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選擇7月4日開畫,《我不是藥神》本不想與7月13日上映的《邪不壓正》《阿修羅》《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擠佔暑期檔,但事實證明,精良的製作、爆款的口碑把它推上了“神壇”,不僅嚇跑了《阿修羅》《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還“威懾”住了四年磨一劍的姜文,它不封神沒人敢稱仙。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接連打破多項中國影史記錄,《我不是藥神》已不再是一部單純的電影,它成了一種現象,一種久違在中國電影市場中出現的神奇現象——觀影回來,人們討論的不再是電影中的笑點、槽點,而是在探討人生、反省社會。導演文牧野,監製甯浩、徐崢知道這部電影會引起熱議,但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下至每一個觀看過電影的貧民百姓,上至國家管理層,都因為這部電影而分外關注這個社會、關注某個需要改革的領域。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作為電影,它是成功的,以9000萬左右的成本取得30多億的票房,它比中國影史的任何黑馬都要黑馬;作為文化,它是值得傳承的,它引發的話題討論每天都佔據著各大媒體的頭條,它傳播的正能量每時每刻都在啟迪著人們去思考;作為公益,它是值得稱讚的,它撬動了制度的改革,帶來了看病的紅利,救助了無數個受傷人的心和錢包。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一直不溫不火的週一圍,已被“封殺”的王傳君,名不見經傳的“女主角”譚卓,他們每個人不為“紅”而參演這部電影,卻用自己作為藝人的初心而不得不走“紅”,這種紅是徹底的、是純粹的、是無私的。影片中的“黃毛”,年輕、粗暴,但他內心的乾淨、純潔又是何等的高尚,不知有多觀眾在看到他被貨車撞上的瞬間,會留下溼潤的眼淚,如果你流了,證明你的內心和他一樣的純粹。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愛、被愛、大愛、小愛、自愛、他愛、真愛、假愛,這些隱藏著電影中的真情,每一次出現都會啟發你去挖掘自身的精神品質,有或沒有,它都在感動著你。不得不說,徐崢、王傳君、譚卓、週一圍他們在用自己的親情演繹想喚醒整個社會的良知,叫醒每個需要幫助的心靈,警醒每個不良商人的紅心。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21天30億,它給了人們啟迪,人們給了它回報。相信每一個買了電影票的人都會為這2小時的電影體驗而倍感值得,它沒有特效,卻震撼人心,它沒有驚豔的景色,卻美化了人們的思想。中國影史第五,不是它的目標,唯有用“藥”來醫治社會,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才是它的歸宿。

「我不是藥神」21天30億,取得的成就不是中國影史第五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