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上世紀70年代,赫山人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苦幹3年,在羅家嘴至望城喬口修建了綿延39.8公里的“人工撇洪新河”,並孕育出了爛泥湖精神。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爛泥湖精神——勵精圖治、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爛泥湖是洞庭湖的一角,從南宋至1974年,水災氾濫,民不聊生。治理爛泥湖,杜絕水患,赫山人民發起了向爛泥湖進軍的號令。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一幅幅珍貴的史料和圖片。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珍貴的史料圖片。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千軍萬馬奔赴爛泥湖。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見識了火紅年代勞動人民比山還高的革命豪情。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珍貴的史料圖片。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當年人工開挖新河,使用的水準儀和水準尺。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當年爛泥湖工程,民工使用的鋤頭、鐵鍬、圓齒耙頭、板車、鋼釺、扁擔、箢箕等。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當年爛泥湖工程,民工使用的戽斗、夯錘、斗笠、煤油燈、喇叭等。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爛泥湖治理工程”是益陽市水利史上的一個壯舉,這項水利工程,花了整整三年,全縣40多萬人自帶乾糧,人工開挖幹河39.8公里(現稱撇洪新河),支渠11條,共39.9公里。形成了完整的防洪大堤封閉圈和內外調蓄水利體系,解決了湖區的洪澇之害。​​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撇洪新河是當年治理爛泥湖工程的幹河,位於赫山區歐江岔鎮境內。

走進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參觀赫山爛泥湖精神紀念館(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