、季军《非常勿扰2》无疑是当时市场最大的成功。类似“案例”还有张伟平用自己搞定资本的能力绑定张艺谋导演,虽然也一度传出张伟平干涉张艺谋艺术创作之事发生,但他们的合作关系还是持续了16年之久,在此期间张艺谋拍了第一部算得上国产大片的《英雄》,也拍过备受质疑的《三枪》。

关系破裂于2012年。此后张艺谋开始了寻找自己商业新搭档的过程。张艺谋和乐视合作了,这是后话。

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同样是这一年,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光线制作的《泰囧》上映,狂揽12亿票房,还创造了不少票房纪录。这次胜利是王长田和徐峥合作的结果,据王长田称,徐峥和他见了一面,讲了20分钟故事,合作就敲定了。这次押宝成功,使光线做电影5年后,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功模式,并以此思路主导了不少项目。之后光线大胆启用没拍过戏的老演员当导演,走低成本、类型片之路,投拍了赵薇的《致青春》、苏有朋的《左耳》。

光线大量出品新人导演作品,其实也反映着,市场太好,导演不够用了。

在继续讲述电影市场变化之前,有个小故事也不能遗漏。《泰囧》这条大鱼是怎么跑到王老板碗里的?答案是有人给放走了。在一般观众印象中,《泰囧》可能是《人在囧途》的续集,拍《人囧》的是武汉一家公司——华旗,此后还把徐峥告上了法庭。主要纷争是,华旗认为“囧”电影版权在自己,光线拍续集是侵权行为。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公司率先与徐峥合作,为何自己不拍,答案是,“理念不合”,最后徐峥找了愿意支持他当导演,打钱又快的王老板。

这次失误表面上看是“没眼光”,实则说明,那两年电影圈有个新现象,正从“导演找钱”变为“钱找项目”。

另一个新变化是,泰囧的出品方加上了一家小公司,真乐道文化,许多人知道,这是徐峥陶虹夫妇和经纪人的公司。

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宁浩第一次提到“猴子”的故事是在电影《无人区》中,他借徐峥之口讲了个复杂的哲学故事。“坏猴子”有宁浩自我精神的投射,也象征他想拍中国本土电影的执念。自电影《心花路放》开始,王易冰、宁浩形成搭档,宁浩逐渐向更大创作话语权的方向靠近。这是长久思考的结果,宁浩称自己不太满意《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实质是“补偿”《无人区》的片方,因为《无人区》拍完4年都不能上映。

也就是“二张”闹掰、《泰囧》上映的2012年,“坏猴子影业”成立,之后参与到宁浩导演所有影片中来,而制作发行等方面,坏猴子广泛与中影、光线、北京文化、欢喜传媒等合作,开启了“坏猴子”发起项目,资本提供支持的模式。《我不是药神》即是“坏猴子72变计划”的主要项目之一。

在内地电影票房狂飙的几年,“资本抢导演”成了普遍现象。而每个“爆款”后面,很大可能站着导演自己的公司。

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陈可辛导演成立“我们制作”,在内地一系列影片均由“我们”主导完成,也包括陈导担任监制的《喜欢你》、《七月与安生》、《妖零零》等。姜文2007年和“粉丝”马珂成立不亦乐乎,出品了个人风格强烈的《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等。陈思诚拍两部“唐人街”,出品方有自家公司“骋亚影视”,资本助力是万达影视,王宝强第一次当导演的《大闹天竺》第一出品方是自家的“乐开花”公司,《战狼2》背后有吴京的公司登峰国际,北京文化当时想投已投不进,采用保底8亿票房的办法分了一杯羹,新晋导演韩寒于2015年成立自己的亭东影业,开心麻花2015年涉入电影业,所拍电影出品人都是麻花创始人刘洪涛。

这些导演成功之时赶上市场最好时候,做新片时往往直接成立公司来运作,而许多之前在影视大厂的导演则选择了出走创业,香港导演陈国富便是一个例子。陈导最早和华谊合作,但之后自立门户成立“功夫影业”,出品“二代妖精”前后又选择了与华谊走合作模式,成立“华谊·功夫”厂牌。

大量资金涌入电影业,导演纷纷创业,在资源上不占优势的老牌电影公司就不得不改革,而一些新公司也用多样的金融方式参与到行业上游来。

机构影业的应对

光线这两年的动作是积极拥抱互联网,广泛投资更多小创业公司。控股猫眼,买下微影,让光线在“抢项目”的竞争中有了自己的优势。当然光线另一个手段是用“保底”的方式介入项目,《美人鱼》是成功案例。但王老板也很明确说了,自己不喜欢保底,这不是常态。通过“保底”一跃而起的还有北京文化与和和影业,北京文化最为知名的是给《战狼2》8亿保底,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堪称大胆,最后票房超56亿,媒体称北京文化“一战成名”。在前不久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称自己和导演的合作方式是,“他帮我们拍片,我们帮他实现梦想。”

同样通过保底入局的还有和和影业,颇为低调的创始人杨微在介绍和和时还首先澄清一下,“我们不是保底专业户”(参与First影展时语)。和和擅长金融,影业理念是“用创新的金融制度为行业带来新力量”。《邪不压正》便有成立仅5年的和和参与其中。

保底这一方式颇有意思,有点“你不让我投我想尽办法投”的意味,上一轮资方收益我不干预,直接就“接盘”了,让先入局的玩家在电影没上映就吃到定心丸。“敢于”保底,是对制作团队和市场繁荣的看好,堪称“豪赌”。这也从侧面验证:进电影圈的钱太多了。当然,保底方同时也会追加宣传经费,对最终票房也有拉伸作用。

机构影业对创作人的另一绑定方式是邀请入股。卖掉文化中国后,董平创立欢喜传媒,继续在这一领域创业。欢喜保有竞争力的方式是请大导入股,公开资料显示,宁浩徐铮均是欢喜传媒大股东,各有19%股份,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艺谋导演也相继入股。所以,正如你的猜想,欢喜传媒也是《药神》主要出品方之一。欢喜付出的代价是公司三年持续亏损。在接受数娱梦工厂采访时董平说,我三年积累的内容刚刚开始爆发,2018是过渡年,2019会更活跃。

药神颠覆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很可能还有电影行业

再看华谊博纳,在同样绑定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等导演明星之时,华谊更多力量则在进行多元化布局,实景娱乐、投资游戏,令人疑惑是否离电影本身远了,博纳押注港式类型片和主旋律,成绩是林超贤《红海行动》等,这两年市场声响不算大。

某种意义来说,文牧野的成功是当年刘德华投资宁浩成功的一种延续,也是在资本涌入电影圈、机构影业面临竞争之时,创作者各自创业带来的一次成功。这不是新现象,但《我不是药神》在电影市场经历长久冷清之后迎来票房口碑双收,无疑展示了最值得期待的一种成功模式:创作者主导创作,资本提供支持。

可以预见的是,在电影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泡沫消除之时,选择“创业”的成熟导演会越来越多,机构化影业将迎来更综合全面的竞争,如与导演团队的合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最终提供平台式的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